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随着气温下降,后山周围的山场上,放鹰狩猎的收获,也在慢慢的变少。
每天从早市上收购的野味儿,相较于前些日子多的时候,已经削减了差不多一半儿。
对普通的放鹰打小围的鹰把式来说,收益日渐下降,气温寒冷人上山也不得劲。
放猎挣钱的积极性开始明显的下降。
文东跟大春儿哥俩,得益于手里有一架鹞子,一架极品大鹰,还有杨叔的鸡鹰,基本盘相对稳定一些。
但是,每天往食堂送货的数量也在明显的下降,以至于常怀水都问过几次相关情况了。
食堂那边的需求一直有,但是客观现实决定了野味儿数量会下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正好,下午不钓鱼了,文东跟大春儿进山放鹰的时间,就稍微的拉长一点,从原本的中午回家,调整到下午三四点回家,中午带着干粮在山上吃饭。
哥俩尝到了打大围的丰厚收益,进山放鹰的时候也带着两条狗子一起,期盼着想要再在林场周边的山场遇到野猪啥的大型猎物。
奈何,运气有限,一直没有好的收获。
文东跟大春儿这边,哥俩组成的菜鸟猎队基本上还没有主动去深山搜索追捕猎物的能力。
毕竟,狗子还没成年,哥俩对深山也不够了解,只有两条半大猎犬辅助的情况下,贸然的深入探索,风险太大。
不过,响叶子大降温过后,靠山屯周边有名有姓的猎队,可都开始忙活起来。
这天,王茂生从邻居嘴里听到了一个消息,带着猎队就进了山。
在远离林场厂区核心区域的44号山场,有伐木工人发现了熊瞎子的踪迹。
说是发现熊瞎子的踪迹这个描述也不太准确,真实情况是,两个在林场伐木队当临时工的外地盲流子(没有当地户口跟落户身份的外来人)发现了一个熊瞎子蹲的树仓子。
这两个干临时工讨生活的外乡人,一个叫张老大,一个叫张老二。
哥俩都是三十出头的岁数,身体矮壮,体格子相当发达。
哥俩来东北这边没有相关的手续,怕被逮到遣返原籍,只能上山躲了起来。
家里没啥人了,哥俩都是光棍儿没成家,相依为命,目前唯一的身家就是领了工资之后买的亮面儿大伐木斧。
这天,张老大在跟同组的工人在山上伐木干活的时候,去沟边撒尿,一抬头,发现一棵几人怀抱粗的山杨树树干上,有一个黑漆漆的树洞。
张老大听过不少工友提到过关于熊瞎子天仓子的信儿,但是一直没亲眼见过,发现这个树洞之后,不动声色的记了下来。
等下了班儿,张老大跟弟弟又折返了回来。
“老二,你看看那洞口位置,是不是一个熊瞎子的天仓子!”
张老大指着树干上的洞口问道。
张老二眯着眼睛抽了几眼:“像!
我听人说,这树洞里有货的天仓子,洞口位置都会有霜雪!
熊瞎子已经入仓了,喘气儿会有哈水,水气到了洞口,就会凝成白霜!
这仓子里,十有**有熊!”
“那,咱赌一把?”
听到弟弟的说法,张老大眼睛放光,把心一横。
黑熊瞎子可是好东西,熊胆非常值钱,熊掌更是珍馐。
一枚最普通的草胆,处理好卖到收购点,至少也能值几百块,如果是铁胆或者铜胆的话,价值还会更高。
张家兄弟底子薄,想要靠卖苦力气攒钱在东北落脚,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一头熊瞎子就在面前,如果能成功拿下的话,花钱找下关系,先将落户问题解决了不在话下,如果还有剩余,甚至还可以考虑买个村民的旧房子落脚。
哥俩穷怕了,张老二面对这种机会只是犹豫了半秒钟,就重重的点了点头。
“大哥,你说怎么办?我听你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