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契约精神

举村建楼,并非刘备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计划。

年前,母亲曾用前人之事,告诫刘备,自家和宗族,都要顾及到。

问过几位好友方知,母亲说的那位樊重,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

崔钧还告诉刘备一个关于‘樊重种树’的典故。

樊重欲作器(家具),先种梓(树)漆(树)。

时人嗤之,曰:“尔老矣,俟日后作器,何及?”

樊重不答。

春来秋去,积以岁月,梓(树)漆(树)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来求假(之前笑他的人们,都来求借)。

于是刘备决定学那樊重,让涿郡刘氏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

汉时的建筑多为木质。

木结构的优势在于:

其一,取材方便。

遍地山野密林,木材易得。

其二,可造性强。

可建柱、梁、檩、枋等各种构件。

又因木架承重,而墙不承重。

故有‘墙倒屋不塌’之说。

其三,抗震性强。

木材本身有一定的柔性,木架结构又采用榫卯结合,框架结构有很好的减震和抗震效果。

其四,施工快。

木材加工快,唐宋后使用建筑模数,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同期的欧洲教堂往往花上百年才建成,明嘉靖时重建故宫三大殿,只花了三年时间。

其五,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连接的框架结构,可重复拆卸拼装。

当然还有个巨大的缺点,易燃。

这个时候,墙的作用就显现了。

坚木为框,夯土造墙。

围以方砖,覆盖瓦片,可防火箭。

关于木材防火嘛……

刘备这便找来老工匠询问。

“回禀少东家,矾石、海水浸渍,可防火!”

“哦?”

刘备大喜:“矾石何在。”

“矾石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

苏伯竟然知道。

“矾石太远,海水却也不近。”

刘备正想着该如何实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