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后听了这话,心中大石落地,面带感激地说:"抵达就好,这一路多亏有伍将军相护,若是没有伍将军沿途照料,我们娘仨怕是早就命丧黄泉了。待我儿重掌大位之时,定要厚赏将军。"
伍尚志连忙抱拳还礼:"太后言重,此乃臣分内之事。"
说罢,伍尚志扬鞭驱车进入蓟城。城中街道宽敞整洁,两侧商贩云集,行人往来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安宁喜乐的神情。更令伍尚志惊异的是,街上有不少身着异域服饰的胡人,他们操着汉话与本地百姓勾肩搭背,谈笑风生。这般胡汉和睦的景象,让伍尚志不禁暗自感叹:刘虞当真有过人之处。
"常听人说幽州土地贫瘠,民生困苦,不料蓟城竟如此兴盛繁华。"何后透过车窗,望着城中热闹景象,不由得轻声赞叹。
驾车的伍尚志高声附和:"太后所言极是。刘刺史施政宽厚,深得民心,将幽州治理得蒸蒸日上。今日一见蓟城盛况,方知传闻不虚。"
何后展颜笑道:"皇叔才德兼备,忠心为国。可惜 ** 未能重用,否则汉室江山怎会落入董卓之手?如今有皇叔相助,辩儿再不必担心董卓 ** 了。"
说话间,她转头慈爱地望向刘辩。此时刘辩与唐姬正兴奋地趴在车窗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窗外景致。一路上的担惊受怕,此刻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不多时,马车来到刺史府门前。伍尚志率先跳下车,何后牵着刘辩和唐姬随后而下。
伍尚志上前对守卫说道:"劳烦通禀刘刺史,就说洛阳故友来访。"
侍卫客气地应下,转身入内通报。约莫一盏茶工夫,刘虞面带疑惑地出现在府门外。他先是瞧见身形魁梧的伍尚志,正暗自疑惑此人身份,目光一转却看见了刘辩与何后。刘虞浑身剧震,脸上又惊又喜,难掩激动之情。
"老臣叩见陛下,拜见太后、唐姬娘娘!"刘虞快步上前,在刘辩面前跪下行礼。这番举动令随行侍卫目瞪口呆,连忙也跟着跪拜。
何后示意刘辩搀扶刘虞,幽幽叹道:"皇叔不必多礼。我们母子早已被董贼废黜,如今哪还是什么太后与陛下。"
刘虞怒声斥责:"董卓这反贼专横跋扈,竟敢擅自废黜新君,残害朝臣,此等大逆不道之举理应诛灭全族。陛下乃 ** 嫡长子,岂容他肆意妄为?太后不必忧虑,臣定当联合各地州郡长官,共襄义举,助陛下重登大宝,召集天下义师讨伐逆贼。"
说到动情处,刘虞声音哽咽,热泪纵横:"老臣无能,明知陛下身陷危难,却束手无策,只能在这偏远幽州空自嗟叹。请陛下治臣之罪!"
何太后温言宽慰:"皇叔不必过于自责。董卓势大根深,要除之谈何容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幽州距洛阳千里之遥,皇叔亦是力有不逮,怎会怪罪于您?"
刘虞面露疑色:"太后与陛下如何脱离董卓掌控抵达幽州?按说董卓必会派重兵看守,以太后与弘农王之尊,更兼沿途盗匪横行,能平安抵达蓟城实属奇事。"
何太后神色微动,似想起什么,随即娓娓道来:"此事颇费周折......"便将伍奎密遣义士相救之事原原本本道出。
刘虞听罢感慨不已:"伍将军真乃忠义之士!身在贼营心向朝廷,实令老夫汗颜。"转身对伍尚志郑重施礼:"壮士一路护驾有功,老夫在此谢过。"
伍尚志谦逊回礼:"刺史大人过誉了。身为汉民,救护陛下乃分内之事。能得此机缘,实乃在下之幸。"
刘虞暗自赞许,见其不居功自傲,更是高看几分。当即腾出刺史府供皇室居住,自己在别院安置。又拨附近宅院予伍尚志等人,配有仆役照料起居。
待一切安排妥当,刘虞告退返回临时住所,立即着手联络各地州牧郡守,令其速来蓟城朝见。为防书信有失,每处皆派三名信使分路送信,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糜竺的侍从快马奔回下邳,将主子的吩咐转达给陶谦。陶谦毫不迟疑,一口应下伍奎的要求,立即下令筹备物资,并派曹豹亲自押送前往蓟城。他未与麾下文武商议,独自敲定此事,仅简单通知众人——毕竟如此庞大的物资,单凭他一人之力难以筹措,还需倚仗徐州各世家大族。
**下邳,陈府**
陶谦的仆役踏入陈府,向陈珪、陈登父子传话。二人得知后,当即献出五万石粮、一万斤海盐及十万钱。见事情如此顺遂,仆役眉开眼笑地离去。
“元龙,此事你如何看?西凉军当真会退兵?”陈珪捋着银须问道。
陈登展颜一笑:“父亲放心,伍奎必退。其麾下仅三千骑兵,绝无可能鲸吞徐州。况且徐州非西凉可比,他的骑兵折损一人便少一人——退兵是唯一选择。”
“甚好。”陈珪长舒一口气。陈家产业遍布徐州,若西凉军继续劫掠,家族损失将难以估量,这对他这等珍视家族根基之人而言,无疑是心头大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请大家收藏:()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