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兵权易主

1112 章:兵权易主

中都北郊的斥候驿站里,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撞着冲进屋,手中紧握的羊皮哨探报上,用炭笔急促地画着三道斜线 —— 这是 “漠南部落异动” 的紧急暗号。驿站驿丞不敢耽搁,立刻用快马将探报送往枢密院。探报送到萧虎案前时,他正与张焕核对西城卫的整顿进度。羊皮纸上清晰记录着:漠南的克烈部余众联合乃蛮部残兵,近三日已袭扰了三个边境牧地,抢走牛羊三百余头,还伤了十余名巡牧的宗室士兵。萧虎指尖按着 “联合袭扰” 四字,眉头拧成疙瘩:“克烈部与乃蛮部素来不和,如今竟联手,恐是有更大图谋。”

张焕凑近查看探报,补充道:“边境三个牧地分属脱脱与兀鲁思,两人昨日已派人来中枢求援,说麾下兵力分散,难以抵挡联合袭扰。可东城卫、北城卫分属不同统领,调兵需协调两卫,流程繁琐,恐延误时机。” 萧虎沉默片刻,让人立刻召耶律楚材、李御史议事,心中却隐隐不安 —— 这突如其来的异动,恰好戳中了中都禁军 “分卫统领、协调不畅” 的软肋。

议事厅内,耶律楚材看完探报,率先开口:“漠南部落联合,非同小可,若不集中兵力应对,恐蔓延至中都近郊。眼下东城卫管东驿路,北城卫管北驿路,两卫各有侧重,却缺乏统一调度,遇此联合袭扰,极易被各个击破。” 李御史也道:“若能让一人统管两卫,统一调兵、协调防务,定能提高效率,应对危机。”

萧虎心中清楚,两人话中所指的 “一人”,便是忽必烈 —— 近来他在禁军与宗室中声望日隆,且有剿匪、整顿实务的实绩。可将两卫统领权交出,意味着自己对禁军的掌控力大幅削弱。他正犹豫间,枢密院外传来通报:“脱脱、兀鲁思等宗室将领求见,说有紧急防务要事上奏!”

枢密院庭院里,脱脱、兀鲁思等五名宗室将领身着戎装,神色凝重地站在廊下。见萧虎等人出来,脱脱率先上前,双手递上一份联名奏疏:“萧将军,诸位大人,漠南部落联合袭扰,我等牧地岌岌可危,恳请中枢让忽必烈大汗统管东城卫、北城卫!”

奏疏铺在案上,汉蒙两种文字书写的字迹工稳,开篇便直指 “分卫统领之弊”:“东城卫守东驿,北城卫守北驿,两卫调度需经枢密院层层协调,遇紧急袭扰,往往错失良机。忽必烈大汗熟悉草原实务,曾率禁军剿匪有功,若能统管两卫,可速调兵力支援边境,护牧地安稳。” 奏疏后,除了五名宗室将领的签名,还附着边境牧地的受损清单与巡牧士兵的证词。

兀鲁思上前一步,补充道:“昨日我派三十人去支援受损牧地,需同时协调东城卫借道、北城卫派粮,来回耽误了两个时辰,等赶到时,盗匪早已遁走。若忽必烈大汗统管两卫,一声令下便能调度,何至于此?” 另一名宗室将领也道:“大汗与我等宗室协同防御多次,知根知底,统管两卫,既能协调禁军与宗室,又能提高防务效率,实乃最优之选。”

萧虎看着奏疏上密密麻麻的签名,又瞥了眼站在一旁的忽必烈 —— 他今日依旧是青色锦袍,神色平静,仿佛此事与自己无关。耶律楚材轻声对萧虎道:“宗室联名,且事出紧急,若驳回,恐失宗室之心,边境防务更难推进。不如先同意试点,待危机解除再议后续。” 萧虎咬了咬牙,终是点头:“先召忽必烈进来,商议具体事宜。”

忽必烈走进议事厅时,厅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 李谦、张达、王诚等五名禁军卫所将领,捧着一份《禁军将士联名疏》走了进来。“萧将军,诸位大人,我等代表东城卫、北城卫将士,恳请让忽必烈大汗统管两卫!” 李谦双手递上疏文,语气恳切。

疏文上,除了将领签名,还有数百名士兵的画押,开篇写道:“两卫将士常因调度不一,训练、巡逻多有重复,粮草分配也偶有不均。忽必烈大汗统兵务实,赏罚分明,剿匪时与将士同甘共苦,深得军心。若能统管两卫,定能整合资源,提升战力,护中都安稳。” 张达补充道:“上月东城卫与北城卫联合训练,因调度权不一,阵法演练多次出错;若大汗统管,定能统一指令,事半功倍。”

王诚也道:“漠南部落异动,将士们都想早日出兵支援,可两卫各等指令,人心浮动。大汗统管后,能迅速整合兵力,将士们也愿听其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厅内气氛顿时一边倒,连原本中立的兵部郎中都道:“宗室与禁军将士均支持忽必烈大汗,可见其威望与能力,统管两卫,确能应对当前危机。”

萧虎看着眼前的两份联名疏,心中明白,大势已去 —— 若再坚持反对,不仅会被指责 “不顾防务”,还可能引发宗室与禁军的不满。他深吸一口气,对忽必烈道:“大汗,若你愿统管东城卫、北城卫,需答应三个条件:一是重大调兵仍需枢密院预批;二是派张焕任监军,监督实务;三是每月需提交两卫防务报告,由枢密院审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日后,枢密院议事厅内举行了简单的授权仪式。萧虎从案上拿起两份烫金文书 ——《东城卫统领授权书》与《北城卫统领授权书》,上面盖着枢密院的朱红大印,列明了统领权的范围:包括兵力调度、训练统筹、粮草协调,但重大军事行动(如跨区域调兵五百以上)需枢密院批准。

“大汗,这两份文书,代表着中枢对你的信任,也承载着中都防务的重任。” 萧虎将文书递到忽必烈手中,语气沉重,“望你恪守约定,按章办事,不可越权,若有差池,中枢必追究责任。” 忽必烈双手接过文书,指尖轻抚过烫金的 “统领权” 三字,躬身道:“萧将军放心,本大汗定不负中枢信任,全力整饬两卫,应对漠南异动,护中都与宗室牧地安稳。”

耶律楚材上前一步,递上一份《两卫防务协同方案》:“大汗,此方案是按你的要求拟的,明确了两卫的职责分工 —— 东城卫侧重东驿路防务与边境支援,北城卫侧重北驿路巡逻与中都近郊守卫,两卫定期联合训练,粮草由李谦统一协调,张焕监军负责实务监督,你看看是否妥当。” 忽必烈翻看方案,见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点头道:“甚妥,就按此方案执行。”

仪式结束后,忽必烈带着文书回到王府,刘秉忠早已率李谦、张达等将领等候在庭院里。“大汗,恭喜您获得两卫统领权!” 刘秉忠上前道贺,眼中难掩喜悦。忽必烈举起文书,对众人道:“这不是本大汗一人的功劳,是诸位将士与宗室支持的结果。从今日起,咱们需同心协力,整饬防务,应对漠南异动,不辜负这份信任。”

接管两卫的第一日,忽必烈便在北城卫校场召开两卫将领会议。校场上,两卫的千余名士兵列队整齐,玄铁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旗帜飘扬,士气高昂。忽必烈站在高台上,手持《两卫整顿方案》,高声宣布新规:“第一,统一训练标准 —— 每日辰时骑射、午时阵法、申时体能,两卫轮流派教官交流,每月进行一次联合考核;第二,简化调兵流程 —— 边境支援、剿匪等紧急情况,两卫可直接协同,事后补报枢密院;第三,规范粮草分配 —— 由李谦统一核算消耗,按防务需求拨付,避免浪费与短缺。”

将领们齐声应和,李谦随即上前,宣读《粮草协同细则》:“即日起,两卫粮库合并管理,每日消耗记录统一存档,边境支援的粮草可提前预留,确保随调随用。” 张达也补充道:“两卫巡逻路线重新规划,东驿路与北驿路交界处设联合岗哨,遇盗匪或部落袭扰,可互相支援,半小时内必须响应。”

会后,忽必烈带着将领们巡视两卫的营房与粮库。在东城卫粮库,他发现粮囤防潮措施不足,当即让李谦:“三日之内,给所有粮囤加铺三层草席,每日通风两次,避免粮草霉变。” 在北城卫营房,见士兵的床榻破旧,又吩咐王诚:“从防务经费中拨出部分,更换所有破旧床榻,添置御寒棉被,让将士们能安心歇息。”

张焕作为监军,全程跟随,将忽必烈的整顿措施一一记录,准备上报枢密院。他看着忽必烈有条不紊地安排实务,心中暗叹 —— 此人确有统兵之才,既能定新规,又能关注细节,难怪能得宗室与禁军支持。

忽必烈接管两卫的第七日,漠南传来急报:克烈部与乃蛮部联军三百人,再次袭扰脱脱的东牧地,已突破外围防线,逼近核心帐篷区。脱脱派人求援,请求两卫速派援兵。

忽必烈接到消息时,正在与张焕核对训练记录。他立刻召集将领议事:“李谦带北城卫一百五十名骑兵,携带三日干粮,从北驿路驰援;张达带东城卫一百名步兵,从侧翼包抄,截断联军退路;我带五十名亲卫,坐镇中都近郊的指挥驿站,实时协调。务必在明日午时前赶到东牧地!”

将领们领命而去,李谦立刻点兵备马,让粮吏提前装好粮草;张达则让人备好攻城弩,以防联军顽抗。张焕作为监军,随李谦的骑兵一同出发,负责记录支援过程。次日辰时,两卫援兵抵达东牧地外围,李谦见联军正忙着抢夺牛羊,立刻下令:“骑兵分两队,从左右两翼冲锋,尽量抓活口!”

骑兵们策马冲锋,玄铁长枪刺破晨雾,联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张达的步兵随后赶到,用攻城弩压制住想逃跑的联军,脱脱也率宗室士兵从内夹击。不到一个时辰,联军便溃不成军,除五十余人逃跑外,其余全被擒获,被抢走的牛羊也尽数追回。

脱脱握着忽必烈派来的亲卫的手,激动道:“若不是大汗调兵及时,我这牧地就完了!两卫协同作战,比以往快了至少两个时辰,这统领权交对了!” 张焕将支援过程详细记录,上报枢密院,字里行间无不肯定两卫协同的成效。

萧虎看着张焕送来的支援报告,虽认可两卫协同的成效,心中却愈发不安 —— 忽必烈接管两卫后,不仅实务井井有条,还深得军心与宗室信任,长此以往,自己在枢密院的兵权恐被彻底架空。他召来赵安,面色阴沉:“从今日起,加派暗卫,密切监控忽必烈与两卫将领的往来,尤其是李谦、张达,若发现他们有‘结党’‘擅权’的迹象,立刻报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