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耿大壮所在的、充斥着体力劳动号子和汗水泥灰气息的重刑犯监区不同,胡小军服刑的监狱区域,相对“安静”一些。他被分配到了监狱的图书室和内部小报编辑组,负责整理书籍、登记借阅,偶尔帮着刻印一些监狱内部的通知和学习材料。这得益于他当年在山河集团负责情报网络时锻炼出来的细心、条理和一定的文化基础。
编号5417。
这个数字烙印在他的囚服上,也烙印在他的生命里。十五年刑期,像一条望不到头的隧道,黑暗而漫长。入狱之初,巨大的恐惧、悔恨和对未来的绝望,几乎将他彻底压垮。他比耿大壮更敏感,也更脆弱。夜晚,他常常在噩梦中惊醒,梦见陈山河血红的眼睛,梦见耿大壮的怒吼,梦见警察破门而入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梦见自己坠入无底深渊,永无止境地下落。
他选择了认罪,揽下了许多本不属于他的重责,与其说是出于义气,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惩罚和懦弱的逃避。他害怕面对陈山河可能的责备,更害怕面对那些因他提供的情报或执行的“任务”而受到伤害的陌生人。他将自己缩在一个厚厚的壳里,机械地完成着监狱的日常要求,如同行尸走肉。
转机,发生在他入狱一年后的某个下午。
图书室里来了两个新犯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因抢劫伤人入狱,刑期不短。他们显然不适应监狱的生活,显得焦躁而叛逆。在借阅图书时,其中一人因为找不到想看的武侠小说,开始不耐烦地摔打书籍,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
胡小军习惯性地低下头,想装作没看见,息事宁人。这是他一贯的处事方式。
但另一个年纪稍长的犯人,看不下去,上前理论了几句。冲突瞬间升级。那两个年轻犯人像是找到了发泄口,围住那个年长犯人推搡起来,眼看就要动手。
图书室的管理员是个老犯人,大声呵斥着,却无法有效制止。
胡小军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全是冷汗。他害怕,他想躲得远远的。但就在那一刻,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架上一本蒙尘的《法律基础知识》。他想起了自己的判决书,想起了法庭上公诉人宣读的一条条罪名,想起了那些因为他传递的一个消息、一个地址而可能改变命运的人们。
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混杂着长期压抑的负罪感和一丝微弱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涌上心头。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那三个推搡的人都愣了一下,看向他。
胡小军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但他没有退缩。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对那两个年轻犯人说:“别……别在这里闹事。打架……要加刑的。”
他的声音带着颤音,毫无威慑力。
那两个年轻犯人嗤笑一声,其中一个不屑地骂道:“关你屁事!滚一边去!”
眼看冲突又要继续。
胡小军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他快步走到图书室墙边,那里有一个红色的紧急呼叫按钮,连通着管教办公室。他伸出手指,悬在按钮上方,看着那两个年轻犯人,声音依旧发颤,却多了一丝决绝:“你们再动手……我就按了。”
空气凝固了。
按响那个按钮,意味着事情会立刻上报管教,冲突双方很可能都会受到严厉处罚,加刑、关禁闭几乎是必然的。
那两个年轻犯人死死地盯着胡小军,似乎想用眼神将他剥皮拆骨。胡小军强迫自己与他们对视,尽管小腿都在打颤,手指悬在按钮上,微微颤抖,却始终没有收回。
僵持了大约十几秒。
那个年长的犯人趁机脱身,站到了胡小军身边。
最终,那两个年轻犯人狠狠地瞪了胡小军一眼,骂骂咧咧地摔门而去。
冲突化解了。
图书室里恢复了安静。年长的犯人向胡小军投来感激的一瞥。老管理员也松了口气,拍了拍胡小军的肩膀:“5417,好样的。”
胡小军虚脱般地靠在墙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他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做了什么。那种与人对峙的感觉,比他当年躲在暗处搜集情报要恐怖一百倍。
但奇怪的是,在极度的恐惧之后,内心深处,却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陌生的感觉——那似乎是一种……做了正确事情之后的平静。
这件事很快被图书室管理员报告给了管教。管教找胡小军谈了话,核实了情况,并在他的改造记录上,记下了“有效制止违规行为,避免冲突升级”的一笔。
这只是一个开始。
自那以后,胡小军仿佛打开了一扇心门。他依然沉默,依然敏感,但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改造。他开始真正地去阅读那些法律、心理和文学书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试图去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去思考罪与罚,去探寻人生的其他可能。
他利用自己整理图书的便利,主动帮助一些文化程度低的犯人识字、读信、写思想汇报。他做事细心,有耐心,渐渐赢得了一些犯人的尊重和信任。他甚至开始尝试着,向监狱内部的小报投稿,写一些短小的、关于悔过与新生的文章,文笔稚嫩,但情感真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往事:江湖人生请大家收藏:()东北往事:江湖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变化,被管教和监狱心理咨询师看在眼里。他的改造评估报告上,积极的评价越来越多:“认罪悔罪态度端正”、“遵守监规纪律”、“学习认真”、“积极协助维持秩序”、“有文艺特长”……
时间流逝,日历一页页翻过。
入狱的第四个年头,监狱根据胡小军的综合表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为他提请减刑的建议。
减刑材料被层层审核。法院认为,罪犯胡小军在服刑期间,能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完成劳动任务,确有悔改表现,并且在制止监内违规行为等方面有立功表现,符合减刑条件。
最终裁定下达:
罪犯胡小军(编号5417),减去尚未执行完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当管教在例行训话时,当众宣读这份减刑裁定时,胡小军站在队列里,低着头,眼泪毫无征兆地汹涌而出。不是狂喜,而是一种巨大的、混杂着酸楚与释然的情绪洪流,冲垮了他一直以来的心理堤防。
一年六个月。
对于十五年的漫长刑期来说,并不算多。
但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缩短。
这是一种认可,一种对他努力挣脱过去、试图走向新生的微弱肯定。像在黑暗的隧道里,终于看到了一丝极其渺茫,却真实存在的光亮。
他知道,脚下的路依然很长,背负的罪孽不会因为减刑而消失。
但他至少看到了方向。
一个不再是沉沦于黑暗,而是试图蹒跚着,走向哪怕只有一丝光明的方向。
他擦干眼泪,抬起头。
目光穿过监狱操场的铁丝网,望向高墙外那片被分割的蓝天。
未来,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漆黑一片了。
---
喜欢东北往事:江湖人生请大家收藏:()东北往事:江湖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