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中都急援

奏报撰写完毕后,李衡又让三名吏员分别誊抄,一份送中都,一份留管控司存档,一份送岭北行省阿术平章。他拿着誊抄好的奏报,逐字核对,确认无错漏后,才盖上 “蒙古故地牧群管控司” 的铜印,印泥鲜红,在麻纸上格外醒目 —— 这不仅是一封奏报,更是草原边疆对中央的紧急呼救。

驿卒的遴选与准备,是急报传递的关键 —— 管控司从蒙古故地各驿站挑选出最精锐的两名驿卒,一名叫帖木格(非管控司员外郎,同名),三十岁,熟悉从中都到蒙古故地的每一条驿路,曾因传递紧急公文获过元廷赏赐;另一名叫合撒儿,二十五岁,骑术精湛,还懂基本的医术,能应对途中的突发状况。

遴选时,王顺亲自测试两人的骑术与应变能力 —— 在管控司的跑马场,两人需在一刻钟内跑完十里路,还要避开途中设置的障碍。帖木格率先出发,快马如飞,遇到障碍时俯身贴马背,轻松绕过;合撒儿紧随其后,动作虽稍慢,却格外稳健,全程无一次失误。王顺满意地点头:“你们俩都是驿站的好手,这次急报,就靠你们了。”

准备工作从午后开始 —— 驿站为两人准备了两匹最好的快马,都是三岁口的壮马,耐力足、速度快,马背上备着双层马鞍,还挂着水囊、干粮袋与简易帐篷。帖木格的马鞍旁还挂着一把短弓与二十支箭,用于应对途中可能遇到的野兽或阿鲁台的巡逻兵;合撒儿则背着一个药箱,里面装着治疗外伤的草药、包扎用的麻布,还有缓解疲劳的汤药。

王顺给两人讲解途中的注意事项:“从蒙古故地到中都,走加急驿路,共设十二个驿站,每个驿站都有备用马,你们到了驿站后,换马不换人,争取日夜兼程;途中若遇到阿鲁台的巡逻兵,不要硬拼,往元廷巡查骑兵的方向跑,他们看到你们的驿卒标识,会接应你们;若实在无法脱身,就将奏报藏在马鞍的夹层里,实在不行就烧毁,绝不能让奏报落入敌手。” 帖木格与合撒儿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将每一条都记在心里。

出发前,李衡亲自给两人送行,还将自己的羊皮外套递给帖木格:“草原的夜晚冷,这件外套能挡挡风。记住,你们不仅是在传递奏报,更是在传递草原的安危,一定要平安抵达中都。” 帖木格接过外套,眼眶微红:“大人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 合撒儿也道:“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把奏报送到!” 两人翻身上马,在管控司吏员与驿站官的目送下,朝着中都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草原上划出一道清晰的轨迹。

急报传递的第一日,帖木格与合撒儿便遭遇了小插曲 —— 当他们行至蒙古故地与岭北行省交界的 “白水驿” 附近时,遇到了阿鲁台部的三名巡逻骑兵,骑兵们看到两人的驿卒装扮,立刻策马围了上来,大声喝问:“你们是哪里的驿卒?要去哪里?”

帖木格临危不乱,按王顺教的话术应答:“我们是怯绿连河驿站的驿卒,要去岭北行省送公文,这是驿站的文书。” 他从怀中掏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 “普通公文”(非急报),假装要递给巡逻骑兵。合撒儿则悄悄握住马鞍旁的短刀,目光警惕地盯着骑兵,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巡逻骑兵接过公文,翻来覆去地看,却因不识汉字,只能随意翻看。其中一名骑兵怀疑道:“现在西北不太平,哪来的公文要送?我看你们是元廷的探子!” 说着便要伸手去摸帖木格的腰间,想检查是否有其他文书。帖木格见状,突然翻身上马,大喝一声:“我们是正经驿卒,你们再拦着,耽误了公文传递,小心朝廷治罪!”

合撒儿趁机策马向前,假装要冲过去,巡逻骑兵怕被冲撞,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帖木格抓住机会,拍马跟上,两人骑着快马,朝着白水驿的方向疾驰而去。巡逻骑兵反应过来后,虽在后面追赶,却因他们的马是普通马,很快便被甩在身后。

半个时辰后,帖木格与合撒儿抵达白水驿,驿站官看到他们身后无人追赶,才松了口气:“刚才看到阿鲁台的巡逻兵在附近,还担心你们出事,快进来歇歇,换匹新马再走。” 两人来不及多歇,只喝了几口热水,便换了驿站的备用马,继续向中都方向赶路。帖木格摸着贴身的皮袋,里面的急报完好无损,他对合撒儿道:“刚才好险,还好咱们反应快,不然这急报就送不出去了。” 合撒儿点头:“后面的路还长,咱们得更小心才行。”

急报传递的第二日,两人进入岭北行省境内,这里的驿路相对安全,元廷的巡查骑兵也更多,可途中却遇到了暴雨 —— 草原的暴雨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视线模糊,道路也变得泥泞,战马的速度不得不放慢。

帖木格与合撒儿只能下马,将马牵到路边的避风处,用简易帐篷遮挡雨水。合撒儿从药箱里拿出草药,煮了两碗温热的汤药,递给帖木格一碗:“喝了暖暖身子,别着凉了,不然影响后面的赶路。” 帖木格接过汤药,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肚子里,他看着外面的暴雨,担忧道:“这样的雨,不知道要下多久,若耽误了行程,中都那边晚一天收到奏报,西北的局势就多一分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幸运的是,暴雨只下了一个时辰便停了。两人立刻收拾好帐篷,翻身上马,继续赶路。雨后的草原格外泥泞,战马的马蹄时常陷进泥里,他们只能下马,用手将马蹄从泥里拔出来,再继续前进。合撒儿的手上磨出了水泡,却只是随意用麻布包扎了一下,便又上马赶路。

傍晚时分,两人抵达岭北行省的 “黑泉驿”,驿站官看到他们满身泥泞,连忙招呼他们进屋:“你们这是赶了多少路?快歇歇,我让驿卒给你们准备点热饭。” 帖木格道:“不了,我们还要赶路,换匹新马就走。” 驿站官拗不过他们,只能给他们换了两匹健壮的马,还塞了两袋干粮:“路上吃,别饿着。” 两人谢过驿站官,再次策马出发,夜色中,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草原的尽头。

急报传递的第三日清晨,帖木格与合撒儿终于抵达中都外围的 “南口驿”,这里是中都的最后一道驿路关卡,驻守的驿卒看到他们的驿卒标识,立刻放行:“你们是从蒙古故地来的?是不是有紧急公文?最近中都一直在等西北的消息。” 帖木格道:“是急报,要亲手交给通政院使帖木儿大人,麻烦你们通报一声。”

南口驿的驿丞不敢耽误,立刻派信使快马向中都通政院禀报。半个时辰后,通政院的官员便带着骑兵赶到南口驿,将帖木格与合撒儿接到中都城内。此时的两人,已是满脸疲惫,眼睛布满血丝,身上的皮甲沾满了尘土与泥点,可他们怀里的急报,却完好无损。

进入通政院后,帖木格与合撒儿见到了通政院使帖木儿,两人双膝跪地,从怀中掏出奏报,双手奉上:“蒙古故地管控司急报,察合台系阿鲁台起兵,恳请中央速派援军!” 帖木儿接过奏报,看到封皮上 “加急” 的朱印,立刻拆开阅读,脸色随之一变 —— 他知道,这封来自草原的急报,将彻底打破中都的平静。

通政院使帖木儿接到急报后,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带着奏报前往皇城,此时萧虎正在大殿与枢密院、中书省的大臣们商议西北的粮草调配事宜,听闻有蒙古故地的加急奏报,立刻暂停议事,让帖木儿进殿。

帖木儿捧着奏报,快步走进大殿,躬身道:“陛下,蒙古故地管控司急报,察合台系阿鲁台于杭爱山起兵,聚众两万,已攻占斡难河、黑山口两驿站,断西北粮道,博罗将军的一万大军粮草仅余十日,请求中央速派援军三万、调粮五万石、拨马五千匹!” 殿内的大臣们闻言,顿时哗然 —— 谁也没想到,阿鲁台竟突然起兵,且声势如此浩大。

萧虎接过奏报,快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当看到 “阿鲁台联合窝阔台系察八儿”“蒙古故地恐遭东扩” 等字样时,他猛地将奏报拍在案上:“阿鲁台胆大包天!去年阿里不哥刚服惩,今年他便敢起兵反元,还联合窝阔台系,是想搅乱整个西北!” 枢密院使伯颜上前一步:“陛下,阿鲁台起兵仓促,却占据了粮道与驿站,若不尽快派援,博罗大军恐会不战自溃,西北的削藩成果也将毁于一旦。”

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则忧心粮草:“陛下,三万援军、五万石粮草,并非小数,中都的粮草储备虽充足,可调拨需要时间,且从内地支援西北,驿路遥远,恐难及时送达。不如先从岭北行省调粮两万石,缓解博罗大军的燃眉之急,再从中都调拨后续粮草。” 萧虎点头:“耶律丞相所言极是,粮草调拨分两步走,先让阿术行省从储备中调粮两万石,通过蒙古故地的驿路送抵博罗大营;再从中都调粮三万石,由专人护送,确保尽快抵达。”

吏部尚书哈剌哈孙则提议将领人选:“陛下,援军需派熟悉草原作战的将领统领,那拉珠尔将军去年在蒙古故地削藩有功,熟悉西北地形与宗藩情况,可任命他为援军主帅;博罗将军熟悉阿鲁台的兵力部署,可任副帅,两人配合,定能平定叛乱。” 萧虎沉吟片刻:“就依哈剌尚书所言,任命那拉珠尔为援军主帅,率三万骑兵出征;同时,派使者赴岭北行省,令阿术平章调五千兵驻守蒙古故地怯绿连河驿站,防止阿鲁台东扩。”

殿内的大臣们纷纷附和,议事很快达成一致 —— 萧虎下旨:“通政院即刻拟诏,任命那拉珠尔为西北援军主帅,三日内领兵出征;中书省负责粮草调拨,两日内将岭北行省的两万石粮调往博罗大营;吏部负责援军的战马与兵器筹备,确保三万骑兵装备齐全;枢密院负责制定进军路线,与那拉珠尔商议后,即刻下发。” 大臣们齐声道 “遵旨”,大殿内的紧张氛围,因这一系列指令,渐渐变得有序起来。

那拉珠尔接到任命时,正在家中整理蒙古故地的削藩档案,听闻萧虎召他入宫,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快马前往皇城。当他在大殿内接到 “统领三万援军出征西北” 的圣旨时,毫不犹豫地躬身接旨:“臣那拉珠尔,谢陛下信任!定不负圣恩,尽快平定阿鲁台叛乱,恢复西北安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