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佛前问道

州府议事后的第二日,盛长梧便轻车简从,来到了泉州城中,首富刘麟的府邸前,刘家世代经商,产业遍布东南沿海,乃至南洋诸国,是名副其实的豪富之家。

门童见是刺史亲临,不敢怠慢,立马通传。

不多时,一个身着锦缎常服、面庞圆润、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便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正是刘麟。他拱手行礼,态度热情却不失分寸:“不知盛刺史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快请厅内用茶!”

将盛长梧引入装饰典雅却不失奢华的花厅,奉上香茗后,刘麟这才笑道:“盛大人日理万机,今日亲临寒舍,想必是有什么要事需刘某效劳吧?”

他是个成了精的人物,深知官场上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尤其是一位刚刚立下大威信的刺史。

盛长梧也不绕弯子,放下茶盏,神色温和却带着官方的郑重,说道:“刘先生是爽快人,那本官便直言了,今日前来,确有一事想与刘先生商议。”

“大人但说无妨,只要刘某力所能及,定当尽力。”刘麟做出倾听状,心中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

“州府新建的慈幼坊,刘先生想必已有耳闻。坊舍已然落成,旨在收养此次风灾产生的孤儿及民间弃婴,使幼有所养,体现朝廷仁德。”

盛长梧缓缓道来,“然,兴建易,供养难。州府财力有限,前番赈灾已捉襟见肘,这长期养育之资,尚无着落。”

他目光直视刘麟,抛出条件:“本官知刘先生乐善好施,家资丰饶。故此,想请刘先生慷慨解囊,资助慈幼坊后续运作之资。当然,官府亦不会让义士白白付出。

日后,刘家名下在泉州的各项合乎法度的产业,州府在权限之内,会给予适当的便利与优先关照。”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刘麟的神色,继续抛出更具诱惑力的条件:“本官已决定,在慈幼坊门前,立功德碑,凡捐助善款达到一定数额者,其姓名、商号皆可镌刻于上,流芳百世,供后人瞻仰。让泉州百姓、往来商旅皆知,刘家不仅富甲一方,更是仁心济世之典范。不知刘先生意下如何?”

盛长梧这番话,可谓直击要害,对于刘麟这样的巨商而言,钱财固然重要,但官府的关照和青史留名的社会声望,有时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官府“看点”生意,意味着减少关卡刁难、更快通过审批、甚至在官方采购中占据先机,这其中蕴含的利益,远超过一笔单纯的捐赠。

而刻碑留名,更是将商业家族提升到了“积善之家”的层次,对于巩固家族地位、提升商业信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刘麟闻言,眼中精光连闪,心中已是飞快盘算起来,资助慈幼坊,花费虽不小,但对他刘家而言,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若能换来刺史大人的善意和官府的便利,这生意只赚不赔!更何况,还能将那“刘麟”二字刻于石碑,流传后世?

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刘家富则富矣,却始终被一些清流士族视为“铜臭商人”,若能借此博得一个“大善人”的美名,光耀门楣,岂非美事?

思虑片刻,刘麟脸上笑容更盛,带着几分激动,起身对着盛长梧郑重一揖:“盛大人心系孤幼,仁德感天!此等善举,刘某岂能袖手旁观?大人放心,这慈幼坊后续用度,我刘家愿承担三成!不,五成!定要让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能吃饱穿暖,安心长大!至于那功德碑……”

他搓了搓手,笑道,“刘某就厚颜,为我刘家争一个首位了!”

盛长梧见他答应,脸上也露出了真挚的笑容,起身虚扶:“刘先生高义!本官代那些孩子,多谢先生!泉州有刘先生这般义商,实乃百姓之福!”

一场各取所需、却又真正惠及孤弱的“交易”,便在宾主尽欢的氛围中达成。

很快,刺史大人拜访刘家,刘家豪捐巨资助养慈幼坊,并将荣登功德碑首位的消息,便传遍了泉州。

一时间,众多富商士绅闻风而动,纷纷前往州府表示愿意捐助,既是为了搏一个善名,也是为了在刺史大人面前留个好印象,更不愿让刘家专美于前。

解决了商贾之援,盛长梧知道单靠一时捐赠并非长久之计,慈幼坊需要的是稳定、持续的投入。

他的目光,便投向了那些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佛寺道观,这些方外之地,往往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却享受着免税的特权。

若能从中分出部分,用于济世救人之举,正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于是,盛长梧的马车,接连出现在了泉州几座最有名望的寺庙山门前。

在开元寺的方丈室内,檀香袅袅,气氛却有些微妙,盛长梧与须发皆白的主持对坐,他开门见山,提出了要求:“主持大师,慈幼坊乃为收养孤苦无依之孩童,上体天心,下慰黎民。

然,州府财力有限,难以为继,贵寺香火鼎盛,信众布施丰厚,本官希望,贵寺能每月拿出四成香火钱,长期资助慈幼坊,使佛祖慈悲,惠及实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