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正辅兵制

李延昭循着记忆轻车熟路地来到郡府门前。

上前扣了扣郡府的侧门,不多时便有个小吏打开了门,却正是上午为他引路的那名小吏。

李延昭拱手长揖,道:“小**拜见府君,劳烦上君通报一声。”

那小吏连道不敢,却是请李延昭进了郡府,言道府君已吩咐过,若是李延昭来,则无需通报,随时可见。

于是便又引着李延昭来到那间前堂。

李延昭谢过小吏,那小吏便自去了。

他往堂中看去,却见太守坐在上首的案几前,案几上正放着一摞公文。

太守不时拿过一张,细细阅览,而后拿着笔在上方批阅一番。

李延昭走进堂内,俯身下拜:“草民李延昭,拜见府君。”

太守抬起头来,和蔼道:“君不必多礼,速速请起。”

而后指着上午李延昭坐过的那张几案,言道请坐,又冲内厅喊了一句奉茶。

不多时,上午那仆人又端过茶水而来,为李延昭奉上一盅茶,而后同二人见过礼,又自顾返回内厅之中。

“在下已将世兵选取完毕,皆记录完毕,请府君过目。”

李延昭言罢,将记录着各世兵的名册从怀中取出,起身紧走几步,走到太守案几前,将那名册双手奉至太守案前。

太守亦是双手接过,展开粗粗一看。

记录在案有二十七人。

他不由得诧异道:“不足两百人的流民,君竟然能募得二十七名壮士。

端得是不易。”

不到两百人的流民众,算起户数来不过几十户。

募得二十七人,军户便有二十七户,几占去了全部户数的一半。

太守也是一郡的军政长官。

他自是晓得如此有多么不易。

晋朝军户社会地位低,良民之家普遍不愿加入军户。

甚至连与军户通婚都不愿。

因此,军户子女通常只得互相通婚,内部消化。

军户境地之尴尬,可见一斑。

然而李延昭不声不响地,便招募了一半的流民为军户,令太守大人也不得不觉惊异。

“此间流民在逃难路途之中,俱是风餐露宿,吃尽苦头。

如今到达了凉州,承蒙府君及郡城诸位上官的关照,盼来了安定生活,自是不愿失去。

在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便人人感奋。

故有如此多良家子弟自愿投身军伍,建功立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