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炼界:混沌轮回铸道基》
第一章:星图初绘,阵基暗藏
三丈金身铸就后的千年,宁采臣的修行已步入全新维度。他立于界域壁垒之巅,俯瞰着中千世界的运转:周天星辰环绕世界缓缓转动,洒下的星辉滋养着万物;混沌气流在壁垒外奔腾咆哮,却被金身散发的金光隔绝,偶有泄漏的混沌本源,反而被世界自主吸收,化作成长的养分。
“世界如人,需呼吸吐纳方能壮大。”宁采臣指尖划过虚空,那里悬浮着一幅以星辰砂勾勒的星图,图上标注着三千六百颗主星的轨迹,正是他耗费百年推演的“周天星辰大阵”雏形。古籍记载,上古有大能以周天星辰为阵眼,布下覆盖整个世界的大阵,能引星辰之力淬炼世界本源,更能吞噬混沌气流,转化为世界成长的能量。
他如今要做的,便是将这等神阵简化,以整个中千世界为阵盘,以天地法则为阵纹,以周天星辰为阵眼,打造一个“吞吐混沌、反哺世界”的循环体系。这不仅能加速世界向大千进化,更能为他修行《大轮回经》提供源源不断的混沌本源,助他重塑根基,修成“后天轮回道体”。
“周天星辰大阵,核心在‘周流不息、天人合一’。”宁采臣召来聂小倩与小青,将星图展开。图上,三千六百颗主星按“紫微、太微、天市”三垣分布,又以“四象、二十八宿”为脉络,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需在每颗主星的投影之地,埋下‘星辰阵基’,方能引动星辉入阵。”
星辰阵基的炼制耗费了三十年。宁采臣以金身之力熔炼九天玄铁与星辰核心,再注入《大轮回经》的六道法则,铸成三千六百枚拳头大小的星核。每枚星核上都刻着对应的星名与轮回符文,既含星辰之力,又蕴轮回之妙。
布阵之日,宁采臣祭出三丈金身,将三千六百枚星核托于掌心。金身金光暴涨,星核如流星般四散飞出,落入世界各处:紫微垣的星核沉入地心,稳固地脉;太微垣的星核悬于九天,接引星辉;天市垣的星核散入人间,连接众生气运。
星核落地的刹那,整个世界轻微震颤。大地深处,星核与地脉龙气相连,冒出丝丝金色纹路;九天之上,星核与星辰轨迹共鸣,亮起璀璨的光点;人间城镇,星核融入轮回分殿的香火中,让祈愿之声带上了星辰的韵律。
“第一重阵基已成,可引星辉入界。”宁采臣收回金身,望着星图上亮起的光点,眼中闪过笑意。此时的世界,已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开始缓缓吸收周天星辰的力量,而这,只是周天星辰大阵的第一步。
第二章:混沌为食,界力初生
周天星辰大阵的第二重境界,是“吞吐混沌”。这需要将大阵与界域壁垒相连,在壁垒上开辟出无数细微的“气孔”,让混沌气流得以进入,再通过大阵的转化,剥离其中的狂暴因子,留下精纯的混沌本源。
“混沌之气至阳至刚,又至阴至柔,需以轮回法则中和其性。”宁采臣立于壁垒前,运转《大轮回经》,引六道法则在壁垒上刻画符文。他以天道章定气孔方位,以地道章稳固壁垒结构,以人道章调和混沌流速,更以魔道章的“破执”之力撕碎混沌外层的狂暴外壳,以佛道章的“慈悲”之力净化其中的凶性。
聂小倩与小青率十八位女修镇守大阵枢纽,她们引动各自修行的阴阳之力,配合宁采臣稳定符文:聂小倩的善魂之力化作柔和的屏障,包裹住涌入的混沌气流,防止其冲击世界内部;小青的龙仙水汽则与混沌本源交融,生出丝丝生机,加速转化过程。
初次引混沌入阵的过程惊心动魄。狂暴的混沌气流如脱缰野马,撞在壁垒的气孔上,符文剧烈闪烁,险些崩碎。宁采臣祭出三丈金身,以金躯堵住最不稳定的几处气孔,同时运转金身之力,强行将混沌气流按入大阵的转化通道。
通道内,六道法则如六道磨盘,将混沌气流反复碾压、提纯:地狱道业火焚烧杂质,饿鬼道幻境剥离执念,畜生道威压驯服狂暴,人道悲欢中和极端,阿修罗道嗔恨转化为动力,天道骄慢沉淀为厚重。经过六道转化,原本漆黑狂暴的混沌气流,化作温润的灰白色本源,顺着大阵脉络流入世界核心。
“成了!”小青惊喜呼喊。世界核心处的地脉龙气与灰白色本源相遇,发出愉悦的震颤,龙气变得更加粗壮,甚至带上了一丝混沌的深邃。
此后百年,周天星辰大阵日夜运转。白天,它引周天星辉入界,滋养万物灵智;夜晚,它吞混沌气流转化,壮大世界本源。中千世界的体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山川变得更加壮阔,灵脉变得更加深厚,连天空都似乎升高了数丈。
宁采臣则每日盘坐于世界核心,引导转化后的混沌本源入体,冲击“后天轮回道体”。这具道体不同于先天道体的纯粹,而是以混沌为基,以轮回为骨,以星辰为肤,需将六道法则与混沌本源彻底融合,重塑每一寸肉身与神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从邪神开始的旅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混沌本源入体时,如万蚁噬心,又似岩浆浇身。宁采臣以三丈金身硬抗,同时运转《大轮回经》,让六道法则在体内形成一个微型轮回,不断消化混沌之力:每消化一分混沌,道体便凝实一分,与世界本源的联系也加深一分。
某夜,当一缕混沌本源融入他的丹田时,香火之核与混沌本源突然碰撞,爆出璀璨的光芒。光芒中,金身的金色与混沌的灰白色交织,竟生出一种全新的“轮回灰金”色——这是后天轮回道体初成的征兆。
“道体根基,终于动了。”宁采臣感受着体内流淌的灰金色气流,那气流既能如混沌般破灭万物,又能如轮回般滋养生机,刚柔并济,圆融无碍。
第三章:星阵完善,本源壮大
周天星辰大阵的简化版虽已能吞吐混沌,却仍有瑕疵:星辰之力与混沌本源在转化时偶有冲突,导致世界本源出现细微的波动,影响道体修行的稳定性。
“需以‘星轨微调’之法,让星辉与混沌完美衔接。”宁采臣再次推演星图,发现三千六百颗主星的轨迹并非永恒不变,而是会随世界成长产生偏移。他需根据世界当前的状态,微调每颗主星的阵基,让星轨与世界运转的节奏完全同步。
这是一项精细活。他派出十八位女修,每人带领一队轮回宗弟子,奔赴世界各地的星核埋藏点。每到一处,便以《大轮回经》的“天道章”测算星核与主星的相对位置,再以金身之力轻轻拨动星核,修正其角度。
聂小倩前往幽冥深处,那里的星核与北斗七星对应,关系着幽冥的秩序稳定。她以善魂之力包裹星核,感知着星轨的偏移,每一次拨动都如蜻蜓点水,却精准地让星核重新与七星共鸣。修正完毕后,忘川河的水流变得更加平稳,连轮回通道的开启都更加准时。
小青则深入东海龙宫,那里的星核对应着东方苍龙七宿,影响着四海的潮汐。她引动龙仙之力,与星核中的星辰之力交融,调整星核的深度。当最后一颗星核归位,东海的潮汐不再狂暴,渔民们出海时,总能遇上风平浪静的好天气。
宁采臣自己则坐镇世界核心,以元神监控整个大阵的调整。他看到星轨微调后,星辉如银色绸缎般流入大阵,与灰白色的混沌本源在转化通道中相遇,不再冲突,而是交织成一道金银相间的气流,缓缓注入世界本源。
“这才是真正的‘周天循环’。”他心中感叹。星辉属阳,主“生”;混沌属阴,主“灭”;两者交融,恰如轮回的“生灭流转”,让世界本源在阴阳交替中不断壮大。
随着大阵完善,世界的成长速度骤然加快。原本需要千年才能显现的变化,如今百年便清晰可见:西域沙漠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绵延千里的绿洲;北疆冰原融化,露出肥沃的黑土地;南蛮雨林中,诞生出拥有智慧的新物种,它们天生便能感知星辰与混沌的气息。
世界本源的壮大,反哺着宁采臣的修行。他吸收的混沌本源更加精纯,后天轮回道体的重塑也愈发顺畅。体内的灰金色气流日益浓郁,流转时带着周天星辰的韵律,与世界的呼吸完美同步。
某一日,当他运转《大轮回经》时,体内突然响起“咔嚓”一声轻响——那是肉身与神魂彻底融合的声音。此后,他无需刻意催动,金身之力与道体之力便能自然流转,三丈金身的光芒中,多了一丝混沌的深邃,显得愈发威严而神秘。
“道体与金身,终于不分彼此。”宁采臣握了握拳,感受着流淌在四肢百骸的伟力。这股力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毁灭或守护,而是蕴含着“创造”的可能——正如周天星辰大阵以混沌壮大世界,他的道体也在以混沌重塑自身,向着“掌控轮回”的目标稳步迈进。
第四章:轮回道体,初掌六道
后天轮回道体的重塑,核心在于“与六道共鸣”。当宁采臣的道体与世界本源深度绑定后,他开始尝试以道体之力直接干涉六道轮回,将《大轮回经》的法则融入六道运转,实现“身即轮回,轮回即身”的境界。
他首先从“人道”入手。人道是六道的根基,承载着最多的因果与情感。宁采臣沉入轮回通道,道体散发的灰金色气流融入人道轮回的轨迹中。他看到无数生灵在生死间流转:有的因善举升入天道,有的因恶行堕入地狱,有的因执念滞留鬼道……这些轨迹在他眼中变得清晰无比,甚至能通过道体的感应,触摸到每个生灵轮回中的“关键节点”。
“轮回非定数,是选择的集合。”他以道体之力轻轻拨动一位屠夫的轮回轨迹。这位屠夫一生杀猪,业力缠身,本该堕入畜生道,却在临终前救了一位落水的孩童,藏着一丝善念。宁采臣没有强行改变他的去向,只是放大了那丝善念,让他在畜生道中投生为一头耕牛,以劳力偿还杀生之业,来世便可重入人道。
这一试,让他明白后天轮回道体的妙用:不是强行改写轮回,而是以道体为媒介,让六道的运转更加“公正”,让每个生灵的选择都能得到应有的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从邪神开始的旅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