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黑脸说着,眼睛有些发红,他爹去世前还嘱咐他,一定要提防官办的作坊,说他们仗着有靠山,做事不讲规矩。他这话一出,雅间里顿时安静下来,连檀香燃烧的 “噼啪” 声都清晰可闻。铁匠们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都多了几分警惕和不安。长安的铁铺生意竞争本就激烈,东市、西市、南市加起来有近百家,平时为了一个订单都能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起手来。要是司农寺真下场做犁,他们这些小铺子确实难以招架。
周老铁捻胡须的手停了下来,墨玉扳指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铁板上,清晰有力:“诸位,打铁行当靠的是信誉。咱铁匠行会立了五十年规矩,就是不能做砸招牌的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谁在点头,谁在皱眉,谁在偷偷撇嘴,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王铁匠说的新犁,我虽没见过,但听着就悬乎。曲辕代替直辕,这可不是小改动,得经得起实打实的考验。种地是天大的事,耽误不得,要是因为犁不好,误了农时,那是要遭天谴的。”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茶味的清苦在舌尖散开,又带着一丝回甘,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朝廷的订单虽好,利润也高,听说司农寺给的价钱比市价还高两成,可要是砸了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招牌,多少钱都赔不回来。依我看,这司农寺的新犁订单,咱不能接。”
“会长说得对!” 钱大眼第一个附和,他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旁边的凳子踢翻,凳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咱不能拿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开玩笑!老规矩不能破!就算他给的价钱再高,咱也不能干这砸饭碗的事!”
“我也不接!我孙记铁铺虽然小,可也得守规矩!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孙瘦猴也跟着表态,声音不大,却很坚定,说完还偷偷看了周老铁一眼,见老会长微微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我赵记也不接!就算饿死,也不能做这没把握的活!” 赵黑脸瓮声瓮气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倔强。
“我也不接!”
“算我一个,不接!”
“这活谁爱接谁接,反正我不接!”
十二家铁铺的掌柜纷纷表态,八仙桌周围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刚才的担忧和犹豫被同仇敌忾取代。王铁匠看着这场景,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他就知道,同行们肯定会站在他这边。他偷偷瞥了一眼周老铁,见老会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心里更是得意,又抓起一把油酥黄豆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周老铁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雅间里瞬间又恢复了安静,连呼吸声都能听得见。他缓缓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就立个规矩:长安所有铁铺,一律不接司农寺的新犁订单。谁要是敢破规矩……”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如刀,扫过在场的每个人,仿佛要把大家的样子都刻在心里,“就别怪行会不认他这个兄弟,以后有官府的活计、大户的订单,咱都不跟他分!让他在长安铁匠行里,彻底没饭吃!我周老铁说到做到,绝不姑息!”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铁匠们都知道,行会的规矩比律法还管用。长安的铁匠生意,无论是官府的军器订单,还是大户人家的农具需求,大多是通过行会分配的。就像去年兵部要做一批长矛,就是通过行会分给了十家信誉好的铁铺,每家都赚了不少。谁要是被行会排挤,在长安就真的再也混不下去了,只能卷铺盖走人。
“谨遵会长号令!”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得能穿透楼板,传到一楼大堂,引得楼下吃饭的客人都纷纷抬头往三楼看,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事。
周老铁满意地点点头,端起茶杯:“来,喝茶。喝完茶,咱各自回铺子,把这话传下去。可别让哪个不长眼的,坏了咱的规矩。”
王铁匠端起茶杯,跟众人一一碰杯,青瓷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雅间里回荡。他心里暗暗得意:李杰啊李杰,你就算有皇帝撑腰又怎么样?没咱铁匠铺帮你做犁,我看你这新犁怎么推广!等三个月后,你交不出成果,看皇帝还怎么信任你!到时候,你那改良坊也该关张了,看你还怎么跟咱这些手艺人作对!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照在八仙桌上,把茶杯里的茶叶照得清清楚楚,连茶叶上的绒毛都能看见。十二家铁铺的掌柜们谈笑风生,说着各自铺子里的趣事,比如哪家的镰刀卖得好,哪家的斧头被将军夸赞了,仿佛已经打赢了一场胜仗。他们没人知道,他们拒绝的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一场即将到来的、能改变整个大唐农业格局的变革,一场能让无数农户摆脱繁重劳作的革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