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草诏天下,民心铸鼎

捷报如雪片般飞入神都,烈禳麦在焦土之上稳定亩产的消息,足以让任何一个王朝张灯结彩,大赦天下。

然而,九龙殿内却是一片沉寂,御座上的凤无涯指尖轻敲着龙椅扶手,深邃的凤眸中没有半分喜色。

她很清楚,喂饱肚子的百姓,只是不再是饿殍,却未必是甘心臣服的子民。

她没有召见任何一个庆功的朝臣,只传了两个人——掌管民生农务的申屠野,以及负责记录这一切、堪称“新史官”的裴昭南。

“烈禳麦是天时地利,不是皇恩浩荡。”凤无涯的声音清冷如玉,在大殿中回响,“今日能种,明日或许就能被权贵夺走。民心如沙,握得再紧,没有规矩的束缚,风一吹就散了。”

她素手一挥,一张空白的雪白绢帛在两人面前的御案上缓缓铺开,如同一片未经开垦的土地。

“百姓信了粮,未必信官。朕要的,不是一时的丰收,而是千秋万代的秩序。若不把这规矩刻进石头里,今日的稷灵田,早晚又会沦为某些人中饱私囊的私器。”

申屠野常年奔波于田埂之间,对民间疾苦洞若观火,凤无涯的话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一团火。

他猛然抬头,双目放光,向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圣明!臣以为,这规矩,不应由朝廷来定,而应由种地的人自己来议!”

他顿了顿,整理着脑中翻涌的思绪,越说越是顺畅:“可仿效古时乡约,设立‘三老会’!一为耕者,出力最多,当有其位;二为妇人,掌管一家吃穿用度,最知柴米贵,当有其位;三为耆老,历经丰歉,见识深远,当有其位!凡一地稷灵田的收益如何分配,禾官由谁担任,灾年如何调剂,皆由‘三老会’公议决断!朝廷只派巡查御史,监督流程,不干涉内容!”

这番话石破天惊,几乎是在动摇千百年来的集权根基。

裴昭南握着笔的手都停在了半空,惊愕地看着申屠野。

凤无涯的眼中却爆发出璀璨的激赏,她重重点头,一字一句道:“好!说得好!那就让百姓,自己来写这部法!”

三日后,神都郊外的千亩洼,昔日的试验田旁,一座简陋却庄严的高台拔地而起。

没有雕梁画栋,只有夯土与原木,百姓称之为“草诏台”。

周阿槿,这位曾经的农妇,如今的农部女官,站在台上,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百名从各地稷灵田选拔而来的农户代表。

他们脚下,堆放着金黄的稻草和湿润的泥土。

“今日,陛下有旨。”周阿槿的声音传遍四方,“这关乎天下所有种田人的规矩,由我们自己来定!稻草为笔,泥土为纸,我们说的每一条,都将是未来的法!”

人群瞬间沸腾了!自己给自己立法?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很快,第一场争执爆发了。

一名来自北地铁矿区的壮汉,脸膛黝黑,嗓门洪亮:“俺们流血流汗,种出的粮食,凭啥要分给别人?俺看,就该‘全归耕者’,谁种归谁!”

话音未落,一个来自江南水乡的瘦弱妇人便立刻反驳:“刘大哥这话不对!村里还有孤寡老人,还有嗷嗷待哺的稚子,他们没有劳力,难道就要眼睁睁饿死?依我看,得多留出一份,专补孤寡!”

“补了他们,俺们吃啥?俺家七八张嘴呢!”

“你的嘴是嘴,人家的命就不是命了?”

争吵愈演愈烈,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申屠野一直默默站在台下,此刻,他没有出言裁决,只是对身旁的草人兵士摆了摆手。

几个草人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搬来一摞厚厚的名册,重重地放在台前。

册页泛黄,边缘破损,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申屠野走上前,随手翻开一页,用一种近乎耳语的音量,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大夏历三百四十二年,春,青州府,饿殍三万一千六百人。王二狗,七岁,食观音土而死。李家三娘,二十四岁,为一斗米自卖,次日投井……”

他一页一页地翻,一个一个地念。

那些冰冷的文字,每一个背后都是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

“你们吵的,是粮食如何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洪钟大吕,震得所有人耳膜嗡嗡作响,“而他们,是没了命!”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那名主张“全归耕者”的壮汉,铁塔般的身躯微微颤抖,他看着那名册,仿佛看到了无数双在黑暗中乞求一粒米的眼睛。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拳头狠狠砸着地面,泣不成声。

寂静过后,共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成。

最终,一部以“三成制”为核心的草案诞生了:稷灵田三成收成上缴国库,以作军需及大灾统筹;三成归耕者所有,多劳多得;三成留存地方公仓,由“三老会”决断,用于抚恤孤寡、兴修水利、应对局部灾情。

并且,在所有人的强烈要求下,增补了一条——“悯饥碑常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请大家收藏:()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