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爆金币吧
元光二年甫一开始,《汉青年》投入世面,其有趣的内容及插画一下子引起长安城读书人的狂热追捧,甚至不少人把那创刊词当成了座右铭放在案头床前。
那光滑的纸张和特殊的排版印刷及装订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这下,刚被当成正统儒门急了,在其发布的半个月后,董仲舒便和其弟子放了个大炸弹,要推出儒学新学刊,与科学派打个擂台。
他作为此时名义上的儒门领袖,这一表态,自然振奋人心。
当然,这也意味着科学派开始崭露头角。
霍彦为此不得不放大招,开始公布一些例如实验发明,甚至他还在东市又盘了个铺子,作为科学派的大本营。
他给投稿的人都发了信函,希望准备举办一次科学展,陈列他手工制作的科学方明和其的原理,上至水晶望远镜,竹筒小□□,下至他刚产出的新纸。
他甚至准备好了给来参会的宾客普及一下他新设计的旋转小火锅桌。
他这边严阵以待,心中想着来个聚会,拿一沓纸,让那些人都留下文章,再写一本书跟董仲舒打擂台,他万万没想到,董仲舒在放出消息的第二天,亲自登门拜访玩具屋,或者是拜访玩具屋背后那个一手推动科学兴起,威胁儒家正统地位和思想大一统的主人。
可惜董仲舒想得挺好的,结果他来的当天是玩具屋营业时间,别说见到此时正在马场附近研究高炉炼钢的霍彦,甚至因为人太多,他连屋门槛都没踏进去。
他在人群挤了半天,才勉强找到了招呼客人的石页,自报了家门,才在另一间铺子的三楼见到了管事。
管事本来是忙着对账按着霍彦需求把给刘彻打仗的钱分出来,见到他却放下了装订成册的纸质账本,搓了搓手,让石页给董仲舒上茶点,笑眯眯的道,“董公大驾,真是令小店篷蔽生辉。”
他跟那些贵族打交道久了,加上霍彦的耳提面命,早已经是老油条了,面对董仲舒的态度不算谄媚,带着恰到好处的殷勤。
“主君常与小人说,董公多年风采依旧。”
伸手不打笑脸人,被挤得一身狼狈的董仲舒也不由缓了面色。
“乃公见了你们的书页,尚算言之有物,那纸和装订尤其好。”
管事心下了然,这是谈生意来了,照着霍彦平时要他给那些贵妇卖新出的花笺时一样,双手向上,将大抵五六张结白的纸放在掌心,“主君有言,董公妙手书文,这纸跟着董公便是它的福气了。”
董仲舒接了,将自己带的装五铢钱的荷包解开,推到他跟前。
他知道这纸是个稀罕物。
那些豪族现在宴请宾客用的熏香织金花笺更是有市无价。
所以怎么可能白白让他拿了。
管事笑着还回了荷包,“董公莫要折煞小人了,主君可是交代了,给董公的纸都不要钱,只盼着董公写得顺心,书得良作,多替咱们的纸说说好话就是。”
知道他们是想借自己的声望,董仲舒心下好笑,眉目却舒展,接了纸,用手不住的抚触着光滑的表面。
“新出的三百本《儒风》,如果按着你们的《汉青年》那般排版需要多少钱。”
管事心里笑得见牙不见眼,面上却故作为难,不好意思地伸出了三根手指。
董仲舒道,“三十金?”
管事摇头,拿出霍彦教过的话术,“一本三金,共计九百金,我为您打个八折,共计七百二十金,您是现付吗?”
董仲舒还想还价。
管事的脸却一下子皱巴起来,一看眼角竟全是泪。
“董公啊,实不相瞒,我们这排版全要人手工一点一点摆正的,底下几百号人嘴都张着呢,这纸免费给你,还有这单给你的八折,我们便是赔了。
若不是主君实在仰慕您,我又怎敢给你这个价啊。”
他抹了一下眼角,“若不是还有这间小屋撑着,我们主君都要去当衣服了。”
约定明天给七百二十金,得了包做好的大饼的董仲舒只觉得自己好像幻视了霍彦,最后他望着刘彻亲赐的第一商的牌匣,沉默了片刻,才道,“莫非,阿言才是常态?”
霍彦是不是世界的终极版本,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由于被人念叨,在初春的寒风中,迎面打了三个喷嚏,成功引来了霍去病让人又加上的狐裘,被裹成了个球,连腿都迈不开。
霍彦想拒绝,然后直接被霍去病强势镇压,毕竟有种冷叫以为要骑马的你哥觉得你冷。
直到霍彦手中画着高炉的图纸,指挥着人把粘土粉与少量水混合,然后拌合成可塑性的泥料。
加入为了增强泥料的结构强度,植物纤维的稻草、麦壳等,拉成风干后的砖胚,往窖坑里填。
身边的人都光着膀子铲煤,保持窖内一千度的高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