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斌早就料到李泽岚会有异议,连忙解释:“这是陈书记的想法,我只是传达。您要是觉得不合适,我可以在方案里把您的顾虑加进去,也把赵天成的工作实绩、财政改革的进度附在后面,上会时让大家充分讨论,毕竟岗位调整得符合工作实际。”
“加进去是应该的。”李泽岚目光坚定,“人事调整不能只看‘谁听话’,更要看‘谁能干成事’。财政局是关键部门,负责人一动,整个财政工作的节奏都会受影响,甚至可能耽误重点项目推进。你做方案时,把乡镇财政改革的试点村名单、饮水工程的资金需求明细都列清楚,让大家看看,这个时候调整负责人,到底合不合理。”
“我记住了,今晚就补充材料。”林文斌点点头,又说,“赵天成那边,我一会儿就去找他谈话,听听他的想法,尽量安抚好情绪。”
离开县政府后,林文斌直接去了财政局。赵天成正在办公室核对年后第一笔项目拨款的明细,计算器按得“哒哒”响,桌上摊着厚厚的账本。看到林文斌进来,他连忙起身让座,笑着说:“林部长,新年快乐!怎么今天有空过来?是不是要给我们财政局派新任务了?”
“新年快乐。”林文斌坐下,没绕弯子,直接把来意说了出来,“天成同志,有个事跟你提前通个气,县里考虑给你调整一下岗位,让你去政协经济委员会任主任,发挥你的财政经验,帮政协把经济监督和调研工作抓起来。财政局局长的位置,初步考虑了黄涛、林建军、张磊三位同志,后续会按程序上会讨论。”
赵天成手里的计算器“啪”地掉在桌上,眼里满是震惊和不解,声音都提高了几分:“林部长,是不是我哪里工作没做好?财政改革刚进入试点阶段,各村的台账还没核对完;饮水工程、道路重修的资金刚批下去,后续还要盯着拨付进度,这个时候调我走,工作怎么衔接?黄涛同志没接触过财政业务,他来接,能搞清楚预算编制的逻辑吗?能协调好乡镇的财政矛盾吗?”
“不是你的工作问题,是县里的整体干部调配考虑。”林文斌连忙安抚,“你先别激动,按规矩我得提前跟你说,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你要是有想法,可以找陈书记或李县长谈谈,把你的顾虑说清楚。但记住,态度要诚恳,别跟领导硬碰,毕竟人事调整是组织决定,得顾全大局。”
赵天成沉默了很久,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心里清楚,自己年前拒绝陈卫国“临时调钱”的事,肯定被记恨上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对林文斌说:“我知道了,谢谢你提前告诉我。我会找李县长谈谈,财政工作不能断档,这关系到全县的民生项目,我得为阳山的老百姓负责。”
林文斌离开财政局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街道上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映着行人的笑脸,可他心里却满是沉重——这场看似普通的人事调整,背后藏着的是权力博弈。陈卫国要借“轮岗”之名,把财政局抓在手里;李泽岚要保赵天成,实则是保财政工作的稳定;而他这个组织部长,不过是按一把手的意图走流程,还要平衡各方情绪,这场“戏”,从来都不好唱。
回到办公室,林文斌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人事调整方案。他把赵天成的工作实绩、财政改革的进度详细附在后面,又把黄涛、林建军、张磊的材料做了对比——林建军的审计资质、张磊的乡镇项目经验都写得详实,唯独黄涛的材料里,多了一句“熟悉县委重点工作部署,执行力强,能快速响应工作要求”。他知道,这样既符合陈卫国的意图,也能让方案看起来“公平公正”,至于最后谁能当选,从一开始就没悬念。
而此时的陈卫国办公室,小孙正弯腰汇报:“陈书记,林文斌已经跟李泽岚和赵天成都谈过了。李泽岚提了不少顾虑,赵天成反应很大,说要找李泽岚谈。”
“找李泽岚谈也没用。”陈卫国冷笑一声,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常委会上我占着多数,他反对也翻不了天。赵天成要是识相,就乖乖去政协;要是不识相,我有的是办法让他‘听话’。你再去盯着赵天成,看看他最近跟谁接触,有没有什么小动作,别让他把年前调钱那事捅出去,坏了我的事。”
“好的,陈书记,我这就去安排人盯着。”小孙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开。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