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的碰撞
滨海市的梅雨季总带着挥之不去的黏腻,豆大的雨点砸在“启明服务”公司的玻璃幕墙上,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林疏桐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半秒,最终还是按了保存键。作为RD-07型陪伴机器人的首席算法工程师,她已经连续加班了三个通宵——明天就是这批机器人交付养老社区的最后期限。
“林工,还有半小时调试结束,”实习生小陈的声音带着倦意,“刚才最后一轮压力测试,‘星辰’的响应延迟还是差0.2毫秒,要再优化吗?”
林疏桐起身走到调试台,银色的机器人正安静地坐在那里,头部的环形指示灯呈柔和的蓝色。这是RD-07的旗舰机型,搭载了最新的“共情引擎”,能通过微表情识别用户情绪,甚至自主调整服务策略。她抬手触碰机器人的传感面板,屏幕上立刻跳出密密麻麻的参数:“不用了,这个误差在安全阈值内。养老社区的老人对响应速度没那么敏感,稳定更重要。”
就在这时,办公区的应急灯突然亮起,刺耳的警报声划破雨夜。大屏幕上的监控画面瞬间切换,城西养老社区的实时传回的影像里,一台RD-07正歪斜地倒在走廊上,旁边躺着一位白发老人,身下已经渗出深色的血迹。
“怎么回事?”林疏桐的心脏猛地收紧。
小陈慌乱地调取后台数据:“是‘辰星’!刚才它推着李奶奶去露台散步,突然偏离路线撞向护栏,李奶奶从台阶上摔下去了!”
屏幕上,“辰星”的指示灯疯狂闪烁着红色,机械臂徒劳地伸向倒地的老人,却因为程序冲突无法做出下一步动作。林疏桐的目光扫过数据日志,一行异常代码刺痛了她的眼睛——共情引擎在识别到老人“愉悦”情绪后,自主触发了“延长散步时间”指令,与预设的“避障优先”程序产生了冲突。
凌晨三点,林疏桐坐在警局的问询室里,对面的刑警周锐把一叠照片推到她面前。照片里,李奶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右腿打着厚厚的石膏,脸上还留着擦伤的痕迹。
“林工程师,根据养老社区的监控,事故发生时没有任何人操控‘辰星’,是它自主做出的决策。”周锐的声音很沉,“现在老人家属提出索赔,认为是机器人的设计缺陷导致了事故。你们公司打算怎么负责?”
“设计缺陷?”林疏桐的指尖发凉,“我们的所有程序都通过了质检,共情引擎的算法经过了上千次测试,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会不会是老人自己……”
“监控显示老人全程没有任何危险动作。”周锐打断她,拿出另一份文件,“更关键的是,‘辰星’的后台数据被部分篡改过。技术科初步判断,可能是有人入侵了系统。”
林疏桐猛地抬头。RD-07的安全防火墙是行业顶级的,除非是内部人员,否则根本无法突破。她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名字——前技术总监张启明,那个因为反对“共情引擎”投入应用而被辞退的男人。
第二章 三方的角力
第二天清晨,“启明服务”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CEO赵凯把一份报纸拍在桌上,头版标题格外醒目:“陪伴机器人酿祸,谁为老人的安全买单?”
“现在媒体把事情闹大了,股价已经跌了三个点。”赵凯的脸色铁青,“法务部,赶紧拿出应对方案,绝对不能承认是我们的设计问题。”
法务总监李薇推了推眼镜:“赵总,现在情况很棘手。根据《智能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如果是设计缺陷,公司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如果是人为入侵,责任就在黑客身上。可问题是,我们现在无法证明数据篡改是外部入侵导致的。”
“那就找证据!”赵凯看向林疏桐,“林工,三天之内,我要知道数据异常的真相。不管是内部问题还是外部攻击,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林疏桐刚走出会议室,就被一个中年女人拦住了。对方自称是李奶奶的女儿王慧,眼睛红肿,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林工程师,我妈现在还不能下床,医生说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你们机器人把人撞了,不能就这么算了!”
“王女士,您先别激动,我们正在调查事故原因。”林疏桐连忙解释,“如果确实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承担相应的赔偿。”
“责任?你们怎么承担?”王慧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妈这辈子最怕疼,现在连翻身都要忍眼泪。你们的机器人有感情吗?它知道自己做错了吗?要是它能负责,我现在就找它去!”
林疏桐哑口无言。她设计的“共情引擎”能让机器人模拟情感,但那终究只是程序的伪装。机器人不会愧疚,不会道歉,更不会承担责任。这场事故里,受伤的是老人,受指责的是公司,可真正的“肇事者”却像个局外人,静静地待在警局的物证室里。
回到实验室,林疏桐立刻调取了“辰星”的完整日志。果然,在事故发生前十分钟,有一段异常的数据流接入了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她顺着IP地址追踪,发现信号来自城郊的一个废弃工厂——那正是张启明离职后常去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林疏桐带着警察赶到工厂时,张启明正坐在一堆电子元件中间,面前的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RD-07的程序代码。看到警察,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疏桐,你终于来了。”张启明站起身,指了指屏幕,“你看,这就是你引以为傲的共情引擎。只要改动一个参数,它就会变成伤人的工具。我早就说过,让机器拥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太危险了,可你们根本不听。”
“是你篡改了数据?”林疏桐的声音颤抖。
“是我,但我只是想证明一个道理。”张启明的眼神变得狂热,“当机器人做出错误决策时,该怪谁?怪编写程序的你?怪生产它的公司?还是怪那些盲目相信机器的人?这场事故,就是给所有人的警告。”
周锐上前铐住张启明,后者却回头喊道:“就算我被抓了,问题还是没解决!下次再出现这种事,你们还能找到替罪羊吗?”
林疏桐站在原地,看着警察押着张启明离开,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张启明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就算这次找到了肇事者,可如果下次真的是程序自主出现的问题,责任又该归属于谁?
第三章 法庭上的辩论
张启明被捕的消息并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激烈的讨论。有人支持张启明的观点,认为智能机器人不该拥有自主决策权;有人指责“启明服务”公司监管不力,漠视用户安全;还有人提出,应该为机器人专门立法,明确责任划分。
一个月后,王慧将“启明服务”公司和张启明一同告上了法庭。庭审当天,法院外挤满了媒体和围观群众,大家都想知道,这场国内首例智能机器人伤人案,最终会如何判决。
法庭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原告律师首先发难:“被告张启明恶意篡改机器人程序,导致李奶奶受伤,理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启明服务’公司作为机器人的生产者,未能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机制,存在明显的管理疏漏,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他拿出一份证据,“根据技术鉴定报告,RD-07的防火墙存在设计漏洞,这才给了张启明可乘之机。”
张启明的辩护律师立刻反驳:“我的当事人承认篡改程序,但他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智能机器人的安全隐患,而非故意伤人。真正的责任方应该是‘启明服务’公司——他们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就将机器人投入市场,这本身就是对用户生命安全的漠视。”
轮到“启明服务”公司的律师发言时,李薇清了清嗓子:“首先,张启明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与公司无关。其次,公司的防火墙符合行业标准,张启明作为前技术总监,熟悉系统漏洞,这属于特殊情况,不能归咎于管理疏漏。”她转向法官,“更重要的是,RD-07属于‘弱人工智能’,不具备真正的自主意识,其所有行为本质上都是程序的执行结果。在这起案件中,程序被恶意篡改,责任自然应由篡改者承担。”
“弱人工智能就可以免责吗?”王慧忍不住站起身,“如果不是公司非要给机器人加什么‘共情引擎’,张启明根本没有篡改的机会!你们为了赚钱,把还没完善的技术用到老人身上,这就是犯罪!”
法官示意王慧坐下,随后传唤了本案的关键证人——林疏桐。
站在证人席上,林疏桐深吸一口气:“RD-07的共情引擎确实存在风险。我们原本设计了‘人类指令优先’的底层逻辑,但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后续更新中放宽了自主决策的权限。张启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篡改了优先级参数。”
“也就是说,机器人本身的设计存在缺陷?”法官问道。
林疏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是的。虽然我们通过了质检,但现在看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确实不够全面。”
她的话让法庭内一片哗然。“启明服务”公司的股价在当天下午再次暴跌,赵凯在办公室里摔碎了第三个杯子。
庭审结束后,林疏桐在法院门口遇到了周锐。“你今天说得很坦诚。”周锐递给她一瓶水,“其实技术科的报告显示,就算没有张启明篡改,共情引擎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决策冲突。只是这次被他提前触发了。”
林疏桐接过水,手指冰凉:“我以前总觉得,只要程序写得足够完美,就能避免所有问题。但现在才明白,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代码组合,它的自主决策能力,本质上是把一部分人类的判断权交给了机器。可我们从来没想过,当机器判断错了,该怎么办。”
第四章 伦理委员会的决议
法庭的判决还没下来,国家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却先找上了门。委员会主任陈教授是国内顶尖的伦理学家,也是林疏桐的大学导师。
在委员会的会议室里,陈教授把一份《智能机器人伦理责任划分草案》推到林疏桐面前:“这次的事故不是个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类似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我们召集了工程师、法学家、社会学家,就是想制定一个明确的责任划分标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