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一堂课:为什么

“格物堂”的雏形,在栎阳这片土地上生长得比预想中更快。或许是新规矩催生的活力,又或许是秦战毫不掩饰的重视,木材石料被优先供应,人手也调配得格外充足。不过旬日工夫,几间最大的、足以容纳百余人的草棚学堂便已立起了框架,顶上铺了厚实的茅草,四周围着粗糙但结实的芦苇席以挡风寒。虽然简陋,却自有一股粗犷而蓬勃的生命力。

开堂授课的日子,定在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

草棚里,弥漫着新斫木材的清香和干草的植物气息。光线从席壁的缝隙和敞开的门口透进来,在泥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没有案几,没有坐席,只有用粗大树干粗略劈砍成的长条凳,以及一块用烟灰混合了某种树汁,刷得漆黑的木板挂在正前方。

台下,坐着的“学生”成分复杂得前所未有。有穿着干净些、眼神里带着好奇和几分优越感的工匠子弟;有面黄肌瘦、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的流民孩子,他们的父母远远站在棚外,忐忑地张望;有像二牛这样被秦战硬性要求来“听课”的军中糙汉,他们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仿佛凳子上有钉子;甚至还有几个胆子大些的妇人,缩在角落里,低眉顺眼,不敢发出一点声音。黑伯也来了,他独自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抱着胳膊,眉头习惯性地锁着,像一尊沉默的石像。百里秀则坐在靠前的位置,面前摊开着纸笔,准备记录。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混合着各种体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秦战走进草棚时,所有的窃窃私语和不安的挪动声都瞬间消失了。他今天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旧军服,步伐稳健,手里没拿竹简,只拿着一块黑黢黢的矿石和一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铁锭。

他走到那块黑板前,将两样东西“咚”、“咚”两声,放在了临时用石头垫起的台子上。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跳。

没有开场白,没有之乎者也的引经据典。秦战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茫然、或好奇、或抵触的脸,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平稳:

“今天,是格物堂的第一堂课。”

他顿了顿,拿起那块粗糙、带着明显棱角和杂色的矿石。

“谁能告诉我,”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移动,“这块石头,是怎么变成——”

他又拿起那块表面还算光滑、泛着冷硬光泽的铁锭。

“——这块铁疙瘩的?”

问题抛出,草棚内一片死寂。

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不简单。在场的工匠,谁没见过矿石入炉?谁没听过风箱鼓动?谁没感受过铁水奔流的热浪?可从来没有人问过“怎么变的”。它就在那里,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需要问为什么吗?

几个工匠子弟互相看了看,嘴唇动了动,却没敢出声。流民孩子们更是把头埋得更低。二牛挠了挠后脑勺,一脸“这有啥好问”的憋闷。

沉默在蔓延,带着令人尴尬的重量。

终于,一个坐在前排、年纪稍长的工匠,似乎是被秦战的目光鼓励,又或许是觉得不能冷了场,犹豫着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干涩:“回……回大人,是……是用火炼的。”

“对,用火炼!”有了人开头,旁边另一个工匠也壮着胆子补充,“得用大风箱鼓风,炉子要够热!”

“还得捶打!”又一个声音加入,“出炉了要千锤百炼,才能成器!”

回答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流程。声音里带着一种经验带来的笃定,但也仅止于流程。

秦战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赞许或否定的表情。直到声音再次平息下去,他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个动作让所有刚才发言的人心里咯噔一下。

“你们说的,对。”秦战先肯定了他们的经验,“但不全对。”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一小块事先准备好的、用黏土烧制的白色硬块(这是他让工匠试着烧制的粉笔雏形,虽然粗糙,但勉强能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极其简陋的炉子图形。

“我们知道要烧火,要鼓风。但是——”他的笔尖点在炉火上,“为什么火烧起来,能把石头变成铁?”

他目光扫过台下,看到的是更多的不解。为什么?火就是火啊,它生来就是热的,就能烧化东西,这有什么为什么?

“我们知道要捶打。”他的粉笔又在铁锭图形上点了点,“但为什么捶打之后,铁会更硬,更韧?为什么不捶打,它就是一块脆生生的铁疙瘩?”

问题一个接一个,像石头投入死水,激起一圈圈茫然的涟漪。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的,没错。”秦战的声音抬高了一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可如果我们只知道‘怎么干’,却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这么干’,那我们就永远只是照着模子刻东西的匠人!今天师傅教你怎么打一把锄头,你就只会打锄头;明天需要你打一把从未见过的刀,你就傻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