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玄宸问鼎..

玄宸问鼎

第五章 龙渊剑鸣

玄宸的指尖抚过龙渊剑的纹路时,寒铁的凉意顺着血脉直抵心脉。这柄伴随他从边陲战场杀回帝都的古剑,此刻正震颤着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在呼应他胸中翻涌的血气。御书房的青铜灯在夜风中摇曳,将案上摊开的密信照得忽明忽暗——北境蛮族铁骑已冲破云隘关,前锋距幽州城不足百里。"陛下,镇北将军昨夜连发十二道羽书。"内侍总管李福全的声音压得极低,苍老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猩红轨迹,"蛮族此次由大祭司亲率八部联军,所过之处...够了。"玄宸打断他时,指节已在剑柄上捏出了白痕。铜镜里映出的面容依旧俊朗,只是眼角的细纹比三年前登基时深了许多。他想起十年前在云隘关戍守的那个雪夜,彼时还是皇子的他与蛮族少主拓跋烈在雪地里以刀拄地,相约十年后一决高下。如今故人如约而至,只是这场对决早已关乎万里江山。三更梆子响过第三声时,玄宸独自登上了观星台。北斗第七星摇摇晃晃地坠向紫微垣,钦天监昨日密报的"帝星飘摇"之兆犹在耳畔。他忽然解下腰间玉佩,用力掷向台下——那枚传自先帝的暖玉在空中划过一道绿光,竟在落地前化作一只青鸟,振翅冲向北方夜空。

第六章 血染幽州

幽州城门被撞开的刹那,沈清辞正将最后一道符篆贴在城楼的鸱吻上。朱砂混着她指尖的血,在青瓦上画出繁复的雷纹。城下的蛮族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涌来,当先那匹白马上的拓跋烈,银甲上还沾着云隘关守将的血。"沈小姐,城破了!"副将赵虎的吼声被箭雨撕碎。沈清辞转身时,看见拓跋烈的长槊已刺穿了他的胸膛。她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太学的桃树下,那个总爱偷摘先生墨宝的少年曾说:"若有一日边关告急,我赵虎定当为大夏流尽最后一滴血。"雷纹在此时骤然亮起,城楼的石砖缝隙里渗出金色光流。沈清辞咬破舌尖,将一口心头血喷在桃木剑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尊,闻吾呼召,速降神威!"刹那间乌云汇聚,紫电如蛇般缠住蛮族前锋的骑兵,那些凶悍的蛮族战士在雷光中化作焦炭,唯有拓跋烈周身泛起黑气,硬生生扛住了这一击。"原来是玄宸的小师妹。"拓跋烈的长槊指向她咽喉,"可惜这上古雷法,终究护不住一座孤城。"他身后的蛮族巫师们开始吟唱古老的咒文,沈清辞看见幽州城内的百姓魂魄正被无形的锁链拖向天空,化作巫师们手中的血色念珠。

第七章 青鸟传书

青鸟落在玄宸肩头时,左翼的羽毛已被血染成暗红。它抖落的不是信笺,而是半片沾着冰晶的甲片——那是沈清辞三年前在皇家武场送他的生辰礼,甲片内侧还刻着"平安"二字。玄宸猛地攥碎了手中的狼毫,墨汁在御案上漫开,竟化作幽州城的舆图,其中代表城门的朱砂点正一个个熄灭。"传朕旨意。"他的声音比殿外的寒冰更冷,"镇国公率神机营即刻北上,禁军统领领三千铁骑直插蛮族后方粮仓,朕要御驾亲征。"李福全扑通跪倒在地:"陛下三思!钦天监言帝星犯冲,此行恐有不测...不测?"玄宸拾起案上的龙渊剑,剑鸣震得窗棂簌簌作响,"朕的江山,岂容蛮族放肆。"他忽然想起十五岁那年,母后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阿宸,这龙椅看着风光,实则是拿天下百姓的性命做垫子。若有一日你坐上去了,别忘了看看垫子底下的血。"大军开拔那日,玄宸在城门口遇见了须发皆白的太史令。老臣捧着一册泛黄的竹简,颤声道:"陛下,此乃前朝《推背图》真本,第四十三象云:'紫微星动,青鸟衔血,真龙战于野,血染青天半。'"玄宸接过竹简时,忽然听见天际传来一声凄厉的鸟鸣——那只受伤的青鸟正盘旋在军阵上空,左翼的伤口还在滴血,却固执地朝着幽州方向飞去。

第八章 月下相逢

拓跋烈在帐中擦拭长槊时,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冷梅香。帐帘被夜风吹起,玄宸的身影出现在月光里,龙渊剑的剑锋映着他半边染血的脸颊。"你终究还是来了。"拓跋烈放下长槊,从怀中掏出半块玉佩——那是十年前雪夜赌约的信物,"当年在云隘关,你说若有一日沙场相见,定要分个胜负。"玄宸没有接玉佩。他看见帐外的蛮族士兵一个个倒下,咽喉处都插着淬毒的银针。沈清辞的身影在帐外的火光中一闪而过,白色道袍已被血浸透,手中桃木剑却依旧稳定。"我不是来跟你分胜负的。"玄宸的剑尖挑起拓跋烈的银甲,"我是来告诉你,你们大祭司用活人魂魄炼制的血珠,破不了大夏的龙脉。"长槊与龙渊剑碰撞的瞬间,整个蛮族大营突然剧烈震颤。拓跋烈看见玄宸的瞳孔里浮现出九条金龙虚影,那些盘旋在大营上空的血色怨灵,竟在龙吟声中化作点点金光。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大祭司说必须在月圆之夜炼化幽州百姓的魂魄——今日的玄宸,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需要靠师妹掩护才能突围的少年皇子。月光突然被乌云遮蔽,沈清辞的惊呼声从帐外传来。玄宸转身时,看见一支淬毒的骨箭正射向他后心,而拓跋烈的长槊,却在此时横亘在他与骨箭之间。"我们的账,下次再算。"拓跋烈的银甲裂开一道血口,"先解决你身后的老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九章 万魂窟骨

箭落地的脆响惊动了整个营地。大祭司枯瘦的身影从篝火后显现,黑袍下伸出的手指泛着青紫色:"少主忘了族规?与中原皇族结交者,当入万魂窟受噬魂之刑。"他手中的血色念珠突然暴涨,幽州百姓的哀嚎声从珠串中溢出,化作无数怨魂扑向玄宸。"老东西倒是会挑时候。"拓跋烈长槊横扫,银甲上的血珠顺着槊尖滴落,在地面烧出滋滋白烟。沈清辞踏着七星步掠过篝火,桃木剑在空中画出太极图,那些怨魂撞上光壁便如冰雪消融,"大祭司用活人炼制血珠,就不怕遭天谴?天谴?"大祭司桀桀怪笑,黑袍突然鼓起,露出胸口狰狞的图腾——那是用八部战俘的头骨拼凑成的魔神像,"本尊早已借魔神之力修成不死之身!"他猛地扯断念珠,十二颗血珠化作十二道红光射向三人,玄宸突然发现自己的龙气竟被血珠压制,龙渊剑的嗡鸣也变得微弱。"快毁祭坛!"拓跋烈突然嘶吼,长槊掷向营地中央的黑石台。玄宸这才看见,那高台上捆着数百名幽州百姓,他们的头顶悬浮着半透明的魂体,正被石台上的符文缓缓剥离。沈清辞咬破手指在掌心画符:"玄宸哥,借龙气一用!"当龙渊剑的金光与雷法的紫电在祭坛上空交汇时,大祭司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他黑袍下的身体开始溃烂,露出里面蠕动的黑色虫群。拓跋烈的银甲突然崩裂,胸口浮现出与祭坛符文相同的印记:"原来...我也是祭品..."

第十章 青鸟泣血

黎明时分的幽州城飘起细雪。玄宸抱着沈清辞跪在雪地里,她胸口的箭伤还在渗血,桃木剑上的雷纹却已黯淡无光。拓跋烈坐在坍塌的祭坛边,将最后半块玉佩塞进沈清辞手中:"当年在太学...我见过你给皇子送平安符...原来那时你就...少主!"幸存的蛮族战士跪在他面前,"八部联军已退回北境,云隘关的冰雪封了退路...告诉族人。"拓跋烈咳出一口黑血,银甲上的图腾正在剥落,"百年内不得南下。"他转向玄宸,忽然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十年前的赌约...是我输了。"青鸟的悲鸣从天际传来。玄宸抬头看见那只伤鸟正从云端坠落,左翼的羽毛已落尽,露出森白的骨茬。它在落地前突然化作人形,竟是沈清辞的模样,只是面容更显稚嫩——那是三年前送入皇宫的替身灵鸟。"师兄...平安符..."灵鸟的手指蜷曲着指向玄宸怀中的沈清辞,"她不让我说...怕你分心..."沈清辞的睫毛颤了颤,虚弱地抓住玄宸的衣袖:"别难过...我师父说...雷法修到第九重...就能化作青鸟...以后每年生辰...我都..."话音未落,她的身体突然化作点点荧光,与灵鸟的残魂融为一体,最终凝成一枚新的平安符,落在玄宸掌心。

第十一章 龙座冰心

三个月后,玄宸在御书房批改奏折时,李福全捧着新制的龙袍进来:"陛下,冬至祭天要用的十二章纹衮服做好了。"明黄色的绸缎上绣着日月星辰,玄宸却突然想起沈清辞最后化作的荧光,也是这般刺目的亮。"幽州重建得如何了?"他翻过镇国公的奏折,上面说蛮族退走时留下的瘟疫已被控制,只是万魂窟遗址始终寸草不生。钦天监监正前日还来禀报,说北斗第七星重新归位,只是紫微垣旁多了颗从未见过的客星,亮如北辰。"沈小姐的衣冠冢按陛下旨意,建在了太学桃树下。"李福全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拓跋少主的遗体...蛮族派人来求归葬...准。"玄宸放下朱笔,龙渊剑挂在殿柱上,剑鞘蒙着一层薄尘。他起身走到窗前,看见观星台上新立起一座青铜鸟像,那是能工巧匠照着青鸟最后的模样铸造的。太史令说客星主吉,可他总在深夜听见剑鸣,像极了沈清辞当年在武场练剑的声音。冬至那日,玄宸独自登上观星台。寒风吹起他的龙袍下摆,青铜鸟像的眼睛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他忽然解下腰间的平安符贴在鸟像上,符纸遇风化作青鸟虚影,绕着他飞了三圈才消散在云层里。"明年生辰...别忘了带桃花酒。"玄宸对着夜空轻声说,指尖的凉意竟与三年前握住龙渊剑时一般无二。案头的《推背图》被风吹开,第四十四象的谶语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帝星归位,青鸟伴紫微,江山万里,岁岁平安。"

第十二章 残碑秘辛

开春后的第一个望日,玄宸带着龙渊剑来到万魂窟遗址。积雪消融后的黑土地上,唯有那座坍塌的祭坛仍泛着不祥的青黑色。他蹲下身拂去碎石,发现祭坛基座下竟嵌着半截残碑,碑文中"太康元年,镇魂封印,魔神降世,七星连珠"十六个字被血色浸染,触之尚有刺骨寒意。"这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魂阵。"太史令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枯瘦的手指抚过碑文中的星图,"大祭司用活人魂魄强行破阵,怕是已惊动了地脉下的东西。"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九州境内七处闪烁红光的地点,"老臣查阅典籍发现,万魂窟只是七锁之一,如今锁钥已失,其余六处封印恐难支撑。"玄宸突然想起沈清辞临终前指向北方的手势。龙渊剑在此时发出尖锐的嗡鸣,剑身在日光下折射出诡异的紫光,将残碑上的星图映照得栩栩如生。碑文中"七星连珠"四个字突然渗出鲜血,在地面聚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其中代表摇光星的位置,正对着幽州城北的黑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十三章 黑石迷踪

黑石山的瘴气浓得化不开,玄宸用龙渊剑劈开缠绕的毒藤时,忽然听见山涧传来环佩叮当。雾气中走出个白衣女子,面容竟与沈清辞一般无二,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妖异的赤红:"师兄当真要毁了这千年基业?"她指尖弹出的血色丝线缠住玄宸手腕,那些曾被雷法净化的怨灵竟从石缝中爬出,在丝线牵引下组成巨大的鬼面。"你不是她。"玄宸剑锋凝霜,却在触及女子衣襟时骤然停手——她腰间挂着的平安符,正是当年太学桃树下他亲手为沈清辞系上的那枚。"我是她,也不是她。"女子抚过符纸上逐渐褪色的雷纹,瘴气在她身后化作无数张幽州百姓的脸,"沈清辞用元神修补封印时,我便成了她的执念。你若毁了祭坛,这些魂魄都将永世不得超生。"血色丝线突然收紧,玄宸看见自己的龙气正顺着丝线流向山腹,而女子的面容在雾气中渐渐变得透明。山巅突然传来钟鸣,十二道金光从九州方向射向黑石山。玄宸抬头看见太史令站在悬崖边,手中高举着那册《推背图》,竹简正在他掌心化作飞灰:"陛下!第七锁的钥匙...是沈小姐的心头血!"

第十四章 雷劫重生

当最后一滴心头血渗入残碑时,整个黑石山开始剧烈摇晃。白衣女子在雷光中化作沈清辞的模样,桃木剑上的雷纹竟比往日更加炽烈:"师兄还记得太学教的《度人经》吗?"她握住玄宸持剑的手,将双剑交叉成太极形状,"当年你总笑我雷法练得笨拙,今日便让你看看..."话音未落,九天之上突然降下紫电神雷。玄宸在雷劫中看见沈清辞的元神正与地脉中的魔神虚影对峙,那些被献祭的幽州百姓魂魄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她身后展开的巨大羽翼。龙渊剑突然挣脱掌心,自动飞到残碑上空,剑身上浮现出大禹治水时的铭文,与碑文中的星图严丝合缝。"原来青鸟不是灵鸟..."玄宸望着沈清辞逐渐透明的身影,终于明白三年前那只灵鸟为何会化作她的模样,"是雷法第九重的...是'羽化飞升'啊。"沈清辞的声音混着雷鸣传来,桃木剑与龙渊剑突然合二为一,在天地间划出巨大的雷纹,"师兄要记得...每年桃花开时..."雷光散去后,黑石山的瘴气尽数消散。玄宸握着融合后的长剑站在废墟中,剑身内侧新刻的"清辞"二字正泛着温暖的红光。太史令捧着从雷劫中幸存的半卷《推背图》走来,颤抖着指向新增的谶语:"青鸟涅盘,雷劫重生,九州无垢,山河永宁。"

第十五章 桃花岁岁

又是三年春深。玄宸在太学桃树下为沈清辞的衣冠冢添土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转身看见个梳双丫髻的少女正偷摘桃花,发间别着的平安符在日光下闪闪发亮:"先生说这桃树三百年一开,今日看来倒是不假。"她转身的刹那,鬓边落下的桃花瓣竟化作青鸟,绕着玄宸手中的长剑飞了三圈。"今年的桃花酒..."玄宸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在看见少女腰间玉佩时骤然停住——那半块十年前雪夜赌约的信物,正与自己怀中的另一半严丝合缝。少女歪着头笑出两个梨涡,指尖弹出的雷纹在桃树枝头凝成新蕾:"拓跋烈说他在北境种了满山桃树,待到来年花开,便要请陛下喝个酩酊大醉。"她忽然化作青鸟振翅而起,衔着片桃花落在龙渊剑的剑穗上,"对了师兄,师父让我告诉你,雷法第十重...叫'生生不息'。"御书房的青铜灯依旧摇曳,玄宸展开新到的北境奏折,拓跋烈在文末画了只歪歪扭扭的青鸟,旁边批注着"桃花已开,速来"。窗外的观星台上,青铜鸟像的眼睛在月光下流转生辉,而案头那枚平安符,正随着龙渊剑的嗡鸣轻轻震颤,像极了当年太学桃树下,少女指尖划过符纸的触感。

---------------------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