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秋天温度往往比春天更高,赵嘉仁一身凉爽的夏装,站在经过蚊香驱蚊后的课堂上讲课。
台下的学生年岁各不相同,性别也有男有女。
与明清不同,在宋代读书风气比较盛,本着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的态度,男女共同读书很常见。
女性不能参加科举,可女性当先生的事情并不罕见。
之所以这些人一起来,是因为身为流官的赵嘉仁现在也是个‘流师’,今年讲完了课,明年就不会继续留在福清继续讲课。
当地各个年龄,各个性别的读书人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都来听听这位十三岁就考上进士的学霸对于《论语》和《朱子》的讲述。
这种课基本没有课堂内容的互动,等赵嘉仁讲完一节内容,大家就下课休息。
赵嘉仁觉得相当疲惫,他并没有马虎对待,想把这种课讲的逻辑通畅,对赵嘉仁来讲也需要不少思考。
“赵先生,我听说你对水手说,我等脚下的大地是圆的。
我等就居住在一个球上。”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站起发问了。
赵嘉仁正在喝茶,听了这话先是一怔,然后继续喝了两口,这才放下茶杯。
此时前来听课的学生们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看着赵嘉仁。
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此事已经在福清读书人的圈子里面传开。
赵嘉仁慢悠悠地说道:“不是居住在一个球上……”
听了这话,有些学生面显释然,有些学生则微微皱起了眉头。
“我等居住在一个无比巨大的球上。”
赵嘉仁纠正了那个学生转述的话。
嗡的一声,屋子里面就热闹了。
天圆地方的看法的确存在,宋朝大宋观星官称司天监,司天监已经能精确的预测日食与月食。
赵嘉仁从常理看,能做出这种准确预测的学术机构不可能不清楚地球、月球以及太阳的相对旋转。
即便这种知识属于‘天象’,是皇家垄断,这种天文学理念在民间也并非没有流传。
支持赵嘉仁的有,不支持赵嘉仁的也有。
自打赵嘉仁开始在福清县讲课以来,这算是课堂上最热闹,最有互动性的一次。
然而学生们顶多听过这样的说法,并没有更多现实证据,争论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辩论不下去。
赵嘉仁拍了拍桌子,阻止了两对争论者的意气之争。
“诸位一定都坐过船,水无常形。
大地若是平的,我等看到远处的船只,必然先看到一个模糊的整体影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