90100

第91章长安城的夏天

霍彦这一觉睡得很好,等他醒来,天色大白。

他伸了个懒腰,梳洗后才向主人家道谢。

而今已过了早朝的点,大家长司马谈早已经走了,司马迁正在与他说事,霍彦却轻摆手,要去拜见司马迁的母亲与祖母。

“昨日冒然登门,今日若不辞而去,伯母得多伤心啊。”

他说着话,便接过石页给的礼单扫了几眼,轻颔首起身,然后亲亲热热扯过冲司马迁的手,“兄长,快些走,莫要伯母等啊!”

司马迁被他牵,忍不住笑,嘴快咧到耳根子处了,霍彦能想起给他阿母备礼请安,越周到,说明越是拿他当朋友,他自然高兴。

“不打紧,你向来比我还讨阿母欢喜呢。”

霍彦也笑,先是去见了他祖母,恰巧他母亲也在,霍彦便一起行了个礼,将手中的礼单奉上,说了几句深夜叨扰的客气话。

两位夫人也知道他昨夜入府,见到他垂手立在跟前,温文含笑,一时之间,笑意盈盈,司马迁的祖母拉着他就问睡得好不好,今日要不要留在府上与司马迁说会儿话。

霍彦就笑,满口答应,又说了些俏皮话引得两位夫人笑意连连,把他夸了又夸。

按理说,世代世家相对重体统的司马府应该不喜欢霍彦这家奴出身的外生子的,虽说卫家势大,但到底防不住旁人拿出身说事。

可霍彦太好了,他简直是长安城的家长们最喜欢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不光身份贵重,才华出众,更关键的是品性也贵重,他上次为刘彻受辱而撞柱的事广传,谁不道一句端方君子,又加上他与司兄迁交好,每每相交礼数一应周全,在平日也对司马迁多有提携顾惜之意,甚至为给司马迁出气,不惜去找了王温舒的麻烦。

自那以后,司马迁一直念着他,夸耀他,司马家的夫人们也跟着感念他,待他极好,逢节过年的礼都比旁人要厚三分。

霍彦与司马迁家中的女眷们说了会话儿,才与司马迁联袂相离。

“司马兄,”

他轻笑,朱袍随着他行走荡起了细波,“你想为官吗?”

司马迁的步子停住了一瞬,便又举步跟上,“我不是在任郎官吗?”

霍彦背负双手慢悠悠地走着,闻言脚步下意识地一顿,忍俊不禁,调笑道,“那司马郎官想在往前进一步吗,我需要你。”

他眉目间郁郁丛生的生气隐动,腰间的银鱼袋在光下闪着光。

“或许亦是万民需要你。”

年轻的太史,你欲放下笔,放下旁观的眼,短暂的来我身侧,与我并肩而行一程吗?

司马迁心一跳,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行至大门口,良久,才道,“阿言,吾将何助于汝?”

霍彦与他并肩走着,微微一偏头,神色有一瞬间近乎是温柔悲悯的,只是很快消失不见,快得像是司马迁的错觉,少年人笑起来,没心没肺,“哎呀,司马兄,我说什么你信什么,不过是东莱郡下的黄县县令有缺,我想为你谋过来罢了。”

汉武帝时期,胶东地区靠海的县有多个,如东莱郡下辖的黄县、牟平、文登等县。

这些县的县令都管辖着靠海的区域。

黄县其地域更是靠近渤海,在今山东龙口市一带,当地县令管理着沿海的渔业、盐业等相关事务以及沿海地区的治安等。

霍彦看上了这个地方,胶东自古就是盐产大区,当地百姓长期从事盐业生产,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晒盐和煮盐技术,黄县又北临渤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滩涂适宜晒盐。

同时,当地气候条件也较为适宜,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有利于海水蒸发。

他既开口,区区一个黄县中等县县令,他想要刘彻不会不给,但他即将去战场,盐产量的提高迫在眉睫,等他回来,太浪费时间了。

他手下是有不少乖孩子,但是他们未经孝廉,没走过程序,谋不了这个六百石的官,虽然他可以强求,但他不想滥用权力,为其他人钻机巧留口子。

桑迁他们是合适,但一个两个性子跟炮仗似的,他是要去治理地方,不是跟人掐架。

思来想去,左思右想,还是司马迁合适。

首先,家世合适,其次,性格合适,司马迁那弱鸡样一看就不会一言不合,上去就干,他肯定以和为贵。

更重要的,能感农人不易而写赋赠衣的人怎会忍心放弃让百姓不再窘迫?

他心中千回百转,口中道,“我信司马兄定能为黄县谋一个太平。”

“六百石?”

司马迁轻笑,“阿言这是叫我一步登天!”

他爹,太史令司马谈的俸禄是六百石。

[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