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面,我们看丙二的“功德想”
佛教解释我们的生命现象,主要的观念,是说诸法因缘生。
一个杂染生命的生起,或者一种清净功德的生起,背后都是有一定的轨则跟章法的。
它不会莫名其妙生起,也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掉,不会的,事出必有因。
那净土宗临终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说这个人,他本来是一个人,结果他临终的时候往生到净土去了。
这个就表示一个杂染生命现象的消失,以及一种清净功德的显现。
因为我们往生不是从零开始,我们现在已经是在杂染的缘起上换了一个轨道,把它从一种生命的辗转轮回现象,硬生生停止下来,然后把它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轨道去。
所以,我们讲“往生”
其实太过简略,也不够符合事实。
严格来说,净土宗的往生应该叫作“带业往生”
你没有把生死业力处理完,你怎么往生呢?咱们今天不是从零开始去往生的。
哪一个人是从本来面目的零开始去念佛的?多是在娑婆世界流转很久、造业很多,然后才开始求往生的。
你现在要往生,那过去的业怎么算呢?只有一个方法,把它带走。
那么什么是“带业往生”
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以后(当然造业是一种身口意的活动),但是造完以后,这个业力会从活动状态变成一种静止的状态,叫作种子位。
你造业的时候是一种有为的造作,但是你造完以后,它变成一种寂静的业种,一种潜伏的功能,一种睡眠的状态。
所以,临命终的人,要从娑婆世界的轨道、娑婆世界的因缘,转到极乐世界的因缘,必须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不能去触动、不能激发过去的业力,这样你才可能从这个地方跳过去的。
当然有人就问了,带业往生,你说我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不要去刺激它,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可也造了很多的善业啊,比方说我持戒、修福、忍辱,我临终的时候这个善业也不能激发它吗?也不可以!
诸位,往生可不是靠善业力!
我们修的这个善业算什么?你去读读《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不但罪业不能活动,连善业都不能活动?因为我们造善业的时候,从本质上是有漏。
我们造善业,哪一个人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了?多半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你造善业的时候,你可是为自己着想,你的心中是想因为这个善业的因缘让来生快乐啊!
你曾经想过要把这个善业回向无上菩提吗?这个念头我看很少,所以你是依止私心。
诸位!
极乐世界的功德,那是一种无漏的,叫作功德庄严。
我们这种有漏的善业怎么去庄严无漏的功德呢?不可能,这本质不一样。
所以这第一个,本质不同。
第二个,数量也不同。
我们凡夫的有所得心,造善业的时候不能普遍,我们只会对我们喜欢的亲属去造善业,所以我们得果报的时候这个业力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功德,你到了极乐世界得一个果报体,那叫作一个长远无尽的正报寿命、广大无边的依报国土啊!
这是你的善业庄严的吗?当然不是。
所以,净土宗,诸位!
我们未来的功德,极乐世界,你享受的时候,跟你今生的善业没有太多的关系,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利用临终的正念把极乐世界功德给感应出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