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搜寻特务证据

(1945年 11月末)清晨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沫,在四合院的青石板上扫出蜿蜒的痕迹。王卫国站在东厢房门口,指尖触到冰凉的木门时,眉心的温热感骤然绷紧——张教授昨夜被军区同志临时控制在联络点,虽一口咬定“只是研究无线电爱好者的装置”,却始终不肯交代发报机的下落。按约定,他和爹要在上午十点前找到电台,否则仅凭“深夜异动”的证词,难以定案。

“别慌。”王破军拎着一个布包从西厢房走来,里面装着《玄真子兵要》和一套简易工具,“电台是发报的根,只要用过,就一定留着痕迹。玄真派说‘物有其痕,心能察之’,你的空冥,比任何工具都管用。”

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油墨、硝酸与旧书的气味扑面而来。东厢房的陈设与往常无异:北墙立着书柜,摆满线装古籍;靠窗是一张红木书桌,上面摊着未写完的“抗战史论文”;墙角的花架上,一盆枯萎的文竹耷拉着枝叶——张教授被带走前,刻意维持了书房的“日常感”,但空冥感知扫过的瞬间,王卫国还是捕捉到一丝异样:空气中残留着极淡的电流焦糊味,像被雪埋住的火星,若有若无。

“先从阁楼开始。”王卫国直奔木梯,昨夜发报声正是从那里传来。阁楼比楼下更冷,积雪从破损的窗缝飘进来,在地板上积了薄薄一层。他蹲下身,开启空冥状态,眉心的温热感像水流般漫过每一寸地板、每一根梁柱。

空冥感知里,阁楼的结构清晰如透视图:松木梁的纹理、青砖的缝隙、地板的拼接痕迹,都在意识中铺展开来。他“听”到积雪下的地板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不是年久失修的松动,是受力不均的闷响——这处地板比周围高了半分,边缘还有新鲜的木屑,显然近期被撬动过。

“这里动过。”王卫国伸手按住那块地板,空冥感知穿透木板,触及下方的空间:不是泥土,是中空的,隐约有金属的冷硬质感。他掏出爹递来的小撬棍,轻轻撬动地板,一股更浓的焦糊味涌了出来。

地板下藏着一个铁皮盒,打开一看,里面却只有几卷旧电报底稿和一瓶密写药水,没有发报机。王卫国的眉头皱了起来:张教授既然敢在阁楼发报,没理由把电台藏在别处,难道是感知错了?

“别急着下结论。”王破军走上阁楼,指着铁皮盒里的电报底稿,“这些底稿的日期是上周,可你昨夜听到发报是前天——他肯定有两台设备,一台常用,一台备用,备用的藏得更隐蔽。”他拿起那瓶密写药水,瓶盖的螺纹处沾着一点银粉,“这是银盐密写剂,需要特定灯光才能显影,电台一定离显影设备不远。”

王卫国的空冥感知再次铺开,这次不再局限于“找东西”,而是顺着“痕迹”追溯:密写药水的银粉来自书桌的砚台,那里残留着同样的粉末;焦糊味的源头不是地板下的铁皮盒,是更上方的房梁——他猛地抬头,看向头顶的主梁,那根松木梁比其他梁柱粗了一圈,表面的油漆颜色略深,与几十年的老房梁格格不入。

“爹,你看那根梁。”王卫国指着主梁,“油漆是新刷的,边缘还有毛刷的痕迹,不像老物件的包浆。”

王破军搬来梯子,敲了敲主梁,声音沉闷,不像实心木头。“用你的空冥听听。”他轻声说。

王卫国站上梯子,将手掌贴在梁上,彻底沉入空冥状态。眉心的温热感顺着掌心注入梁柱,这一次,他清晰地“感知”到梁内的结构:不是实心,是掏空的,里面有金属零件的碰撞声,还有电流流过的细微震动——像极了根据地电台发报时的内部动静。更关键的是,震动的频率与昨夜听到的发报声完全吻合。

“在里面。”王卫国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紧张,是找到证据的笃定,“里面有金属框架,还有电线连接,应该是发报机的主机。”

“先别急着拆。”王破军按住他的手,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符纸——不是迷信的符咒,是画着尺寸的草图,“这房梁是光绪年间的老料,拆坏了可惜。张教授既然能把电台藏进去,肯定有机关,你用空冥找找机关的位置。”

空冥感知顺着梁身一寸寸摸索,王卫国“看到”主梁中段有一块木头的密度与其他地方不同,边缘有暗槽,像是可以滑动的盖板。他用手指按住那块木头,轻轻一推,盖板果然滑开一道缝隙,露出里面黑色的金属机身——正是军统常用的 BC-610型发报机,天线被拆成几段,和主机一起藏在梁内。

“找到了!”阁楼楼下传来老木匠的声音,他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看到梁上的缝隙,忍不住咋舌,“这老张头,藏得真深!这房梁还是我十年前帮他修的,当时明明是实心的,不知道他啥时候掏空的。”

“应该是上个月刚弄的。”王卫国从梁上取出发报机,机身还带着余温,显然不久前还用过,“盖板的油漆没干透,木屑也是新鲜的,和他‘刚从天津回来’的时间对得上。”他翻开发报机的旋钮,上面刻着极小的编号——“军统北平站 073”,这是铁证无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