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心里早就有谱了——刚才在村口问了两家,孙大宝家这瓜的确是看着最好的,都熟透了。他故意磨了磨价,就是想要“买卖争分毫”,便宜一分是一分,便宜一厘是一厘,争倒不出来,也就那么着了。于是,他也不再争了,就让步对孙大宝说:
“行啦!那就依你,三分五一斤。每辆车装一万五千斤,两车装三万斤。”
孙大宝一听,乐呵呵地、立刻喊来了邻居家的两个帮手,着急地说:
“快!拿磅秤来!给刘主任他们那两辆车装西瓜!不挑不检挨个拿,都是个顶个的、熟透了的好西瓜。”
正在忙乎着要过秤,刘宇浩忽然想起来了,用左手一拍大腿,眯着双眸,对孙大宝呵呵的笑着说:
“呵呵!大宝哥!跟你商量个事呗?”
他瞅着孙大宝的瓜棚旁放着麻袋,灵机一动,凑过去扯了扯他的胳膊。孙大宝挣脱了他的左手,满脸狐疑的问道:
“又有啥事啊?你的事可真多,不是又要杀价吧?”
“误会误会!不是不是!你这儿有塑编袋不?”刘宇浩解释说着,往路边的车上指了指,又说:
“装西瓜的时候,直接把瓜装进塑编袋里,每袋约莫着差不多装五十斤左右。我们回去给职工分福利,一人一百斤,拿两袋就走,省得再折腾着过秤了。哈哈哈!”
他越说越觉得这主意妙,自己先哈哈笑起来,“这样既省事!装车又方便,一步到位!”
孙大宝愣了愣神儿,随即也哈哈的笑了,附和着说:
“这主意倒是不赖!你到家分西瓜时,省事是省事!”
可他笑着笑着又收起了笑脸,挠了挠头,又担心地说:
“就是过起磅称来费点劲,总不能把西瓜切开凑斤数吧?每袋不会正好五十斤的。再说,塑编袋也不是白来的——我们村有编织厂,一个袋五毛钱,俩就是一块。这钱……你们得另付。”
刘宇浩脸上的笑一下子僵住了。对孙大宝解释道:
“不用切开西瓜,斤斤计较的一两不差,斤数多少?用瓜的个头大小来找补。”
关于塑编袋要钱,他还真没想到,他原以为孙大宝会顺水推舟,送个人情,没想到还较真要钱。他撇了撇嘴,语气带了点尖酸刻薄说:
“老兄!买你这么多瓜,这点塑编袋就白送了呗?还跟我们算这个?”
他上下打量了孙大宝一眼,又半熟络半开玩笑的逗他说:
“一看你就是小农意识,小气吧啦的。不就几个塑料袋吗?还值当要钱?多不够哥们意思啊。”
这话一出口,孙大宝的脸“腾”地就红了,刚才还和善的眼神儿,瞬间瞪圆了,脖子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他往前凑了一步,声音也拔高了嗷嗷叫:
“刘主任!你这话咋说的?塑编袋是地里长出来的吗?那是编织厂花钱编制的,我们也是花钱买来的,我按进价给你们,没加价就不错了!你说我小气?你大方能多给点西瓜钱吗,三厘五厘你都和我争价格不是吗?”
喝!别看是瓜农,好厉害的一张嘴,噎人!他喘了口气,胸口起伏着,又连珠炮似的嗷嗷叫着嚷道:
“西瓜你都买得起,还差这几个编织袋钱吗?俗话说得好:‘买得起马,就备得起鞍’。你知道我们瓜农挣点钱,有多不容易吗?天不亮就下地伺候着瓜秧,太阳底下烤着,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的,为瓜秧施肥浇水,一身土一身汗,容易吗?这西瓜三分五一斤卖给你,跟白送似的,你还不知足?”
刘宇浩被他吼得愣了愣,心里咯噔一下——他意识到了:刚才自己的话,说得是有点过分了。他瞅着孙大宝气鼓鼓的样子,那股倔劲儿上来了,再争下去怕是要闹僵。他赶紧往后退了半步,脸上挤出一点笑来,语气软了不少,拿着回头话说:
“哎呀呀!大宝哥!你看你,别生气别生气!我是跟你开个玩笑话,你咋还急眼了呢?”
可孙大宝还在气头上,叉着腰、怒视着刘宇浩,气鼓鼓地又接话说:
“玩笑也不能这么开吧?我们瓜农种瓜容易吗?你要是不给编织袋钱,这瓜你也别买了!我还不伺候了!你上别处买去吧!”
孙大宝越说越生气,说着就挥了挥手,往外撵他和押运员小李,嚷着说:“走走走!别在我地里站着捣乱了!”
刘宇浩这下可真慌了神儿。一句话就把孙大宝给惹恼了,翻了脸。这都到地头了,瓜也看好了,再换地方,不仅耽误时间,还未必能找到这么合适的。他赶紧拉住孙大宝的胳膊,赔着笑说:
“别别别!孙大哥!我错了我错了!就按你说的,塑编袋钱另付!一个五毛,两个一块,没问题!我们另给钱。”
他怕孙大宝不信,又拍了拍胸脯,劝说道:“真的!不跟你讨价还价了!也不跟你开玩笑了,你快拿袋子去吧,咱赶紧装车,争取天黑之前装好车,好往回赶。”
孙大宝听了,这才收起了脸色,冷哼了一声,悻悻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代人的爱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两代人的爱情请大家收藏:()两代人的爱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早这样不就完了吗?何必逗我生气呢!”
他转身朝村里喊了一嗓子:
“二柱!去编织厂拿两六百个塑编袋来!”
喊完又回头瞪了刘宇浩一眼,不过眼里的火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
刘宇浩这才暗暗松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刚才真是差点因小失大。李晓聪在旁边没敢吭声,这会才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角,小声说:
“刘主任!幸亏没吵起来,要不然西瓜拉不成了。”
刘宇浩瞪了他一眼,没说话,心里却琢磨着:等回去跟山娃副厂长汇报,就说塑编袋是按五毛一个买的,可不能提,自己刚才差点把拉西瓜搞砸了的事。
不一会儿,塑编袋拿来了。孙大宝的帮手们开始往袋里装瓜,孙大宝和刘宇浩各自计数,让押运员小李监督过磅秤,装一袋过一袋磅秤,就喊一声:“五十二斤”一袋;“四十九斤半”一袋……
刘宇浩蹲在旁边,一边看着一边记着,见每个袋都差不多五十斤左右,误差不超过两三斤,心里也踏实了许多。阳光透过瓜叶洒下来,在地上晃出斑驳的影子,空气里飘着西瓜的甜香,刚才那点不愉快,倒像是被风吹走了似的。
最后一个塑编袋被稳稳码上东风二汽的车厢时,日头早已经擦着西边的白杨树梢往下沉了,天空渐渐地出现了灰蒙蒙的暮色。两辆车的车斗里码放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青绿色的西瓜,裹在半透明的塑编袋里,透着层朦胧的光,像两摞敦实的绿玉砖。
刘宇浩把计数的单子,每一袋数字合计后,总计是603袋,合计斤数是斤。然后就和孙大宝说:
“我的数据已经合计好了,看看你记得数字和我的数字能碰上不?”
孙大宝的媳妇徐桂花走过来,拿过他老公在旁边记数字的小本子,用计算器一笔笔合计了两遍后,把小本子往孙大宝手里一塞,说道:
“总共三万零一百五十斤,六百零三袋。没错!”
刘宇浩正蹲在车边抽烟,听说数字都对上了,就“噌”地站起来,掐了烟蒂往地上一碾,笑着往孙大宝跟前凑了凑,商量说:
“孙大哥,你看这零头……一百五十斤就算了呗?咱按三万斤好算账,下次来拉西瓜再找补,往后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
孙大宝捏着小本子翻了翻,眉头皱得像拧了股绳。他原以为刘宇浩刚才被怼过一回,这回能爽快些,没成想还在斤两上抠。可话又说回来,三万斤的数摆在这儿,真为一百五十斤争,倒显得自己太小气了。瓜是自己地里长的,大方点不一定吃亏,有句话叫做:吃亏者常在。想到这里,他把本子往兜里一塞,没好气道:
“你倒是会算账,往里抹不往外拐哈!就依你吧,下次再找补!”
“得嘞!给你钱啊!”刘宇浩说着,见他松了口,赶紧从随身怀揣着的纸包里数钱。崭新的十元票子一沓沓摞在手里,簌簌响着,眯缝着眼睛说:
“三万斤,三分五一斤,正好一千零五十块。”他把指尖沾了点唾沫,数得又快又清楚,然后就把钱递过去,对孙大宝说:
“给你!你再点点。”
孙大宝接过来,没急着数钱,却先对着光,看了看票子的水印——先前吃过收假钱的亏,他看了看,没问题。然后,才慢吞吞地数了起来,数到最后,不多不少正好一千零五十块,可脸上那点阴天似的表情还没散。刘宇浩瞧得明白,又赶紧掏出来购买塑编袋的钱,对孙大宝说:
“袋子是六百零三个,五毛一个,算下来三百零一块五。”他顿了顿,从兜里摸出三张百元票子递过去,眨着双眸说道:
“零头咱也抹了,给你三百!”
孙大宝接过了三张百元大钞,抬眼瞅瞅刘宇浩主任,又低头抖了抖手里的那三张钞票,嘴角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六百零三个袋,按说该多给一块五,可刘宇浩倒先“抹零”了,只给了三百元,可真够抠门的,一块五也给抹去了,他觉得心理还是有点别扭,不太痛快。
“嘿嘿嘿!”刘宇浩看出他心里那点别扭,赶紧脸上堆起了笑意,拍了拍他的胳膊说:
“孙大哥,这不算啥。过两天我们还来拉两车呢,到时候多给你算点斤数,保准让你赚回来!你就等着数钱偷着乐吧!”
孙大宝把钱往腰里的布兜里一塞,拉上绳结,白了他一眼,强颜欢笑地说:
“乐个屁!便宜都让你这噶小子给占了。”
话虽说得硬邦邦,却转身朝着自家的院子走去了,他让媳妇给他们摘点菜送过去。
刘宇浩正琢磨着该上车了,就见孙大宝和他的媳妇徐桂花,每人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编袋,从院子里走了出来。边走边喊:
“等等走!等等走!”
到了车跟前,只见一个袋子里装着豆角,绿莹莹的,还沾着土沫;另一个袋子里是茄子,紫得发亮,顶头还带着嫩蒂。
孙大宝和媳妇累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没顾上说话,他伸手把两个袋子,一个一个地往车斗里边一扔,“咚”地一声落在了装着西瓜的塑编袋上。
《两代人的爱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两代人的爱情请大家收藏:()两代人的爱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