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落地窗外,京城的霓虹已褪去大半,只剩金融街几栋写字楼还亮着零星灯火,像深夜里睁着的眼睛。林砚指尖捏着那份伪造的“土地性质变更批复”,纸张边缘被他无意识地折出一道白痕,桌角的陈皮水早已凉透,杯壁凝着细密的水珠。
苏清媛坐在对面的会客沙发上,膝头摊着宏图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指尖停在“关联企业”那一页,半天没动。她抬眼时,正撞见林砚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带着几分探究——从下山时她欲言又止的模样,林砚就知道,她还有话没说。
“这份财务报表,有问题。”苏清媛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她把报表推到林砚面前,指着其中一行,“宏图集团去年有一笔两亿的‘战略投资’,收款方是一家叫‘启元资本’的公司,但我查了工商信息,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个空壳,背后的受益人根本查不到。”
林砚俯身看过去,报表上的数字清晰明了,但“启元资本”这个名字,他总觉得在哪听过。他指尖在桌面上轻点,试着调动那股来自老槐树的金色能量——瞬间,脑海里闪过三天前张诚汇报的内容:“赵宏业最近跟一个姓沈的人走得很近,据说那人是京圈里的‘大人物’,手能伸到发改委。”
“启元资本……”林砚喃喃道,“是不是跟沈家有关?”
苏清媛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她端起桌上的凉咖啡抿了一口,像是在掩饰紧张:“你也听说过沈家?”
“只知道是京圈的老牌家族,做能源和基建起家,跟不少官员都有往来。”林砚靠回椅背上,目光紧紧盯着苏清媛,“你既然特意提这笔投资,肯定知道更多内幕,对不对?”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出风口偶尔传来轻微的风声。苏清媛低头看着自己的指甲,半晌才抬起头,眼底带着几分挣扎:“我爷爷以前是做官场报道的记者,他退休前跟我说过,沈家是‘京城地下的参天树’——表面上做的是正经生意,暗地里却通过资本运作,控制着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能影响某些政府项目的审批。”
她顿了顿,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旧笔记本,封面已经泛黄,是那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款式。“这是我爷爷的采访笔记,里面记了些他没敢发表的内容。”苏清媛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2018年,沈家通过‘启元资本’,给当时的市交通局副局长送了三千万,帮一家建筑公司拿到了地铁五号线的承建权。”
林砚凑过去,笔记本上的字迹是工整的钢笔字,墨迹有些褪色,但每一笔都清晰可辨。他忽然想起云枢数据港的审批——负责环评的正是市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而这位副主任,十年前恰好在市交通局做过科员,跟笔记里提到的副局长是老同事。
“你的意思是,赵宏业背后的人,就是沈家?”林砚的声音沉了下来,“云枢项目卡住,亦庄地块的假文件,还有今天妙峰山上的跟踪者,都是沈家在背后操纵?”
苏清媛点了点头,脸色比刚才更白了些:“我爷爷还说,沈家最忌讳别人查他们的底细。去年有个记者想曝光他们的资本黑幕,结果没几天就‘意外’出了车祸,至今还在医院躺着。”她抬头看向林砚,眼底满是担忧,“林砚,沈家不是赵宏业这种商人能比的,他们手眼通天,我们……是不是该再想想办法?”
林砚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那份伪造的批复文件,指尖的金色能量再次涌动——这一次,能量流似乎变得更活跃了,顺着指尖钻进文件里,他甚至能“感知”到文件上残留的油墨气味,还有打印时留下的细微划痕。“清媛,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沈家要帮赵宏业抢亦庄地块?”
苏清媛愣了一下:“不是为了赚钱吗?亦庄地块靠近中关村,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
“不止是赚钱。”林砚摇了摇头,他把文件放在桌上,画出两条线,“云枢数据港是数字基建,亦庄地块要建芯片研发中心,这两个项目加起来,能打通从‘数据存储’到‘芯片制造’的产业链。沈家做能源和基建起家,最近几年一直在往科技领域渗透,他们肯定是想通过赵宏业,控制这条产业链。”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而且,沈家帮赵宏业伪造文件,拉拢官员,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图谋——他们可能想借着科技项目,把资本渗透进政府的数字政务系统,到时候,不仅能掌握大量敏感数据,还能影响城市的发展规划。”
苏清媛听得浑身发冷,她之前只知道沈家势力大,却没想到他们的野心这么大。“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如果沈家真的这么厉害,我们手里的证据,能扳倒他们吗?”
林砚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色。金色能量在他体内缓缓流动,让他的头脑保持着清醒:“证据虽然不够多,但至少能证明赵宏业伪造政府文件,参与其中的官员也跑不了。只要我们把这些证据递上去,就算扳不倒沈家,也能让他们暂时收敛,给云枢项目争取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方圣人京华录请大家收藏:()东方圣人京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