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殿试结束

集英殿内, 随着最后一名贡士躬身退出,殿门缓缓合拢,皇帝赵祯也在内侍的簇拥下起驾回宫,留下空寂的大殿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墨香与紧张气息。

接下来,便是繁琐而严格的阅卷流程,几十名受命的官员与太监开始忙碌,将剩下的所有试卷统一收缴,进行编排 ,接着封弥,最后,这些被彻底匿名的试卷被分送数位初评官处,开始第一轮的审阅评定。

整个流程肃穆无声,唯有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决定着数百士子的命运。

皇宫宣德门外,悲喜两重天。

随着殿试结束,贡士们陆续从宫门内走出,与入场时的紧张期待不同,此刻众人脸上神色各异。

一些胸有成竹者,虽竭力保持镇定,但眉宇间难掩意气风发,而更多则是面色苍白、神情恍惚之人。

很快,宫门外便响起了压抑的呜咽声,只见一位年约三十的贡士,刚走出宫门没几步,便猛地以袖掩面,肩头剧烈耸动起来,最终忍不住蹲在地上,失声痛哭:“完了……全完了……策论答非所问,经义竟有一处记错……十年寒窗,毁于一旦啊……”

他的哭声仿佛打开了某个闸门,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唏嘘和同样悲切的低泣,不少人是因首次面圣,身处庄严的紫宸殿,面对天子威仪,过度紧张导致脑中一片空白,发挥严重失常,也有人是策论题目恰好戳中知识盲区,仓促间应对失据。

更有三五相识的学子聚在一起,急切地交流着,试图拼凑出方才殿试的全貌。

“李兄,那道策问丰财恤民之道,你是如何破题的?”

“唉,别提了,当时心一慌,只谈了节流,竟忘了开源之策,怕是偏题了!”

“王贤弟,你的题答得如何?那句知者不惑的阐释,我觉得似乎有些棘手……”

“是啊,感觉发挥不如春闱时顺手,只怕此次排名要堪忧了……”

“唉,别提了!官家巡幸时,我连头都不敢抬,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

人群中也不乏相互安慰、鼓励之声,一位落榜多次的老贡士,拍了拍一位垂头丧气的年轻学子的肩膀,嗓音沙哑却带着看透的豁达:“贤侄,莫要灰心!你还年轻,来日方长!

(宋朝在赵英宗之前一般是隔一年或者两年举办一次科举,赵英宗上位后,把科举改为三年一次。)

空气中弥漫着失落、不甘与绝望的气息,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往往就在这殿试一朝一夕之间。

而与宫门外的悲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盛长梧早已回到了盛府。

盛纮正在书房踱步,心中估算着殿试结束的时间,没想到竟见儿子这么早就回来了,颇为意外:“梧哥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考试可还顺利?”

盛长梧神色如常,依旧是那句让人安心的话:“父亲放心,榜上有名,应无问题。”

盛纮闻言,心中大石落地,脸上绽开笑容,他深知殿试只排名次,不黜落考生,只要参加,最差也是个同进士出身。

他朗声笑道:“好!好!能上榜便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想必是饿了吧?快,让人把一直温着的饭菜端上来!”

下人连忙布菜。盛长梧安静用餐,却发现席间不见林噙霜和墨兰,便问道:“父亲,怎不见小娘和墨儿?”

按照惯例,他考试归来,林噙霜必定会第一时间迎上来关切询问。

盛纮解释道:“你小娘心中记挂,带着墨兰去最近的玉清观为你祈福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玉清观……”盛长梧握着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些前世的模糊片段,他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与抵触,但很快便恢复如常,继续用餐。

约莫一个时辰后,林噙霜果然带着墨兰回来了,一进二门,就见盛长梧站在廊下等候。

林噙霜先是一愣,随即快步上前,又是惊讶又是担忧:“梧哥儿?你、你不是在考试吗?怎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可是身体不适?” 她生怕儿子是因故提前离场。

盛长梧迎上前,安抚地笑了笑:“阿娘别担心,儿子无事,只是答完了卷子,仔细检查无误后,便提前交卷出来了。”

林噙霜这才松了口气,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问:“那……考得如何?”

盛长梧看着母亲殷切的眼神,依旧是那句让人安心的回答:“阿娘放心,没问题。”

简简单单三个字,却仿佛有着千钧之力,林噙霜对儿子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只要他说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

她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娘在观里给你求了上上签,菩萨必定保佑我儿!”

盛长梧笑了笑,没有多言,伸手牵过一旁乖乖站着的墨兰:“走,墨儿,跟哥哥回屋,哥哥看看你最近字练得如何了。”

————————————————

集英殿旁的阅卷房内,灯火彻夜通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