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明朝影视融合17

陈阳指着库房里堆得像小山似的粮种,先拿起一把金黄饱满的颗粒:“这叫玉米,亩产能到800斤,既能当主粮蒸着吃、磨成粉做饼,也能剥下来煮成粥,连玉米须都能晒干泡水,浑身是宝。”

朱佑樘刚伸手捻起几粒玉米,就被陈阳拉到另一堆棕褐色的块茎前:“这是土豆,更了不得。蒸、煮、烤、炒都行,切丝能拌凉菜,切块能炖肉,最关键的是耐活——沙地、盐碱地,哪怕是有石子的山坡都能种,亩产保底3000斤,照料得好能到5000斤,就算天旱也饿不死苗。”

没等太子从“5000斤亩产”的震惊里缓过神,陈阳又指向旁边堆着的红薯:“还有这个,红薯。蒸着吃甜糯,煮着吃绵软,切丝炸了是零嘴,磨成泥还能做点心。要是种在肥沃的地里,精心管护,亩产能到8000斤;就算是差些的地,3000斤以上也稳了,而且埋在土里能存大半年,荒年里就是救命粮。”

朱佑樘听得眼睛都红了,攥着红薯的手都在抖,刚要喊人来运,就被陈阳递过来一张纸:“别急,种植方法我都写在这上面了——什么时候播种、怎么翻土、要不要浇水施肥,写得明明白白。这些粮种和法子都交给你,能不能让百姓吃饱饭,能不能青史留名,就看你的了。”

“青史留名”四个字像重锤砸在朱佑樘心上,他当下就喊来侯府的护卫,连调十辆马车,把玉米、土豆、红薯装得满满当当,几乎把陈阳府里的护卫都抽调去护送,生怕出半点差错。等车队往皇宫赶时,他还嫌慢,自己骑着马跑在最前面,恨不得立刻把这好消息告诉父皇。

到了皇宫,朱佑樘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抱着装着粮种的布袋子就往御书房冲,刚到门口就喊:“父皇!父皇!儿臣找到能让百姓再也不挨饿的宝贝了!”

成化皇帝本以为儿子只是寻到些寻常改良粮种,没成想朱佑樘一开口,便将陈阳所讲的粮种特性、种植条件、能解百姓饥苦的关键之处,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从粮种如何适应不同土壤,到种下后能帮多少州县渡过荒年,桩桩件件说得清晰详实,绝无半分少年人的浮躁。

听着听着,成化皇帝端着茶盏的手渐渐放了下来,原本松弛的脊背也慢慢挺直,眼里的漫不经心被惊喜和震动取代。等太子话音落下,他猛地一拍桌案,连茶盏晃动溅出茶水都没顾上,起身就往殿外走:“快!带朕去看那些粮种!”

到了宫门外,十辆马车整齐排开,鼓鼓囊囊的粮袋堆得满满当当,风一吹还能看见袋口露出的陌生粮粒。成化皇帝围着马车转了两圈,伸手掀开一袋仔细打量,指尖抚过那些从未见过的作物,脸上的兴奋再也藏不住,连声音都带着颤:“好!好!这才是能安江山的宝贝!”

他转头拍向朱佑樘的肩膀,力道比往常重了几分:“你终于长大了,知道把百姓和江山放在心上,也担得起这天下的重任了!”

朱佑樘心里顿时一紧,连忙躬身道:“父皇,儿臣年纪尚轻,还有许多事要向您学习,传位之事万万不可提!”

成化皇帝却没接这话,目光又落回马车上,语气急切:“当务之急是选试验田,朕看皇庄的地就不错,水肥足,好出成果。”

“父皇不可!”朱佑樘急忙上前,“陈阳曾与儿臣说,皇庄里的太监、管事贪污成风,若把粮种交过去,他们定会偷偷倒卖给出江南的士绅豪族,到时候试种不成,还会坏了大事!”

成化皇帝眉头一皱,沉默片刻后问道:“那你有什么主意?”

“儿臣觉得,不如咱们亲自划一块近京的空地,派厂卫和锦衣卫共同照看。”朱佑樘语气笃定,“厂卫能防宫内人伸手,锦衣卫可镇周边宵小,这样才能确保粮种安全,试种也能顺利推进。”

成化皇帝沉吟半晌,缓缓点头:“你说得在理,就按这个思路来。”随后父子俩又凑在一起,细细敲定了划地的范围、调派人员的数量,以及后续如何安排农匠指导耕种,一直商议到暮色沉沉,才算定下了完整的计划。

倭国往大明朝输送奴隶的船队,渐渐成了沿海码头的常景——三天一支小船队,五天一支大船队,载着源源不断的奴隶靠岸。各地官府得了消息,比得了圣旨还急切,早早派人在码头等候接收,生怕耽误了片刻。

奴隶一到,各府便立刻动了起来:整修坑洼的官道、开凿新的水渠引活水灌田、加固常年失修的河堤抵御汛期,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身影,忙得热火朝天。百姓们站在田埂或路边看着,心里满是感慨——自打有了这些奴隶干活,他们终于不用再服繁重的劳役,能安心守着自家的地了。

日子一晃到了七月底,倭国的第三批物资又运了过来,这次的规模比以往更惊人:白银六十万两、黄金三十万两、黄铜九十万吨,还有铁矿等各类矿产无数。消息传出去,连之前没赶来看过热闹的远地百姓,都特意赶了过来——毕竟每月底倭国运送财物到大明,早已成了人人皆知的惯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