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路遇雨结善缘,染布初显市井光

跟着货郎老周往县城去的路,比青娘想的更难走。

头天清晨从青石村出发时,天还透着点晴光,老周挑着货郎担走在前面,担子上的铜铃“叮铃叮铃”响,青娘背着装满粗布的竹筐跟在后面,心里又忐忑又期待。可走了不到两个时辰,天就变了脸,乌云像被人用墨泼过似的,飞快地压了下来,没等两人找着避雨的地方,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快走!前面有个山神庙,先去躲躲雨!”老周加快脚步,朝着不远处的一座小庙指了指。青娘点点头,紧了紧背上的竹筐——筐里的布要是被雨淋湿,染出来的颜色就会不均,她得护好这些布,这可是村民们的指望。

两人跌跌撞撞跑到山神庙时,浑身都已经湿透了。这山神庙不大,庙里只有一尊半旧的山神像,神像前的香炉里积着厚厚的灰尘,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来祭拜了。老周把货郎担放在墙角,找了些干茅草铺在地上,对青娘说:“先把湿衣服拧拧,坐下来歇歇,这雨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

青娘应了声,把竹筐放在干燥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打开看了看,布果然没湿,心里松了口气。她脱下外面的粗布衫,拧了拧水,又找了根树枝,把衣服挂在神像旁边的木柱上晾着。老周则从货郎担里翻出两个麦饼,递给青娘一个:“先垫垫肚子,这山路还得走大半天才能到县城。”

青娘接过麦饼,咬了一口,干硬的饼渣刺得喉咙有点疼,她却吃得格外香——从早上到现在,她还没吃过东西。老周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慢点吃,别噎着。你这丫头,看着瘦,倒挺能扛事,换成别的姑娘家,怕是早就哭鼻子了。”

青娘脸一红,低下头说:“周叔,我不能哭,我得把布带到县城染好,还得给村民们赚钱呢。”

老周点点头,叹了口气:“你阿爹要是还在,看到你这么能干,肯定高兴。想当年,你阿爹染的布,在县城都有名气,可惜啊……”他话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怕勾起青娘的伤心事。

青娘却没在意,她抬头看着庙外的雨帘,轻声说:“阿爹走的时候跟我说,染布这门手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帮人。他还说,做人要真诚,做生意要实在,这样才能长久。”

就在这时,庙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咳咳”的咳嗽声,两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蓝色长衫的中年男人,正扶着门框站在那里,浑身湿透,脸色苍白,像是病得很重的样子。

“这位先生,你没事吧?”青娘连忙站起身,想去扶他。

那男人摆了摆手,艰难地走进庙里,喘着气说:“多谢姑娘关心,我……我只是淋了雨,有点头晕。”

老周走过去,摸了摸男人的额头,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么烫!你这是发高热了,再这么淋下去,怕是要出事。”他转头对青娘说:“丫头,你那竹筐里有没有干净的布?先给这位先生擦擦身子,我这里还有点治风寒的草药,给他熬点水喝。”

青娘连忙从竹筐里拿出一块没染的粗布,递给那男人:“先生,你先擦擦吧,别着凉了。”又帮着老周找了些干柴,在庙里生起了火。

老周把草药放进一个破陶罐里,又往罐子里加了些清水,放在火上熬着。那男人擦了擦身子,又喝了些热水,脸色渐渐好了些。他看着青娘和老周,感激地说:“多谢二位搭救,我叫苏文轩,是县城里的教书先生,这次是去乡下探亲,没想到遇上了大雨。”

“原来是苏先生,”老周笑着说,“我们是青石村的,我是个货郎,这丫头叫青娘,是个染布的,正要去县城做些生意。”

苏文轩点点头,目光落在青娘放在一旁的竹筐上,好奇地问:“青娘姑娘染的布,是什么样子的?我在县城里也见过不少染布,不知道姑娘的手艺如何。”

青娘心里一动,她想起自己染的那块青碧色粗布,连忙从竹筐里翻了出来,递给苏文轩:“苏先生,这是我用野艾染的布,能驱虫,您看看。”

苏文轩接过布,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布颜色真特别,青碧色看着清爽,还带着艾香,夏天用正好能驱虫。姑娘这手艺,可比县城里那些染坊好多了!”他顿了顿,又说:“不瞒二位,我家娘子最近正想染块布做夏衫,可县城里的染坊要么颜色不好看,要么布料粗糙,要是青娘姑娘能给我家娘子染一块,我愿意出双倍的价钱。”

青娘没想到刚出门就能遇到生意,心里又惊又喜:“苏先生,您真的愿意要我的布?我……我还没在县城开过染坊,就是想先找个地方把村民们的布染好,再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苏文轩笑了笑:“姑娘不用客气,你的手艺好,布又实用,肯定能卖出去。我在县城里认识不少人,要是你不嫌弃,我可以帮你介绍些生意。对了,县城里的城隍庙旁边,有不少空着的小铺面,租金也不贵,你要是想开店,我可以帮你问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