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嗯。”
两兄妹连连点头答应着。
“走吧,我带你们买几个包子去。”
柳专治也不骑车子了。
把车子扶起来,皮包挂好,拍打下身上。
准备推着走。
“嗯嗯嗯嗯,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高兴坏了。
带着他们,到前面的包子铺。
这年头属于“大集体”,个人是不能开包子铺的。
包子铺一般是街道居委会的,或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
柳专治买了几个包子,还给他们要了碗汤。
原本他打算到单位食堂吃的。
既然遇到了这两个孩子,今早也就在这对付吧。
坐下一起吃了点。
“你们俩慢慢吃,我上班去了。”
柳专治掏出手帕,擦了擦嘴,放回兜里。
看了眼手表,对两个孩子道。
“叔叔,你明天还会来的吧?”
梁修启对柳专治道。
“放心吧,明天还在我摔倒的地方,等着我。”
柳专治笑着道。
说实话,他这一年才23岁,个头高高的,长得很帅气。
笑起来挺好看。
他是49年出生的人,个头长到了一米75。
像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男的身高能超过一米六,就算还行的了。
这个身高,在当时,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嗯嗯嗯嗯。”
梁修启两兄妹,一路吃了这么多的苦,突然被人关心,心里哪能不感动?
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柳专治感恩的种子。
到得第二天,柳专治从家里带了几个馒头,夹着咸菜,来到了这边。
梁修启和梁静两兄妹,果然在这等着呢。
“叔叔。”
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跑上前来。
“走,到前面给你们买一碗粥。”
柳专治对两兄妹道。
“叔叔,不喝粥了,有馍馍吃就行了。”
梁修启懂事道。
“那你们等会儿喝什么?”
“谁家都能找口水喝,叔叔你快去上班吧,谢谢你。”
“行,中午我从食堂带些饭来,咱们一起吃。”
柳专治说道。
“嗯嗯嗯嗯嗯,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
心里很是温暖。
“居委会那边,我正在找关系,等摸清了关系,再给你们安排,这几天先委屈你们了。”
柳专治说道。
“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泣不成声,已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柳专治在科学院工作,地位很高。
居委会那边,也给他面子。
很快就和居委会谈好了。
两个孩子,不送去孤儿院,居委会给他们安排住处。
送去附近的学校读书。
柳专治时常去看望他们。
两个孩子,把柳专治当成了亲人。
转眼到了1984年,也就是十二年之后。
这一年,柳专治35岁了。
当时科学院要在内部,搞两个研究室,从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向,一起进发。
柳专治在科学院,工作也十多年了,无论是威望,还是人脉,都很深。
他牵头,招揽了十名科研人员,开始在科学院的支持下,以2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京城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这就是耳关相心的前身。
后面,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倪光北教授,让他带着自己的汉卡技术,来到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谁能想到,倪光北教授那么信任他。
他后来,却走上了“倒爷”的不归路。
“新技术”发展,徒有虚名。
帮助他起家的立本之道——科研室,他一再打压。
在“二手科技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快,柳专治和倪光北在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分歧,就逐渐展现了出来。
那时候,公司已经更名为了“耳关相心计算机集团公司”。
业务也越做越大,员工也越来越多。
倪光北教授,想让公司,坚定地走“自主科研”的道路。
提高科研室同志的待遇,留住尖端科研人才。
而柳专治,则是希望,把钱花到营销打广告上去。
他敏锐地发现,在当时龙国,“百废待兴”的时代。
只要把东西给生产出来,无论品质的好坏,能满足基础的需求,就卖得掉。
产品最需要的,是提高知名度,知道的人越多,卖的越好。
至于产品质量,根本不重要。
现在他要抢占全国的市场。
在别人还都没立住脚的时候,全国的市场,尽可能地扩大。
而倪光北教授,所谓的“自主研发”,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要是按着他的路子走,市场丢了不说,科研大概率也没什么进展。
两人经常因为这个分歧,在办公室里争论,甚至是争吵。
一开始的时候,柳专治还是比较尊重倪光北教授的。
毕竟,论资历,论年龄,倪光北教授都远大于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请大家收藏:()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可是当前国内,在计算机方面,响当当的人物。
柳专治也是技术出身的,哪能不知道倪光北教授在计算机方面的地位?
倪光北教授,此时在公司任职的是技术总工程师。
也就是技术方面的一把手。
即便在公司内部,他的地位也是不输于柳专治这个董事长的。
而且,公司内部形成了两派。
一派是支持倪光北教授的,觉得要坚定地,走“自主研发”道路。
搞营销,打广告,套着“科技”的外壳,而科技却全靠买,这不是长久之道。
甚至是耽误国家计算机科研方面的发展。
这一派观点的支持者,多以柳专治带领的科研室为主。
另一派,自然是支持柳专治的。
觉得,我们与西方的技术,差的实在太大。
人家发展了上百年的技术,怎能是说赶上就赶上的?
走“自主研发”道路,道阻且漫长。
而服务于西方科技公司,从他们那里买关键技术,贴上自己的牌子,大搞营销,才是正道。
耳关相心这些年快速的发展,离不开这种“营销 买技术 贴牌”的模式。
最佳的循环,是打广告提升知名度,买技术回来组装贴牌,再卖给顾客,再打广告,再买技术......
虽然这一模式,利润低了些,但抢占的市场又快又多。
薄利多销嘛。
而且随着他们销量的增长,还能跟西方的科技公司,讨价还价。
因为他们的体量在增加,一次拿的货多,批量采购,肯定要便宜些。
可他们就没想过,西方科技公司这是在钓他们。
让他们越陷越深。
完全丧失自主研发的可能性,只能依赖于西方的科技公司。
喜欢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请大家收藏:()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