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卧虎藏龙的同袍们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这武举文试的成绩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众生百态。

有如刘文秀、李定国这般,早已自知斤两,看到那刺眼的低分反倒生出几分“果然如此”的释然,属于破罐破摔,浑不在意型。他们已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后续的真刀真枪,此刻反倒一身轻松。

更有如郑森这般,家学渊源,才识俱佳,早在走出考场时便已胸有成竹。看到榜首之名,不过是对自身实力的再次确认,属于志在必得,睥睨自若型。那满分于他而言,并非惊喜,只是理所应当。

而处于这两极之间的,则是那些考的勉勉强强,在及格线边缘惊险过关的考生。他们既为自己侥幸跨过门槛而长舒一口气,又深知这微弱的优势在后续激烈的武科竞争中不堪一击,心中充满了对未知考核的志忑与不安。

张煌言与李来亨,便是这第三类人中的代表。

张煌言看着自己六十一分的成绩,手心微微出汗。他学识本不止于此,或许是临场紧张,或许是审题偏差,最终只得此险险过关之数。

他庆幸之余,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文试已如此艰难,接下来的弓马、力量、火器,自己当真能脱颖而出吗?

李来亨的情况则更为朴实一些,他能识字断文已属不易,这六十分于他而言,几乎是超常发挥。

然而,喜悦之后便是巨大的压力,他深知自己的根基浅薄,文试靠的是几分运气和死记硬背,而武科,却是实打实的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张煌言坐在不远处,默默吃着自己碗中的饭食,目光却不自觉地被那三人吸引。

他看着刘文秀和李定国那副仿佛胜券在握、毫不担忧明日武考的模样,内心的忐忑渐渐被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疑问取代。

他艰难地咽下口中的食物,眉头紧锁,几乎要喃喃自语:“这两人……究竟是哪里来的这般底气?文试成绩已是那般光景,莫非真指望在弓马、力量、火器上门门都能突破九十分?这……这自信难道是佛祖亲赐的不成?”

他实在无法理解,那两人眉宇间毫无阴霾的轻松从何而来。在他看来,这要么是破罐破摔后的彻底放弃,要么就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的、近乎盲目的笃定。

“也罢,”张煌言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明日校场之上,一切自有分晓。” 他倒要看看,这二人的自信,究竟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真有不为人知的倚仗。

与张煌言那带着理性分析的不安不同,另一边的李来亨,则将自己的及格完全归功于神佛之力。

这位朴实的汉子,看着自己那刚好压在及格线上的六十分,心中没有半分对自己侥幸答对题目的庆幸,唯有对冥冥之中庇佑的无限感激。在他看来,这绝非自己那点微末学识所能达到,分明是佛祖显灵!

于是,在喧闹的食堂一角,出现了这样一幕奇景:李来亨神情肃穆,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那碗没舍得吃完的白米饭挪到面前空处,然后郑重其事地抽出三根干净的筷子,端端正正地插在了米饭中央,做出了一个简易而虔诚的“香炉”。

他双手合十,闭上双眼,无视周遭投来的诧异目光,压低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念念有词:

“佛祖保佑……佛祖保佑……信男李来亨,多谢佛祖老人家今日保佑,让俺过了那文试关……明日武考,万望佛祖再展神通,助俺上岸……若能如愿,信男必定奉上好酒好肉,为您重塑……重塑金身不敢说,必定给您上最大份的供品!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那插着筷子的米饭,配合着他那无比专注和恳切的神情,在这充满阳刚之气的武举食堂里,显得既突兀,又透着一股令人哭笑不得的真诚。他将所有的希望与忐忑,都寄托在了这“临时香案”之上。

张煌言默然放下碗筷,目光在喧闹的食堂里巡梭。

但见身旁那三位,犹自沉浸在饭量的较量中,面前碗碟堆积如山,较劲之势未有稍减。而稍远处,那位名唤李来亨的同袍,正对着一碗插着三根筷子的米饭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神情虔诚得令人动容。

前有饕餮转世,后有佛祖虔徒。

张煌言只觉额角微微发胀,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终是忍不住低声长叹,那叹息里混杂着几分无奈,几分好笑,更有几分对前程未卜的忧思:“唉……与我同科竞技者,真乃……卧虎藏龙,神人也!”

次日,城东大校场。

数百武举考生按序列队,肃立于演武场上。

场边一侧,早已架设好数十个特制的靶位。工部郎中王徽,正手持一个铁皮喇叭,立于队前,朗声讲解今日火器科目之要领。他身旁的木架上,赫然陈列着数把乌黑锃亮的“甲申骑兵铳”。

“肃静!都给本官听仔细了!”

“此乃工部军器局最新制式‘甲申骑兵铳’!今日考核,尔等需模拟骑兵冲锋,在策马行径间,以此铳射击沿途标靶!切记,装填、持铳、击发皆有规制,安全第一,若有无故走火、枪口对人者,立时逐出考场,绝不姑息!尔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明末改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