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叔的棒棒糖遇上你的考研资料:那堂生命课,我们读懂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答案——是每个阶段的心跳
刘佳佳的笔在“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下面划了道歪线,考研词汇本的边角被她啃得发毛。“教授,”她突然把笔摔在桌上,塑料笔帽弹到顾华的镜片上,“我每天背150个单词,刷3套真题,可有时候盯着‘考研成功’这四个字,突然就懵了——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
哲学系教室的吊扇吱呀转着,把午后的热空气搅得更闷。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从教案里抽出张泛黄的老照片:“1950年的夏天,九叔3岁,”他用指尖点了点照片里那个攥着棒棒糖的小孩,阳光把橘子味的糖纸照得像块小太阳,“那时他觉得,这根糖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和你现在盯着考研资料的样子,是不是很像?”
顾华摘下降噪耳机,耳机线在指尖绕成乱糟糟的团。“可长大了总会变。”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上周刚和父母吵完架,他们想让他考公务员,可他抽屉里藏着本画满漫画的速写本,“就像我小时候觉得奥特曼最厉害,现在只觉得幼稚。”
廖泽涛突然把手机举起来,屏幕上是他昨晚聚餐的账单截图,为了抢着买单,他刷爆了信用卡。“那面子重要吗?”他的喉结动了动,“明明兜里只剩两百块,却非要装大方——九叔后来也会这样吗?”
小景云的手指绞着衣角,校服口袋里藏着张演唱会门票,是她熬了三个通宵抢的。“我知道看直播一样,”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可抢到票的那一刻,心脏快跳出来了——这算重要,还是不重要?”
陈一涵把考研计划表拍在桌上,“成为作家”四个字被红笔划掉了,改成了“考公”。“我爸说‘稳定最重要’,”他的指甲在“作家”两个字上抠出浅浅的痕,“可昨晚做梦,还在写没结尾的小说——到底该听谁的?”
吊扇的影子在教授的《存在与时间》上晃来晃去,像极了每个人心里摇摆不定的“重要”。今天我们就借着九叔的故事,聊聊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生命真相:为什么3岁时的棒棒糖、13岁的考试成绩、23岁的金戒指、40岁的体检报告,在当时都觉得是“最重要”?为什么道家说的“见素抱朴”,能让九叔在76岁时笑着说“都重要,也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当你的考研资料遇上九叔的棒棒糖,能不能算出“想要”与“应该”的平衡公式——你会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某个固定答案,是每个阶段都敢诚实面对自己的心跳,就像九叔攥过棒棒糖、追过红蜻蜓、戴过假名牌,最后躺在病床上才懂:重要的不是拥有过什么,是拥有时的那份认真。
一、“橘子味的全世界”:3岁九叔的棒棒糖,藏着纯粹的生命本能
“最绝的是他能舔一下糖,笑三分钟。”教授的指尖在照片上的糖纸上画了个圈,九叔的口水顺着糖棍往下滴,可眼睛亮得像星星。“心理学叫‘感觉运动敏感期’,”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朴”字,“就像小猫追毛线球,不是为了赢,是本能觉得‘这样快乐’——道家说的‘见素抱朴’,其实就是不拧巴的快乐。”
他讲了个更鲜活的细节:九叔5岁时追一只红翅膀的蜻蜓,在稻田里摔了七个跟头,膝盖渗着血,可抓住蜻蜓的那一刻,他举着玻璃瓶在田埂上狂奔,蝉鸣声里全是“我做到了”的骄傲。“那不是功利心,”教授的声音软了些,“是生命最本真的‘我想要’——就像小景云抢演唱会门票,不是为了向谁炫耀,是抢到的那一刻,心脏跳得像打鼓,这种真实的快乐,比‘应该快乐’珍贵一万倍。”
小景云突然把脸埋进臂弯,肩膀轻轻抖着。上周抢票时,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戳得发红,付款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她在图书馆憋红了脸才没尖叫出来。“原来那不是幼稚。”她闷闷地说,校服口袋里的门票边角,还留着被指腹磨出的毛边。
“可大人总说‘别瞎玩’。”刘佳佳的笔尖在“考研”两个字上戳着,“就像我妈说‘抢票有什么用,不如多做一道题’——难道快乐还分高低贵贱?”
教授在“朴”字旁边画了只蜻蜓:“道家说‘复归于婴儿’,不是让你永远长不大,是让你记得:那些没理由的快乐,才是生命的底色。九叔后来总说,5岁那年的蜻蜓,比40岁的名牌手表更让他难忘——因为那时的快乐,没掺一点‘应该’。”
二、“清华苗子的枷锁”:13岁九叔的成绩单,藏着被绑架的“重要”
吊扇突然晃了晃,投在黑板上的影子像只挣扎的鸟。“但13岁那年,九叔的‘重要’被偷换了。”教授调出一张泛黄的录取通知书,重点高中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有点刺眼,“班主任拍着他的背说‘清华苗子’,他爸把通知书裱起来挂在堂屋,连卖菜的阿婆都要夸两句——从那天起,他手里的蜻蜓,变成了成绩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