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布局未来十年

成功并购两家海外技术公司,并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初步完成整合后,华创的技术实力和业务边界得到了显着扩张。但王钦的视野并未停留在眼前的业务协同和市场份额提升上。他思考的是,如何将这次逆势扩张的成果,转化为支撑华创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

在一次仅有少数核心成员参与的最高战略务虚会上,王钦在白板上画下了三个层层递进的圆圈:

内圈(核心圈):强化技术护城河。 “并购只是手段,自主创新才是根本。”王钦指出,“未来十年,华创必须在对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的投入上更加坚决。”他明确要求:

5G/6G前沿技术: 将在芬兰和美国团队基础上,成立跨国的“先进通信技术实验室”,全力攻关下一代通信核心技术,争取标准制定话语权。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以“星辰数据”的技术为起点,加大对AI算法、机器学习平台的投入,将其渗透到华创的所有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实现智能化升级。

半导体芯片: 将收购和自主研发获得的技术进一步融合,成立独立的“芯片与材料研究院”,向更先进制程和更核心的IP设计发起冲击。

中圈(生态圈):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生态体系之间的对抗。”王钦提出,要利用华创现有的平台和影响力,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

云计算平台开放化: 将华创的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和平台服务(PaaS)向外部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开放,吸引更多应用入驻,形成生态效应。

设立战略投资基金: 成立一支规模可观的产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投资那些与华创战略方向协同、具有创新技术的初创公司,以资本纽带扩大华创的技术触角和产业影响力。

外圈(影响圈):参与标准制定与规则塑造。 “一流企业定标准。”王钦目光长远,“华创不能满足于做技术的跟随者和应用者,要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全球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他要求公司标准与知识产权部提升到战略高度,增加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投入和话语权。

这套“三圈理论”,清晰地勾勒出王钦为华创规划的未来十年发展蓝图:通过持续强化核心技术的深度(内圈),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的广度(中圈),并最终提升至参与乃至定义全球行业规则的高度(外圈)。

“逆势扩张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战略资源,”王钦总结道,“但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些资源投入到布局未来十年的赛道上。这将决定华创能否从一家优秀的公司,蜕变为一家卓越的、能够引领行业的伟大公司。”

布局未来十年的号角已经吹响,华创这艘巨轮,在王钦的引领下,开始朝着更深邃、更广阔的科技蓝海进发。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