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的老黄历

桥头的老黄历

背景:宝瓶洲,大骊王朝经过多年征伐与休养生息,国力日盛,各地秩序也逐渐稳定。

但王朝新政推行、山水气运梳理的过程中,依旧会触及一些旧有的势力和习俗。

同时,随着天下渐定,一些曾经因避祸或别的原因隐居山林的人物,也可能重新出现在市井之间。

福禄县,大骊王朝治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

城西有一座石拱桥,名叫安澜桥,桥头常年坐着一个卖老黄历和卜卦的瞎眼老者,姓张,人称张瞎子——当然,这只是街坊邻居私下里的称呼,当面都客客气气地叫一声“张先生”

张瞎子在这桥头摆摊已经有十几年了。

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他眼睛看不见,却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

他卖的老黄历,据说是他自己推算的,比官府颁发的还要灵验几分;他卜的卦,也常有应验,虽然他从不多言,只点到即止。

他每日坐在那张小马扎上,面前铺一块蓝布,上面放着几本翻得起了角的黄历,一筒竹签,还有一只缺了口的粗瓷碗,里面零星放着些铜板。

张瞎子不贪财,卜卦随缘,黄历也卖得便宜。

他常说:“天机不可泄尽,糊口而已。”

他每日的营生,除了糊口,似乎更多的是在聆听。

听桥上来来往往的脚步声,听小贩的叫卖声,听妇人们的家长里短,也听那些偶尔路过的、带着刀剑气息的江湖人的低语。

他就像这座桥的一部分,沉默而洞悉。

这年秋天,福禄县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确切地说,是一位年轻的青衫客,背着一只竹箱,腰间挂着一只青皮葫芦,眉眼疏朗,气质温和,却又带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静。

他不像那些行色匆匆的商旅,也不像那些杀气腾腾的江湖豪客。

他只是在县城里随意走着,看看店铺,听听小曲,偶尔会买些当地的小吃,细细品尝。

这天午后,青衫客走到了安澜桥头。

张瞎子正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在自己摊前停下,他微微侧了侧头:“客官,要看黄历,还是问卜?”

青衫客笑了笑,声音很温和:“先生,我不看黄历,也不问卜。

只是路过,想跟先生讨碗水喝。”

张瞎子摸索着拿起身边的小茶壶,倒了一碗粗茶,递过去:“粗茶淡水,客官莫嫌弃。”

青衫客接过茶碗,也不客气,一饮而尽,赞道:“好茶,解渴,也解乏。”

他放下茶碗,却没有立刻离开,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张瞎子摊上的黄历和竹签。

“先生这黄历,似乎与市面上的不大一样?”

张瞎子嘴角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老朽自己推算的,多加了些山野村夫用得上的东西,比如何时播种,何时嫁娶,何日宜出行,何日忌动土。

官府的黄历,太雅,不接地气。”

青衫客点点头:“先生说的是。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