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和平期,给了《北林晚报》记者苏丽一直等待的机会。几次沟通后,陈山河终于同意,在“王朝”歌舞厅白天不营业的时候,接受她的专访。
采访地点选在“王朝”二楼一个相对安静的卡座。苏丽依旧是那副干练的模样,笔记本摊开在桌上,录音笔放在一旁。陈山河则穿着简单的衬衫,坐在她对面的沙发上,神色平静,与窗外传闻中那个心狠手辣的“厂区王”判若两人。
“陈老板,感谢您接受采访。”苏丽开门见山,“很多人都对您的经历很好奇。从一个普通工人,到如今掌管沙场、运输和这么大的歌舞厅,您觉得是什么促使您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陈山河沉默片刻,语气平淡:“为了活下去,活得像个人样。”
苏丽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里的沉重,追问道:“能具体说说吗?比如,当初在厂区是遇到了什么困境?”
陈山河看了她一眼,没有深入细节,只是概括道:“父亲工伤,厂里不管,没钱治。被主任刁难,被地痞欺负。不想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苏丽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然后抬起头,目光锐利:“所以您选择了用……非常规的手段?我指的是,您在西城沙场的竞争中,似乎也使用了一些不那么‘传统’的方法?”
这个问题带着明显的试探。陈山河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苏记者,在北林,尤其是在那个时候,按部就班、讲道理,是活不下去的,更别提从宋老六那样的人手里抢饭吃。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您认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必拘泥于手段?”苏丽的问题开始变得尖锐。
陈山河迎着她的目光,没有回避:“我只看结果。过程重要,但活下去、让跟着我的兄弟和家人过上好日子,更重要。有些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我陈山河做事,摆在明面上,至少,我对自己人,问心无愧。”
“那您如何看待法律和规则呢?”苏丽步步紧逼,“在您的崛起过程中,似乎也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您不担心有一天会……”
“法律我认。”陈山河打断她,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该交的税,我一分不少。该办的手续,我都办了。‘王朝’在这里,合法经营。至于边缘……”他顿了顿,“在北林,想完全走在路中间,要么被挤下去,要么被撞死。我只是找了一条能走通的路。”
采访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苏丽的问题时而温和,时而犀利,试图剥开陈山河层层包裹的外壳,探寻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发家史背后的真相。陈山河的回答则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的坦诚,既不过分掩饰自己的草莽出身和手段,又巧妙地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生存”和“义气”的框架内,塑造着一个被环境逼迫、却又重情重义的复杂形象。
最后,苏丽合上笔记本,看着陈山河,语气缓和了些:“陈老板,最后一个问题。您对‘王朝’,对您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陈山河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玻璃,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我希望‘王朝’能成为北林市的一块招牌,一个能让大家放心娱乐、正经做生意的地方。至于未来……”他收回目光,看向苏丽,“走一步看一步。但谁也别想再把我,和跟着我的人,逼回以前那种日子。”
专访结束。苏丽离开时,心情复杂。她接触到了一个与传闻不尽相同的陈山河,他冷静、务实、有着强烈的生存智慧和保护欲,但同时也清晰地感觉到他内心深处那片不容触碰的、由残酷现实浇筑而成的坚硬地带。这篇报道该如何下笔,她需要好好斟酌。
陈山河独自坐在卡座里,回味着刚才的对话。他知道,苏丽的笔可以把他塑造成励志典范,也可以将他打入万丈深渊。这次专访,是一场博弈,他必须小心驾驭。
而此刻,在市公安局,王建军也得知了苏丽专访陈山河的消息。他眉头微蹙,意识到陈山河开始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公众形象了。这比单纯的暴力,更值得警惕。
“看来,他是真想‘转型’了。”王建军对身边的同事说道,“只是,踏过血路的人,想洗白,没那么容易。盯着他,尤其是那个记者后续的报道。”
暗流,在平静的舆论水面下,悄然转向。
【本章完】
喜欢东北往事:江湖人生请大家收藏:()东北往事:江湖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