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言咒——全村大会上的“诚实风暴”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为石楠女子高级中学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但这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光芒,并未能照亮城市另一角落的阴霾。

距离石楠市中心三十多公里的王家村,曙光小学规划建设工地上,气氛却与这份朝气截然相反,显得格外压抑。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机油混合的气息,远处几台静止的工程车像沉默的钢铁巨兽,履带深陷在泥泞中,压出的沟壑如同大地被撕裂的伤疤。

风从田埂上刮过,卷起细碎的沙粒打在脸上,带来微微刺痛的触感。

凌笑站在这片荒芜之中,指尖轻触黑色轿车冰凉的金属外壳,寒意顺着指腹蔓延上来。

他身旁的苏雯一动不动,银灰色的眼眸映着灰蒙蒙的天色,仿佛两枚嵌入现实的量子镜片。

她能感知空气中的电磁波动——此刻,基站信号正以微妙频率震荡,纳米机器人已悄然渗入本地通讯网络。

不远处,工地项目负责人李经理搓着手,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在晨光下泛着油亮的微光。

他皮肤因长期户外奔波而粗糙发红,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王主任,您看,这工期催得紧,孩子们都盼着九月能入学。这签字的事……”

对面站着村委会主任王建国。

他挺着啤酒肚,手指上的金戒指在日光下闪出一道刺眼的反光,像是某种无声的炫耀。

他慢悠悠地掏出一包软中华,火苗“啪”地一声窜起,点燃香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文件,官腔十足:“小李啊,不是我老王不通情理。你们这个曙光基金会是做好事,我们村一百个支持。但是,支持归支持,规矩是规矩。这个规划图上的细节,我看还需要再核实核实嘛,比如这个化粪池的位置,离我们村的饮用水井是不是太近了?这都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不能马虎。”

李经理连忙解释:“王主任,这个我们设计院都勘测过的,完全符合安全标准,距离绝对够,报告您也看过的。”

“报告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建国吐出一口浓烟,烟雾随风飘散,隐约裹挟着劣质烟草的焦苦味,“还有这个路,你看看,压成什么样子了?这都是我们村集体凑钱修的,你们这大车天天来回跑,村民意见很大啊。这个赔偿问题不谈妥,我这个村主任怎么向全村老少交代?”

李经理喉头滚动了一下,吞咽的动作清晰可见。

路确实压坏了些,但他们早已提出合理赔偿方案;至于化粪池,更是无稽之谈。

真正的门槛,从来不在纸上,而在那些看不见的“潜规则”里。

凌笑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

风吹动他额前的黑发,掠过眉梢时带来一丝微痒,但他连眨眼都未曾有过。

“先生,”苏雯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的精神链接,如同数据流注入神经末梢,“我已经通过纳米机器人接入了本地网络和通讯基站,资料汇总完毕。”

“这个王建国,人称‘王阎王’,在王家村当了十年村主任,是典型的地头蛇。风评极差,村民对他敢怒不敢言。他最擅长的手段就是这种‘合法刁难’,利用职权在各种审批、许可上设置障碍,逼迫对方私下‘解决’。而且他非常狡猾,从不亲自开口要钱,也基本不留任何直接的录音或书面证据,很难抓住他的把柄。”

凌笑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对付这种藏在规则阴影下的蛀虫,用雷霆万钧的暴力手段虽然简单,却也落了下乘,甚至可能因为“程序不当”而让他反咬一口。

对付骗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夺走他用以欺骗的工具。

“系统,”凌笑在心中默念,“有没有办法让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内无法说谎?”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回应:“检测到宿主需求:对特定目标施加‘真言’规则。此操作属于精细化规则干涉,可执行。目标锁定:王建国。能力限制:剥夺其‘主观意愿下进行欺骗性、误导性或隐瞒性语言表达’的能力,强制其所有语言表达必须基于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认知。请注意:该能力仅作用于主动发言行为,若目标选择沉默,则不会触发;且不强制揭露未知罪行或诱导供述未意识到的违法行为。请设定持续时间。”

“就二十四小时吧。”

“确认执行。本次操作将消耗因果点数50,000点。当前剩余点数:2,618,500点。执行后剩余点数:2,568,500点。警告:此能力涉及‘自由意志’层级的干涉,属高危操作,已被系统标记为S级权限调用。是否确认?”

“确认。”

“规则干涉已启动。”

几乎在系统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凡人肉眼无法看见的、由纯粹规则力量构成的无形枷锁,跨越空间,精准地套在了不远处还在吞云吐雾的王建国的大脑语言中枢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建国浑然不觉,他弹了弹烟灰,看着李经理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正准备再说几句官场套话把他打发走——忽然,喉咙深处涌上一股奇异的压迫感,像是有根无形的手指卡住了声带。

他清了清嗓子,觉得可能是烟抽多了,便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这事下午再说。今天下午两点,村里开全村大会,讨论小学用地补偿的最终方案,还有其他一些村务。你们基金会也派人来听听吧,听听我们村民的真实心声。”

说完,他背着手,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离去,皮鞋踩在碎石路上发出沉闷的“咯吱”声,每一步都踏出权力的回响。

他已经想好了,要在下午的全村大会上,当着所有村民和镇里下来指导工作的干部的面,好好“强调”一下施工带来的“问题”,把自己的权威和“为民请命”的形象再树立得高大一些,顺便也敲打敲打这个不识相的基金会。

下午两点,王家村村委会的大院里坐满了村民,黑压压的一片。

头顶的老式吊扇吱呀转动,搅动闷热的空气,汗水顺着人们的脖颈滑落,在衣领上留下一圈圈盐渍。

远处传来狗吠和鸡鸣,混杂着孩童哭闹与老人咳嗽的声音,构成一幅嘈杂而真实的乡村图景。

主席台前架设的话筒发出轻微的电流嗡鸣,像一只蛰伏的昆虫在低语。

人群中,几个年轻人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神情专注——他们是《城市观察报》的记者,此前曾多次报道基层治理问题。

其中一位女记者林薇,刚刚收到一条匿名推送消息:“今日王家村大会或将披露重大公共事务违规线索,请速前往。”

她并不知道是谁发来的信息,但她记住了那个代号:“Q”。

王建国坐在主席台上,手扶话筒,清了清嗓子。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像干枯的豆子落在铁皮屋顶上。

“各位父老乡亲,同志们!”他声音洪亮,“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主要是谈几件事。第一件,就是我们村的头等大事,曙光小学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把这么好的项目引到我们王家村,是我王建国和村两委班子努力的结果,也是镇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

他顿了顿,满意地看着台下反应,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施工车辆对我们村道的损坏,这个问题很严重,基金会那边给的赔偿方案,我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因为是慈善项目,就让咱们村集体吃亏,对不对?”

他本想继续说“后续我会据理力争为大家争取最大利益”,可话到了嘴边,却被一股强烈的生理抗拒打断。

“……关于村道赔偿,其实压坏得不严重,花个万把块钱就能修好。”话一出口,王建国猛地一怔,像是被人扇了一耳光。

他明明想说的是“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怎么脱口而出这种实话?

他顿了顿,试图补救:“我……我是说……”

可越是努力掩饰,那股压迫感就越强,仿佛有根无形的手指卡住他的喉咙。

“……基金会给五万,足够了。”他痛苦地闭上眼,冷汗直流,“再多要就是敲诈……”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有人惊呼:“他说啥?他自己承认要敲诈?”

另一个声音颤抖着接上:“难怪去年修桥款一直没到账……”

王建国脸色骤变,双手死死捂住嘴,身体剧烈颤抖,仿佛灵魂正在与**争夺控制权。

时间仿佛凝固了十秒。

那一刻,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喝骂。

整个院子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枯叶的“沙沙”声,还有不知谁怀里收音机漏出的微弱电流杂音。

终于,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他在骗人!”

紧接着,第二个声音响起:“不对……他说的是真的!”

头发花白的老李四颤巍巍地挤上前,指着王建国,老泪纵横:“张书记!他说的都是真的!我儿子有残疾,申请低保,他硬是说不合格!我没办法,把家里准备给孙子买药的钱换了两条烟一箱酒送给他,第二天就批了!我们一家人,就指望那点钱活命啊!”

老人的声音嘶哑而破碎,每一个字都像钉子扎进泥土。

于是,愤怒醒了。

王建国还想挣扎,对着话筒大声喊:“你们吵什么?以前哪次不是这样?都给我闭嘴!”

可嘴巴一旦张开,真相便如决堤洪水般奔涌而出:

“上次乡里拨款修水渠,那二十万的款子,我就扣了三成下来!不然我儿子在城里买那套婚房的首付,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轰!”

整个大院如同被投入一颗炸弹。

村民们全都站了起来,群情激愤。

“王建国!你个贪官!”

“原来修水渠的钱被你吞了!难怪那工程质量那么差!”

坐在主席台上的两位镇干部脸色铁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