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民生”部分,数据看得他心里发沉:13个乡镇里6个是重点帮扶乡镇,农村居民年收入1.8万元,只有清远平均水平的七成;8个偏远村寨通村路还是砂石路,老人看病要走两三个小时;村级卫生站三分之一只有一名村医,连基础设备都不全;乡村小学缺英语、美术老师,留守儿童占比45%。“路、医、教”,李泽岚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三个字,暗暗记下:这是要优先解决的“急事”。
最后翻“生态”文件夹,李泽岚的眉头舒展了些。阳山森林覆盖率72.5%,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连江画廊风光绝佳,还有瑶族刺绣、壮族歌圩等民俗。可问题也明显:景区没串联成线路,民宿服务差、同质化,民俗文化没变成旅游产品,游客“看完就走”。“生态 文化 旅游”,他在纸上画了个箭头,琢磨着:靠近珠三角,周末游、短途游需求大,这或许是阳山的“破局点”。
整整一天,李泽岚都埋在资料里,时而皱眉,时而在地图上比划。傍晚时,他的笔记本上已画满图表和关键词,一张清晰的阳山“全景图”在脑海里成型——这是个“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县,有好资源,却缺“把资源变财富”的方法。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西南调研的经验,结合阳山“靠近珠三角”的特点,找到那条适合的路。
第四日:整理行囊,理清“出发思路”
第四天,李泽岚没去单位,而是在家整理行装,梳理思路。他把岳父给的旧皮本、自己的西南调研笔记本,还有整理好的阳山资料汇编,仔细放进背包最里层;又把曼歇坝村玉香阿婆送的那罐茶叶塞进侧兜——每次看到这罐茶叶,他就会想起阿婆“盼着茶叶多卖几毛钱”的眼神,提醒自己“不管到哪,都要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妻子苏晴帮他叠着衬衫,笑着说:“我已经跟单位申请了调休,下周就去阳山看你,顺便帮你考察下民宿市场,看看能不能把北京‘助农茶’的模式,用到阳山的旅游纪念品上。”李泽岚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满是感激:“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收拾完行李,李泽岚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写下“阳山工作初步思路”:
1. 报到后第一周,先跟县委班子成员逐一见面,尤其是分管农业、民生、旅游的副县长,请教本地情况;
2. 用一个月时间,跑遍13个乡镇,重点去偏远村寨,听百姓“急难愁盼”;
3. 以阳山鸡为突破口,找2个村试点“合作社 企业”模式,对接珠三角商超、餐饮渠道;
4. 联系广东文旅规划院,先做“南岭-连江”旅游线路规划,打造2-3家精品民宿试点;
5. 优先解决3个偏远村的通村路修缮,增设2个村级卫生站的医疗设备。
看着纸上的条目,李泽岚心里渐渐有了底。他知道,这些只是初步想法,到了阳山,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至少,他带着清晰的方向出发,带着“干实事”的初心奔赴。
第五日:奔赴阳山,踏上“实干新程”
第五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泽岚就背着行囊出了门。苏晴送他到首都国际机场,反复叮嘱:“到了那边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李泽岚笑着点头,揉了揉妻子的头发:“放心,等我在阳山站稳脚跟,就接你过来。”
过安检、登机,当飞机缓缓滑向跑道,李泽岚望着窗外逐渐缩小的北京城区,心里既有对过往工作的不舍,更有对未来的期许。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他没闲着,拿出阳山资料汇编,最后一遍翻看标注的重点,偶尔在笔记本上补充几句想法。
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时,已是上午十点多。走出抵达大厅,李泽岚一眼就看到举着“欢迎李泽岚县长”牌子的两个人——一位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周明,穿着整洁的衬衫,笑容热情;另一位是司机老陈,手里提着一个印着“阳山特产”的布袋,快步迎了上来。
“李县长,一路辛苦!我是县政府办的周明,奉陈书记之命来接您。”周明握住李泽岚的手,语气恳切,“这是老陈,之后由他负责您的出行。”老陈也笑着点头:“李县长,车上给您备了阳山的淮山汁,解解乏。”
坐上县政府派来的商务车,李泽岚才发现车里还放着几份材料——阳山县最新的乡镇分布图、近期重点工作台账,还有一本《阳山民俗风情录》。“李县长,知道您急于了解情况,我整理了点资料,您路上先看看。”周明递过材料,又主动介绍起来,“从机场到阳山大概要两个半小时,走广连高速,沿途能看到不少咱们阳山的特色,比如路边的沙糖桔果园,过了清远市区,还能望见南岭的山影。”
车子平稳地驶上高速,李泽岚望着窗外的景色:连片的稻田里,农民正忙着春耕;路边的果树刚抽出新芽,透着勃勃生机;远处的群山被薄雾笼罩,轮廓温柔——这和北方的地貌截然不同,带着南方特有的湿润与鲜活。他想起资料里“72.5%森林覆盖率”的数据,此刻亲眼所见,才真切感受到阳山的生态之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主任,咱们县现在阳山鸡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哪些乡镇?”李泽岚放下资料,转头问道。周明立刻回答:“主要在黎埠、小江这两个镇,尤其是黎埠镇的升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但确实像您可能了解到的,都是散养,没形成规模。之前也有企业想来搞养殖基地,后来因为冷链物流没跟上,不了了之了。”
“那通村路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哪几个村?”李泽岚又问。“杜步镇的东山村、七拱镇的芙蓉村,还有秤架瑶族乡的炉田村,这三个村离镇上远,路又不好走,老百姓反映了好多次。”周明说着,从包里拿出一张手绘的简易地图,“您看,这几个村都在山脚下,旁边就是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其实风景特别好,就是路不通,旅游也搞不起来。”
李泽岚接过地图,仔细看着上面标注的村落和山路,手指在东山村、芙蓉村的位置轻轻点了点——这两个村,正是他计划优先解决通村路问题的目标。一路聊着,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过去,当车子驶下高速,进入阳山县城时,李泽岚看到街道两旁的商铺挂着“阳山鸡饭店”“淮山干货店”的招牌,偶尔有背着竹篓的农户走过,竹篓里装着刚采摘的青菜,充满了生活气息。
车子最终停在县政府大院门口,县委书记陈卫国已带着几位班子成员在门口等候。李泽岚推开车门,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办公楼,看着面带笑容迎上来的同事们,心里明白:五天的筹备已画上句号,属于他的阳山“实干之旅”,从这一刻正式启程。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