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三国第12章 赤壁烽火与群儒斗智

一、曹操的“百万水军”与荆州的“躺平式投降”

建安十三年的深秋,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寒意渐浓。许昌丞相府内,一片静谧,只有铜炉中炭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偶尔打破这寂静。炉火熊熊,将墙壁上的《九州征伐图》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那地图上的山川河流也在随着火焰的跳动而微微颤动。

曹操斜倚在镶嵌着南海明珠的蟠龙榻上,他的身上披着一件金丝绣着饕餮纹的锦袍,袍袖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他的目光落在那幅《九州征伐图》上,若有所思。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抓起案头的青铜酒樽,仰头猛灌了一口西凉美酒。那琥珀色的酒液顺着他的胡须滴落,溅落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晕开了一片深色的痕迹。

"传令下去!"曹操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惊雷一般,震得满室文武心头一颤。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可置疑的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主簿连忙躬身应是,手中的笔在竹简上急速记录着曹操的命令。

"三日内,工部必须拿出百万战船的建造图纸!"曹操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决然和果断,"每艘战船要配备八丈高的巨型帆樯,船头铸上吞云吐雾的青铜巨兽,船舷镶嵌能连发十箭的诸葛连弩改良版!还有,再从西域采购三百架大风车,必要时给船队加速!"

主簿的手微微颤抖着,他努力让自己的字迹保持清晰,可那紧张的心情还是让他的字在竹简上晕染出了歪斜的痕迹。

当曹军那如乌云蔽日般的黑色旌旗,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荆州时,襄阳城内却正在上演着一幕荒诞不经的场景。

刘表的幼子刘琮,此刻正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坐在铺满了貂裘的主位上。他的发冠歪斜着,仿佛随时都会掉落下来,手中紧握着的羊脂玉杯,也因为他的颤抖而不住地摇晃,里面的琼浆玉液,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洒落在他那身蜀锦袍上,可他却浑然不觉。

刘琮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紧紧地拽着蔡瑁的广袖,带着哭腔哀求道:“蔡叔父,曹操的先锋军已经到了宛城,听说他们的战马都披着精铁铠甲,咱们这点兵力……”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蔡瑁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只见蔡瑁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从袖中掏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降表,那降表上的朱砂印泥还带着新鲜的气息,显然是刚刚盖上去的。

“公子莫慌!您看这降表上,我都替您想好了头衔——‘曹魏荆州特别行政区名誉总督’,多气派!到时候咱们跟着曹丞相,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这担惊受怕强?”蔡瑁一边说着,一边对着铜镜整理起他那身新做的“曹”字纹官服,那发冠上的明珠,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活像个准备登台的戏子。

时光荏苒,短短三日转瞬即逝。这一天,晨曦微露,襄阳城的城门缓缓开启,仿佛沉睡的巨兽苏醒过来。曹操身骑一匹通体雪白的绝影马,气宇轩昂地踏上了铺着红毯的吊桥。

曹操的目光如炬,凝视着城楼上高悬的巨大横幅,上面赫然写着“热烈欢迎曹丞相莅临指导”几个大字。他嘴角微微上扬,突然仰头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那笑声震耳欲聋,惊得城墙上的乌鸦扑棱棱乱飞,仿佛被这笑声吓得魂飞魄散。

曹操身旁的荀彧,儒雅风度翩翩,他微笑着看着曹操,眼中透露出对曹操的钦佩和信任。曹操揽过荀彧的肩膀,用马鞭遥指远处的粮仓,豪迈地说道:“文若啊,你看这荆州,收得比我煮一碗洛阳水席还要快!”

荀彧微笑着点头,他深知曹操的智谋和果断,这次荆州的收复,无疑是曹操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曹操接着说道:“听说孙权那小子最近在江东搞什么‘水军选美大赛’,真是可笑至极!等我收拾完刘备,定要给他办一场‘火烧江东实景演出’!让他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视觉盛宴!”

曹操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孙权的不屑和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麾下的雄师,定能让孙权见识到真正的战争艺术。

二、诸葛亮的“舌战群儒”与东吴的“奇葩辩论赛”

长江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仿佛要将这一叶扁舟吞没。诸葛亮却稳稳地站在船头,他的青衫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与这汹涌的江水融为一体。

船尾处,张飞正蹲在那里,抱着个大木桶,吐得昏天黑地。他那原本黝黑的面庞此刻更显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好不容易抽空抬起头来,他嘟囔道:“二哥,听说东吴那群人嘴皮子比我的蛇矛还利,咱们真能说得过他们?”

诸葛亮微微一笑,手中的羽扇轻轻摇动,扇面上新题的“怼人三十六计”几个大字若隐若现。他不紧不慢地说道:“翼德放心,亮已准备好‘语言核弹’,就等他们来拆。”

与此同时,在建业城的议事厅内,气氛异常凝重。鎏金兽首香炉中飘出袅袅青烟,却怎么也掩不住空气中那剑拔弩张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刚一跨进门槛,张昭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来。他甩着那绣满云纹的广袖,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撞出清脆的声响。

“孔明先生,听闻刘豫州被曹操追得如丧家之犬,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您这‘天下第一军师’的招牌,莫不是用纸糊的?”张昭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诸葛亮的要害。

只见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手中折扇轻摇,似笑非笑地看着张昭,缓声道:“子布先生此言差矣啊!我主那可是‘战术迂回’,这其中的玄妙,岂是尔等能够轻易参透的?相比之下,某些人可就差得远喽!曹操的大军尚未抵达城下,某些人便急不可耐地将城门钥匙擦得油光锃亮,这等行径,实在是令人不齿啊!”

说罢,诸葛亮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接着说道:“况且,我主不仅有勇有谋,更具仁德之心。他不忍抛下城中百姓,甘愿携民同行,此等胸怀,岂是那曹贼所能比拟的?”

话音未落,一旁的虞翻突然抚着自己的山羊胡,从袖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竹简,朗声道:“且慢!曹操拥兵百万,战船千艘,其势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而刘豫州的残军不过万余,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这不是以卵击石又是什么呢?”

虞翻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一时间,堂上鸦雀无声,众人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然而,诸葛亮却突然猛地凑近虞翻,虞翻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浑身一颤,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只见诸葛亮嘴角含笑,指着虞翻手中的竹简,朗声道:“虞翻先生,你可莫要被这表面的数字所迷惑啊!曹贼的军队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其北方士卒多不服南方水土,而荆州的降兵更是心怀异心,如此一来,这百万雄师便如同那一盘散沙一般,毫无凝聚力可言。我只需略施小计,稍稍撒上一些‘离间调料’,便可让他们自乱阵脚,不攻自破!不信的话,你大可去问问他们的军医,如今营中腹泻的士卒可有一半之多?”

陆绩从角落里艰难地挤了出来,他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祖传的玉璧,随着他的动作来回晃动。只见他一脸不屑地说道:“刘备不过是个织席贩履的市井之徒罢了,有什么资格能与曹丞相抗衡呢?”

诸葛亮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的眉毛轻轻一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然后不紧不慢地回应道:“陆公绩啊,你幼时偷橘的故事,可是在江东百姓中广为流传呢,至今都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呢。相比起品德来,我家主公就算是织一辈子的草鞋,那也比某些人强得多啊!毕竟,有些人虽然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是败絮其中啊!而且,汉高祖刘邦当年不也是起于亭长之位吗?可他最终不也照样开创了大汉的基业吗?所以说,织席贩履又能怎样呢?”

诸葛亮的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陆绩的心上,让他顿时哑口无言。而此时,厅内的其他人也都纷纷憋不住笑出了声,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着,仿佛是对陆绩的一种嘲讽。

孙权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热血。他猛地一拍桌子,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案上的那只青瓷茶盏瞬间被拍得粉碎。孙权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够了!孔明先生说得对极了!来人啊,把那些劝降的奏折统统都给我拿去糊茅厕!咱们现在就和刘豫州一起组成一个‘抗曹复仇者联盟’!对了,赶紧派人去把周瑜给我请回来,我要和他一起好好地策划一下这场大战!”

说完,孙权快步走到诸葛亮面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由于太过激动,孙权的掌心甚至都渗出了汗水,浸湿了诸葛亮的纶巾。

三、周瑜的“小心思”与诸葛亮的“神操作”

在柴桑都督府内,周瑜站在鎏金铜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他轻轻拨动着发间那支嵌满珍珠的玉簪,调整着它的位置,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室内弥漫着龙涎香和胭脂味交织的香气,周瑜的动作优雅而细致,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侍从前来禀报,诸葛亮已经到了。周瑜的动作一顿,随即迅速合上了檀木妆奁,对着铜镜最后抿了抿唇脂,确保自己的妆容完美无瑕。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鲁肃,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子敬,听闻此人素有‘卧龙’之名,今日我定要让他知道,江东才是‘颜值与智慧并存’的主场!”

鲁肃见状,心中有些焦急,他连连搓手,说道:“公瑾,大敌当前,可别……”

周瑜却不以为意,他打断了鲁肃的话,挑眉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算计:“放心!我自有分寸。”说罢,他特意换上了新制的鹤氅,这件衣服剪裁精致,衣袂飘飘,更衬得周瑜风度翩翩。腰间系着象征都督身份的玉珏,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切准备就绪后,周瑜这才不紧不慢地迈步走向议事厅,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健,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自信和从容。

军事会议上,周瑜把玩着翡翠扳指,嘴角似笑非笑地勾起,漫不经心地说道:“久闻孔明先生神机妙算,智慧超群,周某今日倒想见识一下。不知先生能否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雕翎箭呢?若是办不到,可别怪周某我不留情面哦。”说罢,他那双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之意。

诸葛亮端坐在席上,面沉似水,他那羽扇纶巾的装扮更显得风度翩翩。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周瑜眼底的挑衅,然后轻摇折扇,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何须十日?三日足矣!”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自信。

周瑜闻言,心中不禁一凛,但表面上却仍故作镇定地笑道:“哦?三日便能造出十万支雕翎箭?孔明先生莫要夸下海口才好。”

诸葛亮微微一笑,折扇轻点下巴,缓声道:“亮自然不会信口胡诌。不过,这材料一事,还需都督费心。亮自会解决其他问题,都督只需备好庆功宴,再准备些解酒汤便是——毕竟到时候,都督怕是要喝个酩酊大醉呢。”

说罢,他站起身来,向周瑜拱手一礼,然后转身离去,留下周瑜在原地若有所思。

第一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诸葛亮带着两名小童来到江边,悠然自得地坐在岸边垂钓。然而,一上午过去了,鱼篓里依旧空空如也。但奇怪的是,他不时会往江里扔一些用稻草扎成的“假鱼”。

第二日,阳光依旧明媚,诸葛亮却没有再去江边垂钓。他躺在竹筏上,悠然地晒着太阳,仿佛完全不把造箭的事情放在心上。周瑜派来的探子在岸边探头探脑,想要一窥究竟,却只看到诸葛亮悠闲的模样,和时不时哼起的江东小调。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第三日寅时,江面突然腾起了大雾,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足三丈。

诸葛亮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悠然自得地登上了那艘扎满稻草人的战船。他站在船头,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袖,仿佛他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游山玩水一般。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士卒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然后,他轻轻挥动羽扇,下达了命令:“擂鼓呐喊!”

随着他的命令,战船上的鼓手们立刻奋力敲击起战鼓,那激昂的鼓声在江面上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与此同时,士兵们也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气势磅礴。

然而,这还不够。诸葛亮又挑出了几个嗓门特别大的士兵,让他们模仿周瑜的声音,对着曹军大喊:“曹军听着,周瑜来取你们狗头啦!”

这一声呼喊,犹如惊雷一般,在江面上炸响。曹操正在营帐中休息,突然听到这阵喧闹,心中一惊,连忙裹着貂裘,急匆匆地冲到江边。

他站在江边,望着那雾中影影绰绰的船队,心中不禁有些发怵。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就镇定下来,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喊道:“放箭!放箭!绝不能让周瑜小儿占了先机!”

随着他的命令,曹军的弓箭手们纷纷张弓搭箭,一时间,万箭齐发,如蝗虫过境一般,铺天盖地地射向那艘战船。

箭雨如注,纷纷落在草人身上,不一会儿,草人身上就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簇,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只长满刺的刺猬。这场景,比周瑜精心打造的箭楼还要壮观数倍。

当战船缓缓驶入港口,周瑜站在船头,紧盯着满载而归的船只,心中却充满了难以置信。他紧紧捏住手中的箭杆,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这怎么可能?莫非他真能呼风唤雨不成?”

一旁的诸葛亮手摇羽扇,面带微笑地走了过来。他似乎对周瑜的震惊早有预料,不紧不慢地凑近周瑜,压低声音说道:“都督有所不知,亮昨夜与风神签了一份‘加急订单’,不仅如此,还额外加了‘大雾配送服务’,这才借来如此多的箭矢。都督若是也想要,下次我可以帮您也订一份哦!不过,这可得提前三个月预约呢!”

周瑜瞪大了眼睛,看着诸葛亮那一脸戏谑的表情,心中的怒火愈发升腾。他死死地盯着诸葛亮远去的背影,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暗暗发誓道:“下次,定要你好看!”

四、黄盖的“苦肉计”与阚泽的“极限快递”

周瑜的帅帐内,皮鞭破空声与闷哼声交织,血腥味混着艾草熏香弥漫在空气中。黄盖被按在刑架上,后背早已血肉模糊,白发间滴落的汗珠混着血水,在青砖上晕开一朵朵暗红色的花。他却仍梗着脖子大喊:"周瑜小儿!有种打死我!老子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你还在穿开裆裤!"

周瑜甩鞭的手微微颤抖,眼眶泛红,突然将皮鞭狠狠摔在地上:"来人!把老匹夫拖下去!"一旁的鲁肃别过脸去,不忍再看。黄盖被拖走时,还不忘朝周瑜吐了口带血的唾沫:"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