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一个耕田的人

第13章做一个耕田的人

“你还有田?”

刘淳大惊。

柳三一副看白痴的样子,不屑道:“你忘了天子是靠什么起家的吗?”

刘淳讪讪地挠了挠头,这谁不知道啊,九个字的秘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其实研究朱元璋的发家史,他争霸天下的条件并不好。

相比之下,同样草根出身的汉高祖,是占据了天府之国,然后出秦川,夺天下。

而朱元璋以淮西应天为基业,四周强敌环视,陈友谅、张士诚都不是弱子,而且又没有地利之险,连生存都有困难。

条件更好南唐被北边压着打,一直打到了亡国。

可老朱不信邪,压着四周打,打服了南方不说,还北伐中原,一直打到了大都,打到了长城一线!

打出了铁桶一般的大明盛朝!

就问一句,牛不?

老朱的办法说穿了也简单,就是一手刀剑,一手锄头。

占领了应天之后,专门设立营田司,十万大军埋头屯田,所产粮食,不但能供应军中需要,每年还能结余上万石。

有了存粮,老朱所到之处,自然可以轻徭薄赋,于民休息,而不是像李自成一样,靠着抢掠大户,过着流寇的生活。

这样一来,老朱越打越强,一统天下也就没有障碍了。

登基之后,朱元璋更是把成功经验推行天下。

在边疆地区,设立军屯,养百万大军,不费朝廷粮饷。

还从人口稠密地区,不断移民,开荒种地,积蓄粮食,增加国力。

这就是老朱登基以来,一直干的事情。

“自从两宋以来,在士农工商四民之外,又增加了兵和僧,成为六民!”

柳三按着大腿,说起老朱的英明睿智,那叫一个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陛下说了,僧人不事生产,兵将虚耗国帑民财,都要不得。

所以他老人家极力恢复古之四民。

我大明的将士不但要能打仗,还要会种田,按照军功品级,都有分地,为父当然不例外了!”

柳三在夺取元大都之后,就升为小旗,后来进入拱卫司。

他这个人脾气不好,又不愿意巴结上官,什么好事都捞不到,别人都混成了千户,指挥使,他才是区区一个总旗。

当然了,锦衣卫的总旗,放到外面给个千户都不换。

要不是被废了,三爷才不会在乎那点田地呢!

“是这样的,我是锦衣卫的秘牒,明面上,是隶籍白羊口千户所的军户,上面也给我了分了田,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

刘淳听得头大,“那可是田啊,好几十亩呢!

你就不过问?”

刘淳气急败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