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个去后山脚下弄桦树皮回来的时候,那股怪异的感觉也一直萦绕不去。
于庆隆到家没多久便问周月华:“阿爹,我和二哥出去之后家里来过什么人么?”
周月华说:“没有啊,怎么这么问?”
于庆隆说:“刚出去时遇上两个人。
有一人问我是不是于家三哥儿,我说是,然后那两人就走了。
二哥说问我话那人是个媒婆。
他们往西走了,别是去了老宅。”
之前于大贵说让他等着嫁赵老四,虽然他闹了那么一通,可别这几个家伙还没死心。
周月华也有些担心。
但又觉得应该不能,便道:“许是给财哥儿说亲事来的吧。
之前你二叔他们不是去了镇上?庆喜在镇上估摸有些朋友,说不准是要说给财哥儿的。”
“但愿是。”
别是来给他添堵的就行。
于庆隆拉上于庆业一起,把弄来的树皮片抓紧时间处理好。
哥两个点着油灯,仔仔细细把树皮上的一层膜给撕下来。
这东西有点滑,留着它就不好往上头书写了,容易滑墨,要撕下来才行。
于庆隆告诉于庆业怎么做,没多久大哥跟大嫂也加入进来,帮他们一起整。
一家人围着一点小豆灯,专心致志的样子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于庆隆看他们弄得挺快,便干脆跟于庆业进入下一环节——将桦树皮贴在平整些的木板上。
这次他们弄了两种皮,一种是挑的特别粗壮的桦树上的皮,割得比较厚,一片能有成年人两巴掌大,适合写写字。
还有一种是撕下来的比较薄的皮,他们撕膜也是撕这种皮上的。
这种块比较小,因为很难撕一张完整大片的,再加上这种皮都是树龄偏小些的树上取的,它也大不到哪去。
它的好处是薄,于庆隆打算把它们粘在木板上弄成一大片,再往上头画东西。
他只要能让他二哥明白他需要做出来的东西长什么样,要做多大,多少个就行。
至于粘桦树皮用的胶,这里没有现成的胶,但有糯米。
于庆隆弄了一小把用石臼捣成细粉用开水搅匀,然后再加热一下。
粮食是金贵,但他用得不多,倒也能接受。
最后弄出了一块大约五十厘米乘四十厘米的板子。
弄好了夜也深了,于庆隆去洗洗。
家里其他人都洗过,只有他和二哥还没。
于庆隆也没想太多,把衣服脱下光着个膀子对着水盆擦洗。
他没看到于庆业愣了愣。
于庆业把目光转向别处,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教育弟弟:“小弟,你大了,往后可不能再这么随便脱衣服。
我是你亲哥你也不能这样。”
于庆隆:“……”
无语。
他一边加快速度一边道:“知道了二哥,忘了你回来。”
于庆业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他刚还出声了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