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布套里的温度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雪湖的桂花树下就传来了簌簌的声响。薛爷爷的老伴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攥着五彩丝线,正往蓝印花布上绣着细小的星图——那是袁姗姗画的图纸,每个星点都对应着金陵天文台的观测坐标。竹篮里堆着半满的布套,有的绣着清华园的二校门,有的缀着雪湖酒厂的酒葫芦,最显眼的一个上,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着“雪湖·桂”三个字,针脚细密得像撒在布上的露珠。

“婶子,今天的布套够不够?”袁姗姗踩着露水走进院子,帆布包上别着的桂花胸针沾了点潮气,泛着温润的光。她把手里的热豆浆分给几位绣活的老人,目光落在竹篮里的成品上,“南大那边催得紧,江学姐说观测站的仪器下周就要调试,得赶在这之前把带星图的布套送过去。”

薛奶奶放下手里的活计,用袖口擦了擦老花镜:“放心吧,昨晚连夜赶了十二个,加上今早这几个,凑够三十个没问题。”她拿起那个北斗七星图案的布套,指腹摩挲着针脚,“你看这星点,用的是金线,在夜里能反光,观测站的孩子摸黑调试仪器时,准能借着光找到开关。”

袁姗姗凑近一看,果然见那些星点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像撒了把碎钻。“还是婶子想得周到,”她笑着帮老人理了理线团,“林栋那边的传感器主板也快焊好了,他说这次加了抗低温模块,就算冬天在紫金山顶观测,也不会冻关机。”

正说着,竹篮里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林栋”两个字。袁姗姗接起电话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旁边一个绣着酒葫芦的布套,针脚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桂花香气——那是用去年窖藏的桂花酒熏过的,薛爷爷说这样能防虫蛀。

“传感器测试通过了?”袁姗姗的声音带着笑意,顺手拿起个刚绣好的布套比划着,“布套这边也差不多了,等下让小龙骑车送过去?”

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电流声,夹杂着锡焊的滋滋声。“不用,我让实验室的师兄开车来取,”林栋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金属般的质感,“刚测完低温性能,在-15℃的环境箱里运行了四小时,数据零误差。对了,让婶子们多留几个酒葫芦图案的,酒厂又订了二十台,说是要装在新的发酵池上。”

袁姗姗应着,忽然瞥见薛奶奶正往布套里塞着什么,凑近一看,是片压平的桂花干。“婶子,这是……”

“给传感器‘带点家乡的味道’,”薛奶奶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林栋那孩子上次说,紫金山顶风大,仪器总带着股寒气,塞片桂花干,开机时闻着香,干活也有劲。”

袁姗姗心里一动,掏出手机对着布套拍了张照,发给林栋,配文:“带着雪湖的味道去上岗~”

挂了电话,她帮着把绣好的布套分类打包,忽然发现每个布套的内侧都绣着个极小的“桂”字,针脚藏在图案的缝隙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婶子,这是您加的?”

“可不是嘛,”薛奶奶理了理线头,“咱们的东西,得有个记号。以后人家看到这字,就知道是雪湖出来的好物件。”

清华园的实验室里,松香的味道混着咖啡香弥漫在空气里。林栋正趴在工作台前,用镊子夹着细小的电阻,往传感器主板上焊。显微镜下,他的指尖稳得像钉在桌上,焊锡丝划过焊点的瞬间,溅起的火花在镜片里凝成细小的星芒。

“栋哥,雪湖的布套到了!”姜小龙抱着个大纸箱冲进来,差点撞翻旁边的示波器,“你看这绣工,比咱们代码还整齐!”

林栋摘下焊帽,额角沁着层薄汗。他接过姜小龙递来的布套,指尖拂过上面的星图图案,金线在灯光下微微发亮。“薛奶奶的手艺又进步了,”他笑着把布套套在刚焊好的传感器上,大小正好,“你把这批主板装箱时,记得每个都套上布套再封箱,别刮花了。”

姜小龙蹲在地上拆箱子,忽然“咦”了一声:“这布套里怎么有东西?硬邦邦的。”他掏出个绣着二校门的布套,从里面倒出片压平的桂花干,香气瞬间散了开来。

“是薛奶奶放的,”林栋拿起桂花干,放在鼻尖轻嗅,眼底漾起笑意,“说要给仪器‘带点家乡的味道’。”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自己在紫金山观测站调试设备,零下十几度的夜里,手指冻得发僵,袁姗姗就是这样往他口袋里塞了把桂花糖,说“含着甜,就不觉得冷了”。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张教授拿着份文件走进来,眼镜片上还沾着外面的雾气。“林栋,农业局的补充协议签好了,”他把文件放在工作台一角,目光扫过那些套着布套的传感器,“这批要加装土壤酸碱度检测模块,酒厂那边说发酵池的pH值也得监控。”

林栋点点头,拿起块新的电路板:“我昨晚改了电路图,加了个pH探头的接口,现在焊的这批正好能用。”他指着主板上新增的微型接口,“体积没变大,兼容性也够,直接插上就能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