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我教你做事

徐剑飞面对宋子文,口若悬河地谈论着战时经济。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他突然伸出手指,指向窗外那座红红火火、规模巨大的工厂,继续说道:“比如说我们眼前的这座钢铁集团,它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正是因为国家放开了,原本应该处于战时管制的资源。

我们这些私人投资者得以利用这些资源,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得这座钢铁集团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徐剑飞稍作停顿,让宋子文有时间消化他所说的话,然后接着说:“这座钢铁集团在钢铁产量方面,为我们的抗战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同时,它还为从开采、生产、加工到运输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现在至少有 10 万个家庭因此受益,几十万难民有两口饭吃。这难道不是既照顾了国防需求,又兼顾了民生福祉吗?”

宋子文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露出明显的表情,似乎对徐剑飞的话并不完全认同,但也没有直接反驳。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容易被忽悠的人。

徐剑飞见宋子文没有回应,便继续说道:“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之前曾经执行过一段时间的战时棉纱经济。”

宋子文插话道:“当时那可是失败的,最后不得不废弃。”

徐剑飞连忙摇头,反驳道:“子文兄,你又错了。”

宋子文眉头微皱,疑惑地问:“我错在哪里了呢?”

“你错就错在,从棉花的生产到纺纱的加工,再到布匹的纺织,然后收购,这一整套流程全部都由政府包办。

要知道,四川本来就不是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这里的气候条件也并不适宜棉花的种植。

然而,政府却强硬地规定,每个百姓必须种植一定数量的棉花,这无疑引起了百姓们的强烈怨恨。、这种强制性的规定,不仅导致了棉花产量的大幅降低,而且在收购环节上,政府又刻意压低价格,使得百姓们根本无法获得应有的收入。积极性自然不高,乃至抵触。

与此同时,政府还要求百姓们接受政府分摊的纺纱织布,并强行规定他们必须上缴一定数量的布匹。

如此一来,便出现了严重的分散化浪费现象。百姓们为了完成上缴任务,不得不纺织出效率低下、质量粗糙更薄的布匹。

然而,据我所知,从上海等地,千辛万苦迁移到重庆的那些原先纺纱厂闲置的纱锭,数量竟然多达二十万之多!

这些纱锭本应在他们老板组织运作下,生产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却因为种种原因被限制在外,而被闲置一旁,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

这样的战时经济模式,又怎能不失败呢?”

宋子文听到这里,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问道:“竟然有这么多闲置的纱锭吗?”

徐剑飞语气坚定地说道:“宋兄,你若亲自去调查一番,便会发现实际数量只会比我说的更多。”

他稍作停顿,接着解释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政府对原材料的管控极为严格;

其二,政府把控的全部流程,让原先的老板根本参与不进来。政府对布匹价格也有严格规定。

如此一来,那些纱厂老板即便有心参与生产,也因无法获取原料而有心无力。

即便他们能够生产出布匹,由于价格过低,根本无利可图。

长此以往,下面的民众自然怨声载道,而上面的政府也难以得到优质的布匹。纱锭又大量闲置,如此这般的战时经济,又怎能不失败呢?”

话至此处,徐剑飞并未给宋子文追问解决办法的机会,而是继续说道:“我们的新疆,拥有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然而,这片宝地却被盛世才等人牢牢掌控,他们宁可种植大烟,也不愿种植棉花。

反观国府这边,却在并不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强行种植,这难道合理吗?

如果将新疆这些军阀的地盘也纳入战时经济体系之中,那么布匹原材料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难题,还能让百姓从中受益。再将纺纱织布这道环节交给民营资本运作,何愁国府布匹的事不迎刃而解、”

宋子文听到这里,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他紧接着又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顾虑地说道:“不过,要实现这一点恐怕还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接着,话题转到了食盐方面。“由于我们失去了沿海地区,无法从敌战区获取沿海的食盐,这导致我们的百姓面临着淡食的困境,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化工厂,因缺乏原材料而无法为战争提供足够的化工原料。

幸运的是,我们青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盐资源,尤其是三边盐的储量更是相当可观。

据统计,仅仅三边的盐场每年就能够生产高达 150 万驮的食盐(一驮为一百五十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日特战队请大家收藏:()抗日特战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为了封锁三边地区(陕甘宁边区),这些盐被严密地封锁在了三边地区,无法顺利运出。

相反,我们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从遥远的青海运输食盐过来,这导致车马费用高得离谱。”

宋子文对此并没有隐瞒,他坦率地承认:“这确实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啊。”

徐剑飞嘴角泛起一抹苦笑,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仅仅只是为了所谓政治,竟然就让我们这些为战争服务的化工厂,失去了原料供应,这真的值得吗?”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愤懑。

接着,他稍稍提高了音量,继续说道:“而且,你真的以为这样的封锁能够奏效吗?

黑市交易和走私贩运就无处不在,难以断绝。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你,就连负责封锁三边的那些军队,也都在明目张胆进行着食盐的走私活动!”

徐剑飞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宋子文的心上。

徐剑飞没有给宋子文仔细思索的机会,接着说下去:“这种暂时的封锁经济之法,不仅导致了我们化工厂的原料短缺,更使得我们国统区的百姓们面临无盐可吃的困境。

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税负却流入了那些私盐贩子和军队的腰包,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残的行为吗?”

宋子文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徐剑飞就一字一句道:“解除对三边的封锁。”

宋子文满脸惊愕,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变得有些尖锐:“什么?你……你竟然敢通G?”

喜欢抗日特战队请大家收藏:()抗日特战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