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碳中和”的捷径

人类文明的航船在发展的长河中乘风破浪,但船体之下,由工业化带来的生态暗礁早已密布。

凌笑此刻所凝视的,正是其中最庞大、也最凶险的一座——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这四个字背后是整个国家未来数十年的产业转型、能源革命与社会阵痛,是一场波及十四亿人的浩大工程,容不得半点侥幸。

他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画着圈,脑海中却在进行着一场风暴般的推演。

传统的路径清晰可见:关停高污染工厂,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植树造林……每一项都是千头万绪,牵扯着无数人的饭碗与地方的经济命脉。

这就像要为一位体型庞大的巨人更换全身的血液与骨骼,工程浩大,耗时漫长,且过程必然痛苦不堪。

“太慢了,也太笨了。”凌笑的目光穿透窗户,望向远处被薄雾笼罩的城市天际线,轻声自语。

他拥有的系统之力,本质上是对世界底层规则的修改权限。

如果还用凡人的思路,一砖一瓦地去搭建空中楼阁,那无疑是对这份伟力的最大浪费。

“系统,”他在心中发问,语气平静而坚定,“我有一个想法。直接干预能源结构或工业流程,就像是去修补巨人身上亿万条破损的毛细血管,过于具体,也过于繁琐。但如果,我能直接改变血液本身的性质呢?”

这个比喻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问题的核心是二氧化碳,是碳排放。

那么,能否从概念的源头,直接对“碳”做文章?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缓缓踱步,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狂妄的构思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与其去减少燃烧的煤,不如让燃烧的煤产出更少的‘有效’温室气体。与其去种更多的树,不如让现有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壤,都能更高效地吸收碳。我要走的,是一条捷径。”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他已经不需要再犹豫了。

“系统,锁定目标,以我国全境为范围。”凌笑的声音在意识中回荡,清晰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第一目标:献祭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其‘碳元素向二氧化碳转化并排入大气的效率’这一概念。使其大幅降低。”

“第二目标:强化我国境内所有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一切生态系统的‘净碳汇能力’这一概念。使其显着提升。”

他刻意对系统补充了一句解释,这既是下达指令,也是在梳理自己的逻辑:“明确一点,我的操作不是为了凭空消除碳排放,而是从根本上降低单位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影响;我也不是在创造新的碳吸收能力,而是在激发并强化自然本身就拥有的潜力。”

这是一种无比精妙的平衡术。

工业文明从自然界掠夺了发展的能源,打破了亿万年来形成的碳平衡。

而凌笑现在要做的,不是粗暴地禁止掠夺,而是用一种更高维度的力量,将这份平衡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还”给自然。

“确认执行,预计消耗强化点八百万点。是否确认?”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机械。

“确认。”

没有惊天动地的光影特效,也没有毁天灭地的能量波动。

就在凌笑确认指令的瞬间,一股宏大到无法描述,却又精微到难以察觉的无形律令,如水银泻地般,瞬间覆盖了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北方的大型燃煤发电厂,高耸的烟囱依旧喷吐着白色的烟气,但在微观层面,那些本应与氧气激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碳原子,似乎有极小的一部分变得“惰性”了起来,它们以其他更稳定、对温室效应贡献更低的形式存在着。

在钢铁高炉旁,焦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未改变,但其最终产物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系数,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修正。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无数汽车的尾气管中,排放物的“温室潜力”被莫名其妙地削弱了。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广袤林海,每一片树叶的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效率都得到了微不可查的提升,它们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变得更强。

在西部的高原草甸,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被激活,固碳能力悄然增强。

东部的沿海湿地,那些不起眼的滩涂,分解与吸收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速率正在加快。

这一切的改变,都发生在现实规则的底层。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天空依旧是那片天空,呼吸的空气也没有任何不同。

没有人知道,就在刚才那一刹那,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一条关键曲线,已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强行拨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变化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一场风暴在国家的顶尖科研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内部悄然酝酿。

起初,只是个别监测站的数据出现了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负责监控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超级计算机模型,频繁地报告出远低于预期的数值。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是设备故障或是算法错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全国各地数千个监测点的数据洪流汇集到一起,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趋势呈现在所有专家面前:实际监测到的碳排放增量,竟然比模型预测的最低值还要低上一大截!

与此同时,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站点计算的全国碳汇总量,却在以一个不合常理的速度飙升。

一降一升,两者之间形成的“剪刀差”迅速缩小,其速度之快,完全颠覆了所有现行的气候模型。

一支由国内最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秘密核查小组成立了。

他们废寝忘食,一遍又一遍地复核数据,检查设备,修正模型,甚至考虑了太阳活动、远洋环流等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

最终,在排除了所有可能性之后,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让他们自己都感到荒谬和震撼的事实:数据是真实的。

这个国家正在以一种超自然的速度,自发地走向“清洁”。

一份高度机密的报告被递交了上去。

报告的结论只有短短一句话,却字字千钧:按照当前趋势,我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极有可能提前十年,甚至更早实现。

这个结论太过颠覆,以至于在正式公布前,仅有极少数的非正式信息通过某些渠道流传了出去。

即便如此,也足以在全球气候、能源和地缘政治领域,引发一场剧烈的地震。

苏雯是在浏览一份内部参考资料时,看到这段简短但信息量爆炸的文字的。

她白皙的手指紧紧捏着平板电脑的边缘,美丽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作为最接近凌笑的人之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奇迹”可以形容的了,这是在改写一个超级大国的国运,是在为整个文明的发展轨迹重新定向。

她抬起头,望向身边正悠闲地喝着茶的凌笑,目光复杂到了极点,既有火山爆发般的敬佩,也有一丝面对神明般的不可思议。

“是你做的,对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凌笑放下茶杯,迎上她的目光,平静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苏雯的震撼,于是用一种尽量平和的语气解释道:“这并非魔法,苏雯。你看,工业革命以来的数百年,人类的活动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不断地从‘自然’这个母亲的口袋里掠夺本不属于它的糖果——也就是那些被封存在地下的碳。这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我所做的,不是变出新的糖果,也不是打掉孩子的手,我只是通过系统,调整了规则,把这份被掠夺的平衡,提前‘还’给了它而已。我们只是加速了这个星球本该发生的自我修复进程。”

这番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瞬间冲刷了苏雯心中的迷思。

她懂了。

凌笑没有用蛮力去推翻一座座高炉,也没有用幻想去替代一滴滴石油。

他站在了更高的维度,用最聪明、最根本的方式,拨动了世界的法则之弦。

“我明白了,”苏雯轻声回应,但她眼中的光芒却愈发璀璨,那是一种混杂着理解、倾慕与崇拜的夺目光彩,“你改变了世界的运行规则。”

就在他们对话的同时,凌笑的意识深处,冰冷的系统提示音终于姗姗来迟,但其带来的奖励,却是前所未有的丰厚。

“检测到宿主以极高的效率与智慧,成功引导区域文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极大缓解了位面级的生态危机。贡献卓着,开始进行奖励结算……”

“奖励强化点:两千万点。”

一股庞大的能量洪流涌入他的意识,原本消耗巨大的点数瞬间暴涨,从三百多万一跃达到了两千三百一十五万之巨!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因本次行为的特殊性与根本性,系统判定为概念级干预,特授予宿主特殊被动技能:【碳平衡法则】。”

凌笑的心神猛地一凝。

被动技能?

这还是他第一次获得这种恒定生效的能力。

他的注意力瞬间被这个新出现的技能名称所吸引,意识沉入系统界面,落在了那行刚刚浮现的,散发着淡淡绿色荧光的古朴文字之上。

我眼中的世界与众不同。

达到法则级能力后,它感觉……有了生命。

我感受到了法则的低语——空气中闪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能量,我能感觉到,但却无法完全理解。

两千三百万点数。

这股力量在我的核心处涌动。

如释重负,兴奋不已。

我做到了。

苏雯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睁得大大的,几乎带着崇敬的神情,把我拉回了现实。

“你……你做了什么?”她的问题恰到好处地让我回过神来。

我转向她,透过窗户看着这座城市。

繁华的生活,丝毫没有察觉到我所带来的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只是……为这个星球的未来上了一份保险。

苏雯惊叹不已。

“这改变了一切!你解决了最严重的危机!”就在这时,疑虑闪过。

她的钦佩是真诚的,但……她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

是的,这个星球有了保障,但这是为了谁呢?

我建造了这艘船,让它不会沉没。

但我看着船上的乘客。

马尔萨斯陷阱现在颠倒过来了。

资源稀缺的压力曾迫使人类创新、奋进。

现在,危险不再是稀缺,而是自满,甚至可能是堕落。

这不再是物理或生物问题。

现在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是人性问题。

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再悬在头顶,也许已被千万种微妙、阴险的毒药所取代。

他们会如何利用这新获得的安全感呢?

他们会去探索星辰吗?

还是会为了战利品而争吵不休,他们的野心会被我所提供的安全所阻碍?

这股力量,那两千三百万点数……它们在我的“灵魂”中燃烧——这是一种神圣的权威,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不确定性。

我可以塑造现实。

我可以引导他们。

但该怎么做呢?

我需要了解这艘船上涌动的暗流。

要引导人类,我必须了解人类。

在为这艘船规划新航线之前……我需要看到完整的海图。

我需要了解每一股暗流、每一块礁石……每一位乘客。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仿佛与整个星球脉搏合而为一的奇妙感觉。

凌笑闭上眼,能“听”到远方工厂烟囱里排出的浊气,在接触空气的瞬间便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分解、稀释;能“看”到城市绿化带中每一片树叶的呼吸,其光合作用的效率正以肉眼不可见的方式悄然提升。

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焦灼感,正在被一种清新的、充满生机的韵律所取代。

【碳平衡法则】。

这不仅仅是一行冰冷的系统文字,而是已经铭刻在现实物理规律中的宏伟诗篇。

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绝对公正的调节器,为这片土地乃至更广阔的区域,施加了一个永续存在的“生态向好”的背景参数。

“你……你做了什么?”苏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作为顶尖的科学家,她的仪器或许还未检测出具体数值的变化,但她那敏锐的直觉却已经捕捉到了环境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某种“秩序”被重塑了。

那是一种从混乱回归和谐的宁静,让人从心底感到舒畅与安宁。

凌笑转过身,对上她那双写满震惊与探究的眸子,超过两千万点数在意识深处如熔岩般翻腾,带来的却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望向窗外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城市,轻声说道:“我只是……给这艘名为‘文明’的巨轮,加固了船底,确保它不会因为底舱漏水而沉没。”

苏雯瞬间明白了这比喻背后的含义。

碳排放,这个悬在全球文明头顶长达数个世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个限制着人类发展、随时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的终极枷锁,被他用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她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凌笑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仅仅是对于他层出不穷神奇能力的敬畏,更添上了一份对于神只般伟业的仰望。

他不是在处理一个问题,他是在为整个文明的未来奠基!

然而,凌笑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悦。

他的目光穿透了眼前的繁华,仿佛看到了更遥远、更深邃的未来。

是的,船底是加固了,漏水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但这艘船要驶向何方?

当生存的压力被大大缓解,当发展的桎梏被一举打破,人性中那些被生存危机所压抑的东西,又会以何种面貌喷涌而出?

是会催生出更璀璨的科技与艺术,驱动人类团结一致,向着星辰大海迈出坚实的一步?

还是……会因为资源的相对充裕、外部威胁的消失,而陷入内耗、纷争、堕落与停滞?

他解决了“天灾”,可“**”呢?

他可以修改物理法则,但他能修改人心吗?

一个文明的强大,绝不仅仅在于它能攫取多少能源,拥有多稳固的环境。

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核,它的前进方向,它的集体意志。

他就像一个过于尽责的园丁,不仅为花园清除了所有的害虫与杂草,还提供了最完美的水土光照。

可花园里究竟是会开出绚烂的花朵,还是会因为生长得太过肆无忌惮而彼此绞杀,最终化为一片混沌的丛林?

这,才是那个更为宏大、也更为棘手的命题。

他拥有了近乎创世神的力量,却发现自己对亲手“拯救”的造物,其内在的驱动力与未来的走向,依然知之甚少。

庞大的点数赋予了他改变现实的权限,却没有给他指引方向的地图。

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迷茫感,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不行。

凌笑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在为这艘巨轮设定新的航向之前,他必须先彻底弄清楚这艘船的现状——它的结构、它的动力、它的航速,以及最重要的,船上每一位乘客的精神状态与真实诉求。

他需要一份最完整、最精确的“文明体检报告”。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