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擎天柱折

王钦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辽阳。在深圳得知赵大军病危的消息时,他正在与客户洽谈一个重要项目。电话那头林晓霞带着哭腔的声音让他瞬间如坠冰窟,他当即中断会议,连夜赶往机场。飞机在夜空中穿行,窗外是漆黑一片,唯有翼尖的航行灯在黑暗中固执地闪烁,就像他此刻焦灼的心。他闭上眼,赵大军那张总是带着憨厚笑容的脸庞不断在脑海中浮现——那个陪他一起白手起家、在最艰难时刻也不离不弃的兄弟,怎么会突然倒下了?

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对王钦来说漫长如年。他几乎一夜未眠,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赵大军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在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开始,赵大军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记得公司接第一个大单时,生产线突然故障,是赵大军带着几个老师傅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硬是靠着手工打磨完成了订单;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厂房暖气不足,赵大军自己掏钱给工人们买来棉衣和热姜汤;记得每次王钦外出开拓市场,赵大军总是那句话:“兄弟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呢!”

飞机终于在沈阳机场降落,王钦顾不上休息,又转乘火车赶回辽阳。初冬的辽阳已经飘起了细雪,街道两旁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钦一下车便直奔市医院,刺鼻的消毒水气味扑面而来,医院走廊里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脸上都写满了愁容。

走进病房,王钦几乎认不出躺在病床上的赵大军。记忆中那个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的东北汉子如今瘦得脱了形,脸色蜡黄,眼窝深陷,静静地躺在苍白的病床上,仿佛一片枯叶。他的呼吸微弱而急促,双眼紧闭,似乎正在昏睡中。床边的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像是生命最后的抗争。

赵大军的妻子王秀英坐在床边,双手紧紧握着丈夫枯瘦的手,默默地垂泪。才四十出头的她,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憔悴的面容上刻满了这半个月来的煎熬和恐惧。看到王钦进来,她勉强站起身,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泪水更加汹涌地涌出。

孙卫东、林晓霞和公司的几个老员工都守在病房门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和忧虑。孙卫东的眼圈乌黑,显然多日没有好好休息;林晓霞原本明亮的眼睛现在红肿得像核桃,她看到王钦,急忙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泪痕,却怎么也止不住新的泪水滑落。

“怎么回事?!”王钦快步走到他们面前,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尽管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但他仍抱着一丝侥幸。

林晓霞哽咽着说:“大军哥这半年一直说胃疼,自己硬扛着,吃点止痛药就算了。我们都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总说忙,等忙过这阵儿再去。”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才能继续说下去,“结果前几天,他突然吐血,晕倒在车间里……医生说是……是胃癌晚期,已经扩散了……”

“胃癌晚期?!”王钦如遭雷击,瞬间呆立当场,浑身发冷。这四个字像一把尖刀狠狠刺入他的心脏,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像铁塔一样坚强、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好兄弟,怎么会突然被如此可怕的病魔击倒?记忆中赵大军总是拍着胸脯说“我这身板,扛造”,如今却虚弱地躺在这里,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

孙卫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难过地补充道:“大军哥是为了公司累的啊……钦哥你不在,里里外外都靠他一个人撑着,啥事都亲力亲为,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有时候半夜我起来上厕所,还看到办公室的灯亮着,他还在对账目、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王钦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着,疼痛难忍。他缓缓走到病床边,看着赵大军憔悴的容颜,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他想起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候,两人共吃一盒泡面,赵大军总是把大半让给他,说自己不饿;想起接到第一个大订单时,两人兴奋得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跳起来,赵大军憨厚地笑着说:“兄弟,咱们一定能成!”;想起自己决定南下深圳开拓市场时,赵大军毫不犹豫地说:“你去闯,家里交给我,绝对不给你拖后腿!”

眼眶瞬间就红了,王钦紧紧握住赵大军枯瘦的手,那双手曾经那么有力,如今却冰冷而脆弱。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大军哥……我回来了……兄弟对不起你……我来晚了……”

赵大军似乎有所感应,眼皮微微颤动,缓缓睁开眼。当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认出床前的人是王钦时,他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光亮,干裂的嘴唇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兄……兄弟……你……回来了……深圳……咋样……”

“好!深圳很好!咱们的四层板搞成功了!客户非常满意,订单源源不断!”王钦连忙汇报这个好消息,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振奋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