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集团的轰然退场,如同在北林商界投下了一颗震撼弹,余波尚未平息,北林市建委便按照既定流程,正式公布了北林商贸城项目的最终入围投标单位名单。
名单被印制在朴素的A4纸上,张贴在建委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同时也出现在了第二天《北林日报》的二版角落。白纸黑字,寥寥几行,却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排在首位的是“北林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北林建总)”,这家本土国企巨擘的名字出现在这里,毫无悬念,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官方背景和传统实力。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远景-山河联合体”。这个组合名称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关注者的目光。“远景”二字带着神秘而高端的资本色彩,而“山河”则代表着北林本地新近崛起的、带着浓厚江湖气息的强悍势力。两者的结合,充满了想象空间,也透着一种不容小觑的锋芒。
名单上的第三家,也是最后一家,是“四海贸易有限公司”。周四海这个沉寂多年的名字,再次以这种强势的姿态,回归到北林市顶级商业竞争的舞台中央。
三足鼎立之局,豁然成型。
---
王朝歌舞厅顶楼,陈山河、刘卫东、耿大壮三人传阅着那份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名单。办公室里的气氛,混杂着胜利在望的兴奋和大战将至的凝重。
“妈的,就剩三家了!”耿大壮搓着手,眼中闪烁着嗜战的光芒,“北林建总那帮官老爷,不足为惧!四海贸易?周四海那老小子躲了这么多年,现在跳出来捡便宜?看老子不弄死他!”
刘卫东要冷静得多,他仔细看着名单,分析道:“北林建总虽然内部有问题,但毕竟是国企,在专家评审和某些领导那里有天然优势,不能轻视。四海贸易……周四海此人,蛰伏多年,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高调回归,必然有所依仗,我们对他现在的实力和手段了解太少,是最大的变数。”
陈山河的目光落在“远景-山河联合体”那几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能够从众多强敌中杀出重围,跻身最终名单,意味着吴天佑在幕后的运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证明了他陈山河麾下力量的“执行力”得到了认可。这无疑是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但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知道,入围只是拿到了决赛的门票,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剩下的两个对手,一个代表着盘根错节的旧有体系,一个则是深不可测的归来枭雄,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
“吴先生那边有什么消息?”陈山河问道。
刘卫东回答:“他刚来过电话,表示对入围结果满意。他提醒我们,接下来的评标环节会更加透明和严格,关系运作能起到的作用会相对减小,最终比拼的是标书方案本身的质量、报价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他要求我们必须在最终的技术标和商务标上,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报价,必须极具竞争力。”
陈山河点了点头。吴天佑说得没错,到了最终阶段,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能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必须要在明面的规则下,展现出足以服众的实力。
“卫东,标书是你全程跟进的,最后这几天,你亲自盯着,把所有细节再过一遍,不能有任何疏漏。报价方面,在我们能承受的底线之上,尽量压低,要有足够的杀伤力!”陈山河下令。
“明白!”刘卫东郑重应下。
“大壮,”陈山河又看向耿大壮,“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放松。告诉下面所有兄弟,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绝对不允许在这个节骨眼上,惹出任何治安事件,给王建军任何借口!同时,给我盯死了周四海和北林建总那边的动静,我要知道他们最后这几天,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
“放心,山河哥!保证连他们一天上几趟厕所都给你查清楚!”耿大壮拍着胸脯保证。
陈山河走到窗前,望着城市远方。最终入围的名单,像三条汇聚向终点的跑道,而他,已经站在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起跑线上。曾经的厂区青年,如今即将与国企巨头和江湖前辈,同台争夺这座城市的未来地标。
野心在胸中翻涌,危机感也如影随形。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决赛的钟声,已经敲响。
喜欢东北往事:江湖人生请大家收藏:()东北往事:江湖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