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斜斜洒在京城东北角的腾骧四卫军营,营寨辕门的木柱被岁月磨得发亮,黑漆面斑驳脱落,却依旧透着几分肃杀之气。望楼上的兵士斜倚着栏杆,手里的长枪随意斜挎,有的低头抠着甲胄上的锈迹,有的眯着眼晒太阳,直到瞥见领头的向导是宫中宦官打扮,身后还跟着一队身着青色贴里的宦官,才懒洋洋地直了直腰,打起几分精神。
方正化早已按旨等候在辕门内侧,身后跟着四名卫所军官,皆是甲胄在身,腰佩长刀。见一行人策马而来,领头者身着暗红鸳鸯战袄,外罩黑色皮甲,头戴黑色布巾,身形虽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沉稳,正是微服而来的朱由检。他眼中飞快闪过一丝讶异 —— 虽接到陛下视察的通知,却没料到这位少年天子竟会褪去龙袍,换上普通军士的服饰,乍一看竟与营中精锐家丁别无二致。
方正化快步上前,在朱由检马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军旅之人特有的干脆利落:“臣,腾骧四卫指挥使方正化,恭迎陛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望陛下恕罪!” 身后的四名军官也慌忙跟着跪倒,甲胄碰撞发出 “哐当” 声响。
朱由检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虽不算娴熟,却比来时路上稳当了许多,落地时只是微微晃了一下,便稳稳站定。他上前一步,虚扶方正化的胳膊:“方卿平身,诸位将军也请起。朕今日只是随便来看看,不必拘礼。”
“谢陛下!” 方正化等人起身,依旧微微躬身,目光不敢直视天颜,却忍不住用余光打量着这位戎装天子,心中满是好奇与揣测 —— 自天启年间以来,从未有皇帝这般打扮亲临军营,这位新帝,果然与前代不同。
朱由检没有立刻进营,而是站在辕门口,目光扫过营寨内外。左侧的马厩隐约传来战马嘶鸣,右侧的营房排列还算整齐,却能看到几处屋顶的茅草有些歪斜,远处的校场方向,隐约有操练的呼喝声传来。他收回目光,看向方正化,随口问道:“方卿,接手腾骧四卫已有几日,情况摸得如何了?剔除老弱空额之后,现有可战之兵几何?”
方正化立刻拱手回话,语气凝重:“回陛下,臣奉旨接管后,连日来逐营核查花名册,逐队点验兵员。那些年逾五旬、连刀都提不动的老卒,手脚残疾无法操练的废兵,还有长期脱营、只在名册上挂名领饷的空额,已尽数剔除。目前四卫在册且堪用的兵士,共计两千九百余人。”
两千九百余人!朱由检的眉头瞬间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弯刀柄。他早已知晓京营空额严重,却没料到昔日号称 “天子亲军” 的腾骧四卫,满额近两万之众,如今竟十不存二,衰败到这般境地。这哪里是护卫宫禁的劲旅,分明是徒耗粮饷的空壳子。
他沉吟片刻,语气果断决绝:“两千九百人,太少了!腾骧四卫乃天子亲军,是护卫宫禁、稳定京畿的核心力量,岂能如此空虚?方卿,朕着你即刻启动招募新兵,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四卫兵额招满!招募标准只有两条:一是身家清白,无案底劣迹;二是体格健壮,年满十六、未满三十五岁。宁缺毋滥,绝不能让混日子的无赖、老弱再混入营中!”
方正化精神一振,眼中闪过狂喜 —— 皇帝这是要大力扩充亲军,给他实权练兵啊!但这份狂喜很快被现实的难题冲淡,他面露难色,再次拱手:“陛下明鉴,招募新兵,首要便是安家银。按京营旧例,招募一名合格青壮,需发放安家银三两,让其能安顿家人,无后顾之忧,方能安心入营操练。若要招满四卫额员,即便先招一万名,也需安家银三万两。这还不算后续的月饷、军械打造、粮草供应、营房修缮……”
三万两!朱由检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抽,心中暗自苦笑 —— 这大明处处都在 “烧钱”,西南平叛要饷,京营整顿要银,官员俸禄要发,皇宫用度要支,内库刚从客氏那里抄没的一百二十万两,仿佛转眼就要见了底。毕自严还未到任,国库空虚如洗,到头来,这些开销终究还得从他的内库挤。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目光落在方正化身上,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钱的事,朕来想办法。安家银就按三两一人的标准,你尽快核算出招募满额所需的总数,做一份详细的预算条陈,直接递交给王承恩。” 他指了指身旁侍立的王承恩,“朕从内库拨付给你,优先保障新兵招募!”
王承恩连忙躬身应道:“老奴遵旨,定当妥善办理。”
朱由检又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豪气与无奈:“朕刚抄了客氏的家,得了些银子。虽说各处都伸手要钱,但护卫朕安全的亲军,是重中之重,绝不能省!这笔钱,挤也要挤出来给你!你只管放手去办,给朕练出一支真正能打仗、能护驾的精锐之师!”
方正化的胸口涌起一股滚烫的热流,眼眶微微发热。他虽是宦官,却也懂知恩图报 —— 皇帝登基未久,内忧外患缠身,国库空虚到捉襟见肘,却依旧把亲军的开销放在首位,这份信任与倚重,让他这位久居宫中、见惯了冷暖的宦官,竟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