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一鸣惊人

县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周元朗不再给英哥儿布置新的功课,只让他每日温习已学的内容,调整心态。

“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考前最重要的是养精蓄锐,保持清醒的头脑。”周元朗拍拍英哥儿的肩膀,“回老宅好生休息几日,等着应试便是。”

英哥儿乖乖点头,与舅老爷和阿墨道别后,便由书院的车送回了金陵城中的贾家老宅。王仁也把王承砚接回了王家。

老宅门前,板儿和老苍头早已等候多时。见马车停下,板儿快步上前,接过英哥儿的小书箱。

“小少爷,您可算回来了!”板儿脸上是藏不住的高兴,“房间都给您收拾好了,热水也备着呢。”

英哥儿跳下马车,仰头看着这座他曾经生活过的老宅。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比起京城荣国府大观园的富丽堂皇,这里更显古朴庄重。他不禁想起几年前在这里与阿狸一起探险的往事。

“苍爷爷,板儿哥,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英哥儿有模有样地拱手道。

老苍头呵呵笑着:“不辛苦不辛苦。小少爷看着瘦了些,可是书院伙食不合胃口?”

英哥儿摇摇头:“书院伙食很好,只是读书费神而已。”他转向板儿,“板儿哥,刘姥姥和刘婶可好?你回丹徒看她们了吗?”

板儿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回去了!姥姥见到我可高兴了,说我长高长壮了,还识文断字,有出息了!娘亲也高兴,还特意做了我最爱吃的糯米糕。”

英哥儿看着板儿开心的样子,想起在船上时感知到他思念亲人的情绪,便道:“等金陵的事了了,你可以请刘姥姥和刘婶一同去京城。大观园地方大,够住的。等狗儿叔从南宁回来,你们一家就能团圆了。”

板儿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谢谢小少爷恩典!我、我回去就跟姥姥和娘亲商量!”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闪着泪光。

英哥儿忙扶他起来:“板儿哥,快起来,咱们是一起长大的,不必如此客气。”

老苍头在一旁看着,欣慰地捋着胡须。

安顿下来后,老苍头带着英哥儿在老宅中转了转。宅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院中的古树枝繁叶茂,投下片片荫凉。

走到后院一处僻静的角落,老苍头忽然停下脚步,压低声音说:“小少爷,您还记得这里吗?”

英哥儿环顾四周,心跳不由得加快。

这正是当年他和阿狸发现祖银的地方!那堵爬满枯藤的老墙依旧立在那里,只是如今条石已经复位,墙根处的青苔也重新长了出来,看不出任何痕迹。

“记得,”英哥儿轻声说,“当年阿狸就是在这里发现了那个暗格。”

老苍头神秘地笑了笑:“如今老爷又往里放了四万两白银,说是应急的钱,来之前,老爷特意让老奴告诉小少爷,这是祖上留下的根基,将来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动用。”

英哥儿点点头,他想起当年贾赦对着石碑痛哭流涕的场景,想起那句“坚忍不拔,克承祖志,莫失本心”的祖训,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老爷还买了一万亩良田,作为供奉祖宗的祖产。”老苍头语气郑重,“小少爷,贾家的将来,就指望您读书上进,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了!”

英哥儿深吸一口气,小脸上满是认真:“苍爷爷放心,英哥儿一定努力!”

接下来的几天,英哥儿在老宅中静心备考。

他不再像在书院时那样拼命读书,而是每日温习几个时辰,其余时间或是在院中散步,或是与小光聊天,放松心情。

县试前夜,英哥儿早早睡下。他躺在床上,心中默诵着学过的经文,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宅就已经灯火通明。老苍头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板儿则忙着检查考试要带的物品:笔墨纸砚、考牌、干粮、水壶……

“小少爷,多吃点,县试要考五场呢,得考好几天。”老苍头不停地给英哥儿夹菜。

英哥儿乖乖吃了不少。他知道县试要连考五场,每场一天,确实耗费精神,必须补充体力。

吃完早饭,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老苍头和板儿一起送英哥儿前往考场。

县试的考场设在金陵府学内。他们到达时,府学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和送考的人。

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有胡子花白的老者,也有和英哥儿差不多大的孩童,但大多数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年。

英哥儿小小的个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那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小就来考县试?”

“看起来不过七八岁吧?能读懂题目吗?”

“怕是来凑热闹的吧?”

这些议论声不大不小,刚好能传到英哥儿耳中。他抿着嘴,并不理会,只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考场大门。

老苍头冷哼一声,低声道:“狗眼看人低!待会儿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家小少爷的厉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