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第31章031秦先生当年是如何在宫门前打架……

通过捐纳做官,在本朝也是常事,出过不少能臣干将,蒋育成并不歧视他们,可段成平这样软饭硬吃还要杀妻另娶的实在令人不齿,即便段之缙是救命恩人的外孙,他也不想收下。

不过慎之兄这位活宝都如此了,他也不好再推辞,只先考察一番,若是蠢材庸人,便是再勤学苦练他也不要。

段之缙笑道:“今日本就是学生失礼在先,若是达不到先生的要求,学生也无面目让先生收下。”

蒋育成见他通情达理,倒比旁边坐着看笑话的两个酒友更可亲,吩咐他坐在自己对面。

“我问你,《大学》首章中的‘致知在格物’,依朱子之解,何谓‘格物’?”

段之缙答道:“朱子云:‘格,至也;物,犹事也。

’格物者,穷究事物之理,以求至其极。

研草木,需究其荣枯之性;察人伦,必明其仁义之本。

如此积习既久,方能豁然贯通,达乎天理。”

解到如此,格物学之奥妙基本已经答出,照他的年纪已经实属不错。

蒋育成轻笑一声,“中等。

你的基本功不错,只是以此为文,顶多叫主考们提提神,却达不到眼前一亮的程度。”

“请先生指教。”

先生把玩着手里莹润的小白瓷茶盏,稍想了片刻回道:“你论格物,就不能单单讲格物,更要讲‘理一分殊’,‘格物’非仅逐物而穷,亦需悟得万物一理之妙。

譬如镜中万象虽殊,其体唯一。

除了排偶,也只有这样的文章能动人心。”

理一分殊,这个理论段之缙是知道的,朱熹认为天下万物都只有一个“理”

这个“理”

又分化,形成无数的“规则”

格物就是要通过穷究其物,感知其规则,最后要达到唯一的“理”

而“理”

就是上尊下卑,君臣父子。

统治集团能不爱看吗?

段之缙颔首称是,蒋育成又问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还是依朱子之见,解此题。”

段之缙沉思片刻:“朱子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喜怒哀乐未发时,心体寂然,如明镜止水,这就是天命之性。

及至发而皆中节,便是‘和’,乃天理流行之态。”

这一问,是儒家的中和思想,要求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让喜怒哀乐流于表面,即便是流于表面,也不要表露太过。

中、和二字,就是人之理。

听此一解,蒋育成目露赞许:“善!

然你可知朱子为何特重‘未发’工夫?‘静中存养’乃体认天理之根基,譬如种树先固其根,若只求‘发而中节’,便是舍本逐末。”

讲到这里,蒋育成忽然朝着秦慎之刁钻一笑,又转过头问段之缙道:“若以‘格物’之理反观‘未发之中’,二者如何贯通?”

这个题真是上难度了,理一分殊既是宇宙观又是等级观念,中和说却是哲学观,将二者联系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听蒋育成如此刁难学生,秦慎之眉毛一挑就要讽他,却被李显光拦下,“先听听段之缙怎么说。”

幸好段之缙也不是一般的学生,历代的哲学史和政治史没少听,蹙着眉头细想一番,镇定开口。

“学生愚见,朱子的学问,一向是以理贯通。

‘格物’是向外寻求天下至理,‘未发之中’则是从人之本心寻求天下至理,所求之物都是一样的。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