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旅行

成彦攥着高铁票走出昆山南站时,晨雾裹着潮气扑满脸,票根边缘被手指磨得起毛,印着 “昆山南 - 锦溪” 的字迹晕开了点,沾了她指尖的汗。手里的帆布包坠得肩膀发沉 —— 除了翻旧的《敦煌壁画考》(书脊用透明胶带粘过,是上次在敦煌被风吹破的),还有顾怀安塞的荞麦枕,枕套是洗得发白的棉麻料,上面缝着朵歪歪扭扭的栀子,他当时挠着头说 “我缝了三次才成,日本艺人都用这个,能睡安稳觉”,现在枕角还硌着个小铁盒,装着敦煌带回来的土黄色颜料碎片,是张师傅偷偷给她的 “念想”。

没有助理抢着拎行李,没有保姆车在出口闪灯,她跟着导航走了五分钟,公交游 7 路的绿色车身才慢悠悠晃过来,车身上贴着 “锦溪古镇” 的广告,照片里的五保湖泛着绿光,跟她想象中差了点意思。

“姑娘去锦溪?” 售票员阿姨探出头,嘴里啃着粢饭团,米粒粘在嘴角,用藏青围裙擦了擦 —— 围裙上的油斑洗得发灰,胸口还别着个褪色的牡丹胸针。她掏出个塑料袋,把剩下的半块粢饭团装进去,“给我家老头子带的,他就爱吃这口,热乎的。那地方偏,比周庄人少 80%,年轻人都爱去网红古镇打卡,哪肯来这冷清地方。”

成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帆布包抱在怀里,铁盒里的颜料碎片硌着腰。车窗外的稻田飞快倒退,绿油油的稻穗沾着露水,像撒了把碎钻。手机在包里震动,她掏出来一看,是陆岩发来的消息,附带张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截图,字小得要眯着眼看:“某顶奢 NFT 合作报价 500 万,粉丝预约量破 10 万,真不接?对方说可以做数字藏品,把你戛纳礼服的栀子纹样做成 NFT,粉丝买了能解锁你的独家练法语视频。”

她对着屏幕翻了个白眼,指尖划过 “独家练法语视频” 几个字 —— 想起上次练法语时,顾怀安录的音频里混着钢琴声,她还笑他 “像在上音乐课”,哪好意思把没练熟的发音放出去。打字回复:“不接,NFT 这东西水太深,之前某明星做的数字藏品,最后全砸手里,粉丝骂‘割韭菜’,我可不想踩坑。” 按了静音,把手机塞回包里,瞥见车窗映出的自己 —— 黑眼圈淡了不少,比在戛纳连轴转时看着精神多了。

锦溪古镇的入口藏在一排白墙黛瓦后面,墙根长着点青苔,沾着晨露。刚过七点,石板路上只有扫地的阿婆,竹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脆生生的,扫起的落叶里混着片荷叶,是昨天从河里飘上来的。成彦订的民宿在 “古莲桥” 边,推开门时,一股薄荷香扑面而来 —— 民宿老板是个扎高马尾的姑娘,穿蓝布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端着个粗陶碗,碗沿还沾着点薄荷叶:“刚摘的薄荷泡的茶,解乏。我看你背着包走了一路,肩膀都沉了。”

成彦接过碗,指尖碰到碗沿,有点烫,赶紧缩了缩手。薄荷香窜进鼻子,瞬间清醒,她笑着说:“谢谢老板,这茶真香。”

“叫我阿棠就行。” 阿棠把她往屋里引,“房间在二楼,推窗就能看见湖,就是楼梯有点陡,你慢点。” 她指着楼梯扶手上的木雕,“我爷爷雕的,都是荷花,可惜他走得早,不然肯定喜欢跟你聊天 —— 你看着就像个爱清静的。”

成彦把荞麦枕铺在日式床垫上,按了按 —— 硬邦邦的却很贴颈椎,枕套上那朵歪栀子蹭着脸颊,有点痒。突然想起 IU 在采访里说 “回归期每天只睡 2-3 小时,靠喝美式撑着”,忍不住笑出声:以前拍《文化寻踪》时,她也曾在化妆间的折叠椅上蜷着睡,头靠在化妆箱上,醒来时脸上还印着箱子的纹路,哪敢奢望这样 “能伸直腿” 的安稳。

第一缕阳光爬上窗台时,成彦已经沿着河边走了半圈。青石板路带着潮气,沾湿了她的帆布鞋,鞋尖有点凉。“姑娘要莲湘糕不?” 巷口的作坊飘出蒸汽,阿婆举着木勺招手,手背的青筋凸起,手腕上戴着个银镯子,磨得发亮,“5 块钱一份,荷叶包的,刚蒸好,吃着香。”

成彦停住脚,看着阿婆把米团放进蒸笼 —— 竹屉是老竹做的,边缘有点开裂,阿婆铺荷叶时,手指飞快地抹了点桂花蜜,“我家老头子以前最爱吃这个,他走了十年,我还天天做,就怕忘了味道。”

竹屉掀开的瞬间,白气裹着甜香扑满脸,成彦突然想起拍《守望者》时,剧组的盒饭总是凉的,冬天拍夜戏,饭送到手里时,菜都结了冰碴,每次收工都要蹲在片场啃冷面包。“来两份。” 她掏出零钱,指尖蹭到包浆的木桌,摸起来糙糙的,像老陈茶馆里的八仙桌,“阿婆,这糕做了三十年,没涨价吗?”

“涨啥价哟!” 阿婆把糕递给她,荷叶上的水珠滴在手上,凉丝丝的,“以前卖 2 块,现在 5 块,够本就行。不像你们年轻人,天天赶场子赚大钱,累得慌 —— 上次有个明星来拍戏,助理跟着七八个,吃个饭都要拍半天,哪像我们,吃饱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请大家收藏:()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成彦咬了口莲湘糕,软糯的米团混着荷叶香,桂花蜜的甜不齁人。她坐在作坊门口的竹椅上,看着河面上的手摇船慢悠悠划过,船夫的草帽沾着露水,船桨划水时,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滚了两滚就没了。手机又震了 —— 这次是小夏发来的语音,声音急得像炸毛的猫,还带着点喘气:“姐!某平台直播带货开价 600 万!说你露个脸就行,不用说话,站在那微笑三分钟!还有人扒你行程,说你去古镇‘躲清闲’,# 成彦耍大牌拒工作# 这破话题都快冲热搜前三十了!粉丝都在群里吵架,有人说你‘飘了’,有人帮你解释,我都快劝不过来了!”

成彦对着河面翻了个白眼,打字回复:“让他们扒,反正我没行程。热搜别管,越降越有人炒。” 指尖划过屏幕时,瞥见自己的手背 —— 以前赶行程时,手背上总贴着创可贴,要么是被化妆刷戳到,要么是搬剧本时蹭破的,现在连个印子都没了。想起之前看到的行业冷知识:日韩偶像回归期全靠 “碎片化小憩” 撑着,在保姆车上眯十分钟就算休息,可长期下来,很多人都有颈椎病、胃病,她这才明白,老陈说 “休整是为了走更远” 不是空话。

上午的时光大多耗在河边茶馆。茶位费 5 块前,老板是个话少的大叔,泡上杯绿茶,就坐在柜台后看报纸,报纸都翻得起毛了。成彦把《敦煌壁画考》摊在木桌上,笔尖在空白处画飞天飘带的草图 —— 画到第三遍,还是觉得飘带太直,没了灵气。

“姑娘懂这个?” 邻桌的老爷爷突然戳了戳她的胳膊,声音有点哑,他戴着老花镜,镜腿用绳子绑着,怕掉下来,“你这飘带,画反了。”

成彦愣了愣,把笔递过去:“您也懂壁画?”

老爷爷眯着眼笑,皱纹挤成一团,像晒干的橘子皮:“我年轻时在故宫修文物,修了四十年,唐三彩、壁画都摸过。这飞天的飘带,得跟着风的方向画才对 —— 你看,这里要轻,风是软的,飘带不能硬;这里要顿一下,风碰到石壁会拐个弯,飘带也得跟着拐。” 他接过笔,手指关节有点变形,是以前修文物时累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才慢慢划过去,一道柔和的弧线落在纸上,“就像做事,急不得,得顺着力气来。以前修唐三彩,粘个碎片都要等三天胶干,哪像现在,什么都求快。”

成彦盯着那道弧线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模仿着划了划 —— 才发现自己以前画的飘带,总想着 “要好看”,却忘了 “要真实”。是啊,以前她总想着 “抓住机会”,拍《文化寻踪》时熬三个通宵剪片段,眼睛红得像兔子;拍《守望者》时发烧到 38 赌,还坚持拍淋雨的戏,以为这样 “够拼” 就能站稳脚跟。可拿到戛纳奖后,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 就像修复壁画时颜料没干透,补得再厚也会裂,没了 “根”,再光鲜也撑不久。

“谢谢您。” 成彦把笔拿回来,在纸上重新画了道飘带,这次软了不少,“我以前总想着‘快’,忘了‘稳’。”

老爷爷拍了拍她的手,手心很暖,带着点老茧:“年轻人难免急,我儿子以前也这样,做设计总赶工期,最后稿子全被打回来。后来他去乡下住了半年,回来做的东西,就有了‘魂’。”

午后的阳光晒得人犯困,成彦抱着书往回走。路过 “陈妃水冢” 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个男人 —— 穿黑色外套,帽子压得很低,手里举着个长焦相机,黑色的,镜头盖没盖,上面沾了点泥,应该是跟着她走了不少路。他正对着她的背影拍照,手指按快门的动作很轻,却还是被她看见了。

成彦心理 “咯噔” 一下,心跳瞬间快了,手攥着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她赶紧拐进旁边的小巷,转身时没注意,撞到了巷口的竹筐 —— 里面的芡实糕掉了几个,包装纸破了,露出里面的米糕。她蹲下来捡,手都在抖,指尖碰到米糕,有点凉。

“姑娘跑啥?” 卖芡实糕的阿婆从屋里跑出来,赶紧帮她捡,手心带着点面粉的粗糙,“是不是那个拍照片的?昨天就来了,在镇上转来转去,问我‘有没有看到个穿浅蓝外套的姑娘’,我看他不是好人,贼眉鼠眼的。”

成彦咬着芡实糕,甜腻的味道压不住心慌,她往阿婆身后躲了躲,看着男人沿着河边走远,黑色的外套在白墙黛瓦间格外扎眼。掏出手机给陆岩发消息:“有私生饭找过来了,在陈妃水冢附近,穿黑外套,带长焦相机,帮我挡一下。”

陆岩的电话秒接,声音里带着急,还混着键盘声:“早跟你说带两个保镖!你偏不!现在好了,对方都摸到古镇了!我已经让王姐联系当地派出所,你千万别出门,在阿婆店里躲一会儿,我让民宿老板去接你!”

“放心,我藏得好好的。” 成彦看着作坊外的荷叶,风一吹就晃,声音轻下来,“陆哥,你还记得以前我总说‘想好好睡一觉’吗?上次拍夜戏,我在化妆间蜷着,梦见自己躺在家里的床上,能伸直腿,结果醒了发现还是在折叠椅上。现在我能在河边慢慢走,不用看行程表,不用背台词,不用应付镜头,才知道‘安稳’有多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请大家收藏:()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