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委常委会议室的厚重木门无声地滑开,一股混合着红木、高级皮革、新打印油墨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汗意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初冬时节略显阴沉的京州城景。
鳞次栉比的高楼在灰蒙蒙的天幕下沉默矗立,远处新城区那片被蓝色施工围挡圈起的庞大工地——“新城之心”,如同一个蛰伏的钢铁巨兽,在城市的边缘投下巨大的阴影。
窗内,阳光被特制的防眩光玻璃过滤后,只剩下柔和却缺乏温度的光晕,均匀地洒在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上。桌面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简洁却极具分量的几何形吊灯。
会议尚未正式开始。提前抵达的常委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或翻阅着面前厚厚一摞文件。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像一张被缓缓拉开的弓。
今天的议题只有一个,却足以牵动整个汉东未来的走向——审议《关于“新城之心”超大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规划建设及配套保障的决议草案》。
“新城之心”,这个承载了太多期望与争议的名字,此刻正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头。
它是前任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力推的“一号工程”,规划投资近千亿,号称将打造世界级化工产业集群,提供数十万就业岗位,彻底扭转汉东产业结构“偏重偏旧”的局面。
巨大的沙盘模型曾摆放在规划馆最显眼的位置,描绘着一幅令人目眩的工业乌托邦图景:高耸的裂解塔、纵横交错的银色管道、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配套完善的物流枢纽和生活社区…象征着GDP的腾飞,象征着政绩的丰碑。
然而,此刻摊在常委们面前的,除了那份充满雄心壮志的《决议草案》,还有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安监局以及多家独立研究机构出具的报告。这些报告如同冰冷的匕首,毫不留情地刺破了华丽的蓝图:
省环保厅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用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勾勒出项目投产后可能带来的噩梦:地处京州母亲河——青江上游敏感地带,一旦发生事故或常态排放累积,有毒有害物质将直接威胁下游千万人口饮用水安全;规划中的高污染工序(如苯乙烯、丙烯腈生产)紧邻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红线,迁徙候鸟的栖息地将首当其冲;模型预测,即使采用最先进技术,该区域年均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也将超过环境容量的两倍,酸雨频率和PM2.5浓度将显着抬升…
省水利厅的《水文地质影响论证》则忧心忡忡地指出,项目规划的取水量巨大,远超青江枯水期保障能力,将挤占农业灌溉和生态基流;庞大的地下管网和厂房地基,可能扰动深层地质结构,诱发局部沉降,甚至影响周边区域地下水质…
省安监局的《重大安全风险源辨识报告》更是触目惊心:规划区内拟集中布置多达七处重大危险源(四级),涉及剧毒、易燃易爆、高压等多种高危物质,一旦发生连锁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现有规划对安全防护距离的预留“过于乐观”,应急疏散预案“存在重大漏洞”。
会议室内的交谈声渐渐低了下去,气氛愈发凝重。主管工业的常务副省长王为民(李达康时代旧部,此项目的坚定推动者之一),手指有些烦躁地敲击着桌面光滑的红木。
他五十多岁,保养得宜,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拢,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唱反调”的报告,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下撇,带着一种被打扰了宏图大业的不悦。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同志们,这些报告…忧患意识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主流嘛!‘新城之心’是经过国家部委层面多次论证、批复的战略性项目!是我们汉东转型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抓手!
李达康同志在任时,倾注了多少心血?现在前期投入那么大,土地征了,基建启动了,国内外几十家龙头企业都签了意向协议!
这个时候,因为一些理论上的‘可能风险’就畏首畏尾?那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担当?!”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大局观”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几个与他关系密切的常委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省发改委主任立刻接过话头,开始列举项目能带来的巨额税收、就业岗位、产业链拉动效应等诱人数据,试图用经济的暖色调冲淡环境和安全风险的冷峻底色。
省环保厅厅长张明远,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却眼神锐利的学者型官员,忍不住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却针锋相对:“王副省长,发展是硬道理,但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些报告揭示的不是‘理论风险’,是基于科学模型和大量历史案例(他特意加重了语气)推演出的、极可能发生的现实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请大家收藏:()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江是京州乃至整个汉东平原的生命线!一旦污染,代价是千亿、万亿都无法挽回的!我们不能用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去赌一个GDP数字!”
“张厅长言重了!” 王为民副省长提高了声调,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技术是在进步的!环保标准是在提高的!我们的规划采用的已经是国际最先进的工艺路线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配套的环保设施投入也是史无前例的!至于安全风险,哪个大型化工项目没有风险?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把预案做细做实,风险是可控的嘛!不能因噎废食!”
“可是,” 主管水利的副省长也加入了争论,指着水利厅报告中的一页,“青江枯水期的生态流量保障,省人大是有明确立法要求的!项目规划的取水量,已经逼近了法律规定的极限红线!这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一旦引发下游地区用水纠纷,谁来负责?”
“水资源可以统筹调配嘛!从邻省协调,或者加大水库蓄水能力建设!” 王为民副省长挥了挥手,仿佛在驱散一只恼人的苍蝇,“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要有发展的决心和魄力!现在全国都在抢项目、拼发展,我们汉东好不容易引来这么个金凤凰,难道要因为几条鱼、几口水,就把它吓跑了?那我们就是汉东的罪人!”
“王副省长,您说的‘几条鱼、几口水’,是数百万人的生存底线!” 张明远厅长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带着学者特有的执拗,“邻省的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水库建设周期长、投入大,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不是决心魄力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和科学底线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更不能透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争论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越来越大的涟漪。支持者强调项目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经济收益,认为风险和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技术进步”来解决;反对者则忧心忡忡于环境安全的不可逆破坏和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认为项目选址存在根本性缺陷。
双方引经据典,言辞交锋,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都升高了几度,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粘稠的胶质,压得人喘不过气。
喜欢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请大家收藏:()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