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岛。
暮色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沉压在连绵的峰峦之上。
明军的营帐如白色的蜂巢,沿着陡峭的山脊线铺陈开去,从山脚仰望时,仿佛整条山脉都披上了一层流动的云甲。
中央军帐悬着面大大的明字大旗,被山风扯得猎猎作响。
帐外巡逻的队伍踩着结霜的土地走过,甲胄上凝结的白霜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们腰间的水囊碰撞着发出轻响,却没人注意到崖底的溪流正悄悄改变着流速。
中军大帐内。
宁王朱权正与顾成一同商议着接下来的对倭作战规划。
就在昨日,顾成所带领的一万多人,登上了倭岛。
并与宁王的队伍汇合。
顾成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开口道:
“不知宁王对待接下来的作战,有何计划?”
顾成虽作战经验丰富,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可对于眼前的局势了解,肯定没有已经跟倭兵接连打了几场仗的宁王熟悉。
再加上他清楚宁王本身的行军作战能力
因此,
眼下他打算先询问宁王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再做打算。
听取之后,若有不足的地方,他可以指点一二;
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使其更加完善。
宁王从桌案上拿出一摞在倭岛收集到的信息、与作战方面思路,递给了顾成,然后开口道:
“我没有登上倭岛之前的计划,是对倭国国王实行斩首,然后扶持一个新的国王,在倭岛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没想到,如今的倭岛在幕府的统领下如此不堪!中央大权衰落,各地诸侯割据,现在的形势反倒跟我华夏战国时期的分布相当,周王室衰落、诸侯王割据!”
“因此,为了保证大明异地取矿不被打扰,我决定尽可能解除他们的武装,先将倭岛上面的有生力量,剿灭一波,给大明取矿打造一个安全环境!”
宁王的这个计策,跟秦灭六国时候的思想很像。
为何在大秦前期,打的都是兼并战,而在大秦后期,打的都是歼灭战?
原因很简单,生存压力倒逼,必须摧毁对手的战争潜力。
战国初期,秦国被六国视为‘西戎’,常遭合纵围堵。
此时的秦国若仅追求‘夺地’,缺乏足够的国力守住新占领土,反而可能因分散兵力被反击。
因此,‘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成为关键。
通过消灭对手的士兵,尤其是精锐,直接削弱其军事能力,使其无力再组织进攻或参与合纵。
总的来说秦国前期的歼灭战,是弱小时期的以战养战、削弱强敌生存策略,核心是打实力;
后期的攻城战,是强国时期兼并六国、建立统治的统一策略,核心是打领土。
两者并非对立。
而是秦国根据自身国力、对手实力、战略目标的变化,对战争手段做出的最优选择。
最终,通过歼灭战摧毁六国的抵抗能力,通过攻城战完成领土的实际占领,共同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如今大明带入的是战国时期‘大秦’的角色。
大明士卒虽装备精良,又有着红衣大炮的加持,整体战力上,碾压倭岛军队。
但怎么说这都是一场异地作战,还是一场远离大明本土数千里的异地作战。
粮食什么的……可以就地征收。
一些后勤,也可以在倭岛征集一些伪军,拿着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让他们去做。
不过到了前线厮杀,终究还得靠明军自己亲自动手。
要知道,自古以来,在没能彻底收服一个异族之前,从没出现过依靠异族兵力作战的先例。
毕竟到了战场上,那些归降的异族士兵若是突然临阵倒戈,不仅会瓦解己方士气,更可能让大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
像宁王这样身经百战、深谙战场凶险的将领,自然绝不会做出这种冒险的决定。
好在,大明军队对于倭兵来说,是碾压的存在。
因此只要给宁王一次战机,一个使他复刻白起在长平那惊天动地的战机。将倭岛那四十万披甲之士尽数围歼于绝地,用铁血手段彻底碾碎其有生力量。
那么这一战便足以敲断倭岛十五年内再生的筋骨。
届时,
明廷的龙旗将在岛屿各处猎猎作响,明军只需凭借此战积攒的威慑力,便能在每一寸土地上稳稳攥住话语权。
让那些曾桀骜不驯的岛民,再不敢有半分异动。
老老实实为大明挖矿。
可明军说到底也只有一万多人,后勤等等船上的其他人数加起来,满打满算也才一万五。
想要坑杀四十万倭岛士卒,难度太大。
哪怕宁王已为此制作好了相关的计策,可还是拿不定主意。
顾成的到来,让朱权信心大增。
顾成的命令好像与他的不太一样,像是在倭岛上打造出一个什么太阳……神明……之类的。
这些朱权不清楚。
但他清楚的是,他们二者的目标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无论是挖银矿还是打造太阳、神明,本质都需要剿灭倭岛上面的有生力量。
而他们二者合兵,总兵马可以来到三万人左右。
这般兵马部署,若派去征讨漠北……
面对漠北那些纵横驰骋的铁骑,宁王心里很清楚,应该以固守为主更为稳妥。
毕竟漠北的军队,除了在火器装备上稍逊于明军一筹,无论是在行军作战的机动性与战术素养上,还是铁骑的配置与冲击力上,都不弱于明军。
但倭岛上的那些士卒,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倭兵不仅身材显得矮小,单从外表看就没什么威慑力,打起仗来更是毫无章法可言。
整体展现出的战斗力,甚至还比不上大明境内那些流窜的匪患。
可以说倭兵除了数量优势能拿出来说说,再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
“歼灭战……”顾成听后喃喃念叨着,然后翻阅起朱权方才递交过来的文书。
那一摞文书里面,有着倭岛上面的幕府形势、势力分布,还有来自宁王与其身边智囊团的分析。
最后还有宁王提出歼灭战的作战思路。
“一下子歼灭四十万,宁王你是要做大明的白起啊!”顾成看完之后,手中拿着文书,话锋突然一转道:“可白起这个人屠的下场,不太好!”
宁王朱权轻轻的摇了摇头,淡然的说道:
“白起杀的是周天子的子民,而我杀的是蛮夷、是倭兵;再者我那四哥也不是秦王;而且我需要这个……功绩!”
歼敌四十万之后,宁王朱权的名声,不仅能够震慑整个倭岛,同样也会对大明内部形成极大的震慑。
而白起之所以会死,无外乎功绩太大,秦王担心他不好掌控,也就是所谓的功高震主。
可朱棣不是秦王,朱权三万用计破四十万,而这样的三万,四哥手中有二十个左右!
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再说了,自己这次前来倭岛是为了什么?
银矿?
错!
为了大明削藩政策更改后的第一个铁帽子王!
从而使自己的功绩,能够庇佑子孙!
顾成见朱权回答的如此坚决,只能轻轻的叹息一声。
他的本意是想着自己来背负这四十万的血债。
毕竟,朱棣是顾成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宁王又何尝不是?!
也罢!
那自己就助宁王一臂之力。
就用接下来的时间与四十万人的性命,在倭岛造就一个神!
顾成沉吟了片刻之后,肃声道:
“你有何计策?”
朱权缓缓颔首,开口道:
“依我浅见,倭岛群雄割据,恰是可乘之机。可遣能言善辩之人,对各方势力行合纵连横之术。”
“或赠金银财帛诱其心,或许土地封邑动其念,令他们互生嫌隙、自相残杀。待其斗至两败俱伤,我军便可挥师东进,坐收渔翁之利。”
顾成垂眸未发一言,脑海中思索着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计策不错。
想当年大秦便是凭此策瓦解六国联盟,最终横扫**、定鼎天下。
如今大明虽有三万兵马,但兵锋正盛,为何不能效仿前人,荡平倭岛割据势力,将这个岛屿的话语权牢牢攥在掌心?
可这念头刚起,便被心底一丝抵触压了下去。
在顾成眼中,无论是盘踞中枢的幕府权贵,还是散布四方的藩镇豪强,皆是倭岛贫瘠土地上滋生的蛮夷。
骨子里流着同样一丘之貉的血。
更要紧的是,明军跨海而来仅三万人马。
这合纵连横之术如走吊桥,稍有不慎便会反噬。
若是不小心玩崩了,让倭岛形成了统一的势力,他们在失去先机的情况下,将有被拉入战争泥潭的风险。
……
顾成思索之际,营帐外突然走进来一人,副将语速极快却清晰的说道:
“报!据前方斥候传来的消息,幕府聚集各方势力,号称……十八路诸侯,正在赶来的途中,恐怕三日之后,将会到达此处!”
朱权闻言眸光一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胆!
这段时间,他接连用计跟地形,斩杀了幕府八万中央军。
本来以为对方这个长时间没有消息是打算转为全面防守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
算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组团来了!
朱权将手放在腰间的宝剑上,询问道:
“十八路诸侯,有多少人马?”
“队伍连绵不绝,约二十万。”副将道。
朱权面色冷漠的点了点头。
看来幕府与各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为了能赶走自己这个外来者,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团结起来了。
不管这十八路势力,在征伐自己的过程中,是不是心怀鬼胎,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三十万大军。
应该是倭寇方面,所能拿出来的极限兵力了!
现在看来不用四十万,三十万足以……
我不去找你们,你们倒自己找过来了?!
顾成挥手命那名副将退下之后,营帐内陷入了一种寂静的气氛,此时哪怕不小心掉在一根针,估计也能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