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带着一丝属于工作日的清冽,透过“晚星科技”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洒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
谢辞已经换上了熨帖的深色西装,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悬浮的几面光屏上,数据如同银色瀑布般奔流不息。
他神情专注,指尖在虚空中快速点划,处理着新一周伊始堆积的各类决策。
苏晚则坐在一旁的沙发上,面前摊开着一本专业书籍,但目光却不时飘向工作中的谢辞。
他认真的样子,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魅力,让她百看不厌。
想到他今天还要面对董事会那些可能依旧心存疑虑的元老,她心里不免有些替他紧张,尽管知道他根本不需要。
九点整,周谨准时敲门进来,提醒例会即将开始。
“谢总,各位董事已经到齐了。”
谢辞关闭了大部分光屏,只留下一个显示着今日会议核心议题的界面,站起身,动作利落地整理了一下领带。
“走吧。”他对苏晚说。自从上次带她参与核心会议后,他似乎默认了她在场旁听的合理性,或者说,他需要她在场带来的那种无形的“稳定感”。
会议室内,气氛比上次略显凝重。王董和孙董等人正襟危坐,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神中的审视意味却并未减少。公司更名为“晚星科技”的决议虽然已经通过,但显然,部分老派董事对这种过于“感性”且带着明显个人色彩的命名方式,依旧心存芥蒂,连带对谢辞这位年轻掌舵人的行事风格也多了几分疑虑。
会议开始,依旧是各部门汇报。轮到讨论一个关于市场推广预算分配的争议性议题时,王董率先发难,语气带着惯有的、包裹在礼貌下的质疑:“谢总,关于这笔额外追加的社交媒体投放预算,我认为需要更审慎的评估。传统渠道的回报率目前看来依然稳定,将大量资金转向这些新兴的、数据水分较大的平台,是否过于冒险?”
若是往常,谢辞可能会直接甩出一串精准的转化率、用户画像数据和竞争分析报告,用绝对理性的数字碾压一切质疑,语气大概率是冰冷而不带情绪的,结果固然正确,但过程难免会让提问者感到难堪。
然而今天,谢辞听完王董的话,并没有立刻反驳。他修长的手指在光屏上轻轻一点,调出了相关的数据模型,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王董身上,开口时,语气依旧平稳,却少了几分以往的绝对冷硬:
“王董的顾虑有道理,传统渠道的稳定性确实是我们业务的基石。”
这一句开场,让包括王董在内的几位董事都微微一愣。谢总……居然先肯定了对方的观点?
只见谢辞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不过,我们分析了过去半年的用户增长数据和注意力迁移趋势。”他切换了光屏上的图表,“目标用户群体,尤其是Z世代,在社交媒体上停留时长和消费决策受影响力巨大。
这笔预算,更像是一种必要的、针对未来市场的战略投资,目的是在竞争对手全面占领心智之前,建立‘晚星’的品牌认知和情感连接。”
他依旧用数据说话,但不再是简单的呈现和结论,而是加入了“用户心智”、“情感连接”这类更具象、更容易让人理解的词汇,并且将决策提升到了“战略投资”和“未来市场”的层面。
“当然,”他话锋一转,看向王董,语气带着一种商讨而非命令的意味,“投放的具体平台和内容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优化,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物有所值。王董在传统媒体资源方面经验丰富,后续的落地执行,或许还需要您这边帮忙把把关。”
王董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反驳的话,突然有些说不出口了。
对方不仅肯定了他的担忧,还给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解释,甚至最后还给了他一个台阶和下台后的参与空间。
这……这完全不是他预想中谢辞会有的反应模式!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几位原本准备附和王董的董事,也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周谨站在谢辞身后,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只是默默将“谢总沟通模式微调”记入了自己的观察笔记。
最终,王董有些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语气缓和了许多:“既然谢总考虑得如此周全,数据支撑也明确,那……我原则上没有太大意见,具体细节再议吧。”
一场可能爆发的冲突,就这样消弭于无形。接下来的会议进程,出乎意料地顺畅。谢辞依旧决策果断,数据精准,但在表达方式上,似乎少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机器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人类情绪和接受度的考量。
会议结束后,董事们陆续离开,不少人离开前看谢辞的眼神,少了几分忌惮,多了几分真正的审视和一丝微妙的认可。
苏晚全程旁观,心里惊讶不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谢辞原本的沟通方式是何等的“直球”和“程序化”。今天的他,仿佛……突然点亮了某种“人情世故”的技能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乖软宿主又被BOSS盯上了请大家收藏:()乖软宿主又被BOSS盯上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