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井水变甘泉

冬雪初融的清晨,灵江新村的石板路上还结着薄冰,李老栓却早早扛着锄头往菜园去。井边的柳树抽出了嫩黄的芽,石墙上的青苔沾着雪水,他弯腰打开井盖的铁锁,刚放下吊桶,就察觉到一丝异样——往日提桶时总有些沉,今日却轻飘飘的,仿佛桶里没装多少水。

“怪了,这水怎么少了?”李老栓把吊桶提上来,果然只装了半桶水,水面上还浮着一层细小的冰碴。他连着提了三桶,每桶都不满,井底的水位明显比往常低了一大截。这可把他急坏了,顾不上去菜园,提着半桶水就往灵江阁跑。

陆承宇和林晚秋正在商量春耕的事,见李老栓慌慌张张的样子,连忙起身询问。“陆当家,晚秋姑娘,不好了!井里的水变少了!”李老栓把水桶往地上一放,语气里满是焦急,“这才刚开春,要是水不够,春耕播种都成问题啊!”

两人跟着李老栓赶到井边,陆承宇趴在井口往下看,井底的水面离井口足有两丈多远,比平时低了近一米。“怎么会突然缺水?”他皱着眉,转头看向林晚秋,“难道是冬天雪少,地下水位下降了?”

林晚秋蹲下身,摸了摸井边的泥土,又尝了尝桶里的水,眉头拧得更紧:“水不仅少了,味道也不如之前甘甜了,有点发涩。”她站起身,望着远处的灵江,“之前打井时,咱们选的位置离灵江近,本以为水源会稳定,可现在看来,单靠这口井,怕是撑不过春耕和夏天的旱季。”

这话让在场的村民都慌了神。青岩村的王二婶手里还提着空水桶,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家里的水缸还等着装水呢,要是水再少下去,连做饭都成问题!”流民里的张大哥也皱着眉:“春耕要是没水,今年的收成可就泡汤了,咱们总不能再饿肚子吧?”

陆承宇沉默了片刻,沉声道:“大家先别急,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明水少的原因。刀疤脸,你带几个人去灵江看看水位;阿木,你和葛部的兄弟去后山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水源;晚秋,你和盐穗娘、老秀才一起,想想有没有办法让井水恢复水量。”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刀疤脸带着护江队的人沿着灵江往下走,发现灵江的水位确实比往年低了不少,江滩上的鹅卵石都露了出来;阿木和葛部的兄弟在后山转了大半天,只找到几处干涸的小溪,连一点积水都没有;林晚秋则翻遍了前世关于水文的记忆,却始终想不出解决办法,急得嘴上起了泡。

傍晚时分,大家在灵江阁前汇合,带来的都是坏消息。人群里的抱怨声越来越大,有些村民甚至开始动摇:“早知道这井靠不住,当初就该多打几口井!”“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要是真没水,咱们只能再搬家了!”

就在这时,葛部的长老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或许,咱们可以去找找‘灵泉’。”他的话让众人都安静下来,陆承宇连忙问道:“长老,您说的灵泉在哪里?”

长老坐在石凳上,慢慢说道:“几十年前,我年轻的时候,葛部还在深山里生活。那时候山里也闹过旱灾,部落里的老人们说,山深处有一口灵泉,泉水甘甜,常年不涸,只要心诚,就能引来泉水。后来部落迁徙,我就再也没见过那口泉,可我记得,灵江的源头就在那片深山里,说不定灵泉的水,和灵江是连通的。”

林晚秋眼前一亮:“您的意思是,灵泉的水可能和咱们的井水同属一个水系?如果能找到灵泉,把泉水引到村里,就能解决缺水的问题?”长老点了点头:“只是那片深山地形复杂,还有野兽出没,想要找到灵泉,不容易啊。”

“再难也要去试试!”陆承宇站起身,语气坚定,“明天我带着刀疤脸、阿木和几个壮劳力进山找灵泉,晚秋,你留在村里,组织大家先清理蓄水池,把能收集到的雨水都存起来,缓解一下缺水的压力。”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陆承宇就带着刀疤脸、阿木等十个壮劳力出发了。他们背着干粮和水,拿着弓箭和砍刀,沿着灵江的源头往深山里走。山里的路崎岖难行,到处都是荆棘和乱石,走了没多远,阿木的脚就被石头划破了,鲜血染红了草鞋。“没事,小伤不碍事!”阿木咬着牙,用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林晚秋则在村里组织大家清理蓄水池。蓄水池里积了不少落叶和泥沙,村民们拿着锄头和铁铲,一点一点地把杂物清理出来。王二婶一边清理,一边念叨:“陆当家他们一定要找到灵泉啊,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林晚秋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他们一定会找到的,咱们把蓄水池清理干净,等他们把泉水引回来,就能储存更多的水了。”

进山的第五天,陆承宇他们终于找到了灵江的源头。那是一处从山岩中流出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可流量却很小,根本不足以缓解村里的缺水问题。“这不是灵泉啊。”刀疤脸蹲在溪边,有些失望,“难道长老记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承宇没有放弃,他看着周围的山势,对大家说:“长老说灵泉和灵江连通,既然找到了灵江源头,灵泉应该就在这附近。大家分开找,注意安全,一旦发现异常,就大声喊。”

大家分成三组,在附近的山林里搜寻。刀疤脸和两个壮劳力走到一处山崖下时,突然听到了“叮咚”的水声。“这里有水声!”刀疤脸兴奋地大喊,顺着水声往山崖下走,只见山崖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泉水从洞口里流出来,滴落在下面的石潭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找到灵泉了!”刀疤脸的喊声吸引了其他人。陆承宇和阿木跑过去,只见石潭里的泉水清澈透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弯腰尝了一口,甘甜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比村里的井水还要甜。“就是它了!这一定是长老说的灵泉!”陆承宇激动地说。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灵泉在山崖下,位置比村子高,想要把泉水引到村里,需要铺设管道,而且山路崎岖,管道不好运输,也不好铺设。“咱们可以用竹筒做管道!”阿木突然开口,“葛部以前在山里生活时,用过竹筒引水,只要把竹筒打通,一根接一根地连接起来,泉水就能顺着竹筒流到村里。”

陆承宇眼前一亮:“好主意!咱们先砍些竹子做竹筒,再探探从灵泉到村里的路线,看看怎么铺设最方便。”

接下来的三天,大家一边砍竹子做竹筒,一边探路。山里的竹子粗壮结实,用砍刀把竹子砍成一米长的段,再把中间的竹节打通,一根简易的输水管就做好了。探路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从灵泉到村里,要经过好几处陡峭的山坡和湍急的小溪,铺设竹筒的难度很大。

“这里的山坡太陡了,竹筒铺上去会滑下来。”刀疤脸站在一处陡坡前,皱着眉说。陆承宇想了想,说:“咱们可以在山坡上挖一些小坑,把竹筒嵌在坑里,再用石头固定住,这样就不会滑了。”

就这样,大家一边克服困难,一边铺设竹筒。遇到小溪,就把竹筒架在石头上,让泉水从竹筒里流过;遇到陡坡,就挖坑固定竹筒;遇到荆棘,就用砍刀砍出一条路。阿木的脚伤还没好,却坚持背着竹筒走在最前面,他说:“只要能把泉水引回村里,这点苦算什么。”

村里的林晚秋也没闲着,她每天都站在村口的高台上,盼着陆承宇他们回来。第七天的下午,她终于看到远处的山林里出现了人影,是陆承宇他们回来了!“他们回来了!”林晚秋激动地大喊,村民们听到喊声,都跑到村口迎接。

陆承宇他们个个都晒得黝黑,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汗水,却笑得格外开心。“我们找到灵泉了!还铺设了一部分竹筒,过不了多久,泉水就能流到村里了!”陆承宇兴奋地说。村民们欢呼雀跃,围着他们问长问短,李老栓更是拉着陆承宇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接下来的十天,村里的壮劳力都加入了铺设竹筒的队伍。大家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往灵泉方向铺设,一组从村里往山里铺设,争取早日把竹筒连接起来。林晚秋则带着妇女们准备干粮和水,每天送到铺设竹筒的工地,还特意让盐穗娘煮了草药汤,给大家祛暑消炎。

铺设到最后一段时,遇到了一处最陡峭的山坡,坡度几乎有七十度,人站在上面都站不稳,更别说铺设竹筒了。“这可怎么办?”刀疤脸看着陡坡,犯了难,“要是在这里铺设不好,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陆承宇皱着眉,沉思了片刻,说:“咱们可以用藤蔓编一个简易的梯子,固定在山坡上,人踩着梯子下去铺设竹筒,再用石头和泥土把竹筒埋起来,这样既能固定竹筒,又能防止被野兽破坏。”

大家按照陆承宇的办法,用藤蔓编了梯子,固定在陡坡上。刀疤脸第一个踩着梯子下去,他的脚踩在湿滑的石头上,好几次差点滑倒,幸好有上面的人拉着藤蔓。他小心翼翼地把竹筒嵌在挖好的坑里,再用石头固定住,然后一点一点地往前铺。

经过三天的努力,最后一段竹筒终于铺设完成了。当陆承宇打开灵泉洞口的竹筒开关时,清澈的泉水顺着竹筒流了下来,“叮咚”的水声在山谷里回荡。泉水顺着竹筒一路流,经过陡坡,跨过小溪,终于流到了村里的蓄水池里。

“水流过来了!水流过来了!”村民们围在蓄水池边,激动地欢呼雀跃。李老栓颤巍巍地走到蓄水池边,用手捧起一捧泉水,尝了尝,甘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甜!比以前的井水还甜!这真是灵泉啊!”

林晚秋看着源源不断流进蓄水池的泉水,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陆承宇身边,轻声说:“咱们成功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陆承宇握住她的手,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有了这灵泉的水,咱们的春耕就能顺利进行,新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为了庆祝灵泉引水成功,新村举行了“灵泉宴”。公共厨房里摆满了用灵泉水做的饭菜:灵泉煮的米饭,香甜软糯;灵泉炖的鸡汤,鲜美可口;还有用灵泉水做的豆腐,嫩滑爽口。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菜,喝着灵泉水,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