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正是这难以捉摸的灵性,让许多臻于技艺巅峰的创作者仍觉作品有所欠缺——所谓"匠气过重,灵气不足"正是此理。此刻的周瑜虽能将曲谱精准演奏,却始终捕捉不到那份神韵。

刘苍抚掌轻叹:"可惜了这首佳作。"

周瑜亦黯然:"每每尝试演奏此曲,总觉欠些火候。"

鲁肃凝视曲谱良久,终是摇头苦笑:"论音律造诣,我远不及二位。"

席间气氛渐暖,刘苍忽然道:"其实稍作改动便可。"

"还能改?"周瑜愕然。这本是他年轻时灵感迸发之作,那种蓬勃的创造力随着年岁增长已不可复得。他曾几度修改,却总寻不回当初的灵气。

"此曲精妙正在于灵光乍现的刹那,"刘苍指尖轻点谱面,"不过——这灵性尚缺三分火候。"

周瑜不解:"灵性乃天成之物,怎会有盈亏之分?"

"因为灵性可以人为孕育。"刘苍语惊四座。

鲁肃手中茶盏微倾,与周瑜同时失声:"这......"

然而他同样明白,灵性的精髓全在于这个"灵"字。

而这"灵"字,绝非人力所能强求。

它如同天赐机缘,可遇不可求!怎能凭空创造?"先生莫非在戏言?"

鲁肃眉头紧蹙,打量着刘苍:"灵性如何能造?"

周瑜也将目光投向刘苍。

"先生才华横溢,音律造诣远胜周瑜,这点公瑾从不否认。"

他略作停顿,沉声道:"但创造灵性之法,恕公瑾闻所未闻。"

刘苍对他们的质疑早有预料。

灵性来得突然,去得更快。

有时灵光乍现,匆匆提笔记录。

待到真正要用时,纵使对照当时文字,也再难重现那份神韵。

"灵"之一物,终究难以复刻。

但刘苍身怀神级音律!

这神级音律,正是创造灵性的钥匙。

所谓灵性,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暗含必然。

艺道之中,除却灵性,余者皆是匠心。

而神级音律的奥秘,就是以匠心锤炼灵性。

譬如歌唱,有人天生带三分沙哑。

这沙哑恰成特色,偶尔随性而歌,便成绝响。

也有人嗓音清澈无瑕,却能随心所欲演绎沙哑音色。

这不是他的本色,却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

此乃匠心雕琢的灵性。

比起全凭天赐的灵感,更显高明。

"以匠心铸灵性。"

刘苍含笑说道。

"这!"

周瑜与鲁肃皆是一震。

二人皆是聪慧之辈,短短一言便参透其中玄机。

却仍难以置信。

"绝无可能!"

鲁肃断然道:"匠心归匠心,灵性归灵性,岂能混为一谈?"

周瑜亦摇头:"若匠心可造灵性,世间妙音又何至于寥若晨星?"

刘苍早知他们难以信服。

事实胜于雄辩。

"妙音稀少,只因匠

然而那股神韵却显得格外独特。

他犹豫半晌,终于低声道:"先生在音律上的境界,确实胜过公瑾,公瑾想请先生指教。"

说着,周瑜从书架上取下竹简乐谱,双手奉予刘苍。

刘苍接过竹简。

鲁肃仍紧锁眉头,狐疑道:"先生当真能赋予乐曲魂魄?"

刘苍嘴角微扬:"且听此曲。"

袍袖轻拂间,

绕梁古琴已凭空浮现。

这般玄妙景象,二人如今倒也习以为常。

刘苍盘膝而坐,将古琴横置膝上。

"为稳妥起见,我直接抚琴,不先在乐谱上标注了。"

他温声道:"若二位觉曲中有灵,再作修订不迟。"

周瑜闻言眸光骤亮,连声称善。

这乐谱凝聚着他毕生心血,

正因如此,他始终不愿让人轻易改动,

唯恐半点差池便会泯灭那份天成灵韵。

鲁肃也颔首赞同:"此法甚妙。只是......"

他迟疑道:"先生即兴修订后,便是全新曲调,如何确保分毫不差?寻常乐师纵有惊世之才,也需反复推敲......"

"无妨。"

刘苍抚过琴弦,笑道:"子敬先前所闻《霸王别姬》,方才的《海纳百川》,皆为即兴之作。"

236. 井蛙之见

听到"即兴"二字,周瑜与鲁肃俱是浑身剧震。

"绝无可能!"

周瑜猛然起身,玉冠珠珞叮当作响。

自古以来,传世名曲皆需千磨万击,

纵有灵光乍现,也不过零碎片段,岂能成完整乐章?

(刘苍指尖流淌出的旋律堪称绝妙,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演奏技法都已臻至化境。这般造诣,不知浸透了多少日夜的苦练!

"先生莫非在戏言?"鲁肃难掩震惊之色,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虽不及周瑜精通音律,却也明白谱曲绝非易事。

刘苍轻叹一声:"早知说出来你们也不会轻信。"周瑜与鲁肃闻言相视苦笑。确实,从古至今哪首传世名曲不是千锤百炼而成?而刘苍方才演绎的,分明都是能流芳千古的杰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请大家收藏:()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